袁書秀
[摘 要]運算能力的形成、提高與發展涉及到學生的良好的計算習慣的養成,扎實的算理,靈活合理的選擇計算方法,還依賴于學生認知水平的不斷發展,所以必須從教學實際出發,根據學生的認知能力的發展持之以恒的加以培養。
[關鍵詞]小學數學;運算能力;培養策略
一、養成良好的運算習慣
1.審題習慣
這是正確而快速的計算前提。學生學習中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便是粗心大意,在數學考試過程中,有很多學生因為選題不明確而導致計算錯誤。在計算過程中,應注意操作數和操作符號、操作順序,然后通過確定合適的方法選擇操作,最后解決實際問題。具體要求學生測試數字和符號,觀察他們有哪些特征,什么是內在聯系?二級操作,先明確什么算,然后算什么。三個實例的計算方法合理方便嗎?
2.規范書寫的習慣
要求寫在規定的書寫格式,正確,不潦草,不改變,保持工作整潔美觀。
3.檢查的習慣
計算抄題,要求學生抄下來證明,做好不漏。
4.驗算校對的習慣
檢查校對是正確科學計算的保證。在平時的實踐中,教師要認真培養學生檢查習慣,教學生科學有效的檢查方法,并最終作為學生答題檢查的基本環節。
二、夯實概念
數學概念是算理,在教學中學生掌握計算法則關鍵在于理解。既要學生懂得怎樣算,更要學生懂得為什么要這樣算。而算理又是建立在概念的基礎上。學生對學習到的整數、小數、分數、百分數的意義,對數的意義和四則運算的意義的理解,直接影響運算過程中算理的理解和算法的選擇,影響運算律的建模以及解決問題方法的確定。所以,在教學中我們要重算法算理,更要重視基本的概念意義。課堂上,要求學生養成記數學筆記的習慣,課堂上所有的重點知識的板書和課件上展示的概念、公式、定律等都要求學生一一記錄下來。
三、加強學生對算理算法的理解
1.在操作活動中探究算理算法
借助直觀教學手段,加強教具演示和學生的直觀動手操作,把抽象的算理具體化,使學生獲得最直接、最深刻的體驗,豐富感性認識。如在教學乘數是一位數的乘法時,讓學生看圖,從擺小方塊、數小方塊等形象思維入手,抽象出一位數乘法的法則,有利于學生掌握計算方法,理解算理。
2.在討論交流中內化算理算法
有的教師重視讓學生去探索如何計算,并在些基礎上幫助學生理解算理,但是往往忽視了另一個重要的過程——計算法則的內化與形成。要經常引導學生思考“怎樣算?”“為什么這樣算?”;適當追問:“依據是什么?”“你還有不同的想法嗎?”有效調動學生個體的深入思考,同時也能將學生群體的思維拓寬、激活。
3.在實踐練習中鞏固算理算法
我們要精心選擇練習內容,包括封閉性問題、半開半放的問題、開放性問題等,以封閉性問題為主,開放性問題為輔;練習形式從基本練習、針對練習、變式練習到拓展練習等,層次要分明,難易要適度;在練習時添加一些新穎活動,如小競賽、小游戲等,使學生的情緒、情感始終處于蓬勃狀態。
四、提倡算法的多樣化與優化
1.引導學生進行深層次思考
新課程標準提倡算法多樣化,是對不同的學生提供不同的路徑和不同的視角,提供不同的情感體驗和不同的表達能力,不能引導學生止步于“低層次算法”,要把學生的思維逐步引向深入。
2.為學生提供交流的機會
教師應當經常要求學生思考:“誰聽懂了他的想法?能給大家解釋一下嗎?”“你是怎樣想的?你是怎樣計算的?”“你的方法和其他同學不同在哪里?”“你錯在哪里了?你認為哪個方法更好?”通過比較,學生的思維不斷深入,在熱烈的交流中知己知彼,智慧的火花不斷閃現、碰撞,這樣的學生交流才會有實效。
3.算法多樣化,多中求簡,擇優而用
各種不同的算法是建立在思維等價基礎上的,不在同一層次上的算法就應該提倡優化,而且必須優化。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對算法進行分析比較,多中選優,擇優而用。
五、突出計算基本技能訓練
1.加強口算和估算訓練
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要重視口算和估算訓練,開拓學生思維。計算前對結果進行估算,可以使學生合理、靈活地用多種方法去思考問題,計算后對結果進行估算,可以使學生獲得一種最有價值的檢驗結果的方法。一般采用視算與聽算相結合的方式,運用“開火車”、對口令、接力賽、找朋友等具有游戲性的練習形式,并且堅持經常練習,逐步達到計算熟練的目的。
2.加強對比訓練,形成基本算法
在計算教學中應重視對練習題的精心安排,加強對比訓練。如進位和不進位對比,減法和加法對比,乘法和加法對比,乘法和除法對比。通過典型錯例的對比分析,使個別同學的教訓轉化為全班學生的共識,從而明晰學生的計算思維。
3.注意訓練學生看、想、算、寫、檢等技能的協調性
在計算教學中,要創造條件讓學生動手、動腦、動眼、動口,多種感知渠道協同“作戰”,并且從嚴要求,以培養學生的注意力和持之以恒的精神;同時適當開展一些計算競賽活動,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提高計算的興趣,達到提高計算正確率的目的。
六、重評價
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離不開教學活動的評價體系。調動和強化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使學生愛好學習最好的法寶就是及時的評價激勵。定期的評價獎勵使學生對每一次的練習都非常重視,每天批改“天天練”的時候,我身邊都會圍繞一群積極熱情的孩子,當他們時看到自己的成績時,或喜悅或失落,有時還會為對手的錯誤立刻就歡呼起來。經常會直接幾個人就探討起來錯誤的原因。我覺得這就是及時恰到好處的評價激勵,使他們受到啟發和鼓舞,在精神上能得到滿足,從而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進取心,提升了運算能力。
總之,培養學生的運算能力,應該貫徹在整個小學數學教學的全過程。既要加強對學生基本技能的訓練,也要加強對學生的針對性訓練,只有科學地強化訓練,才能提高計算教學的有效性,學生的運算能力才能真正得到提高。
參考文獻:
[1]邱學華.兒童學習數學的奧秘[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2013.
[2]張天孝.新思維數學教學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 2008.
[3]宋強.如何提高小學高年級學生的計算能力[J].考試周刊,2013,(08).
[4]陸朝霞.小學高年級數學計算教學探究[J].新課程(教育學術),2011,(12).
[5]楊香.提高小學中高年級學生計算準確率的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