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劍英
摘 要 閱讀學生學習語文的基礎,也是學生學習和提高寫作能力、口語能力、綜合知識能力的關鍵。提高農村小學高年級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有助于幫助學生掌握語文知識,增加文學素養,培養語文情感色彩和正確的價值觀。
關鍵詞 農村小學;高年級;閱讀能力;策略
中圖分類號:D0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20-0140-01
培養農村高年級學生的良好語文閱讀能力,對提高他們的文學素養、寫作能力,讓學生掌握語文知識技能,獲得社會相關信息等都有巨大作用。但是對于當代的農村小學而言,由于受到教學資源、教學條件等局限,小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比較貧乏,閱讀習慣較差。對于農村高年級學生而言,他們開始接觸到龐大的閱讀量、要求作文習作等,閱讀能力更加需要得到更大的改善。如何提高農村小學高年級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值得我們一探究竟。
一、培養學生閱讀興趣
我們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小學生的閱讀興趣,可以增加他們的語文閱讀動力。尤其是對農村學生來說,基礎較差、課外書籍少、家長不重視、接觸面窄等原因,高年級學生不會閱讀、不想閱讀、不愛閱讀,造成了語文閱讀能力較差,不利于學習語文知識。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已有的教學資源,用古今中外名言警句、有趣典范故事、名人軼事、角色扮演等,在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的同時,通過故事等的趣味性,讓學生在輕松的氣氛中閱讀。譬如,在上“兩小兒辯日”一課中,教師可以通過課前引導閱讀課文后,發揮學生的自主性開展角色扮演所閱讀內容的活動,既讓學生參與到閱讀當中,又營造了活躍的課堂氣氛,引導學生進入到“辯日”的爭論中,還起到加深閱讀印象、有趣閱讀學習的作用,有利于有效閱讀學習。
二、重視學生的普通話
普通話是學生進行閱讀的基礎,良好的普通話水平,是有效閱讀的保障。在農村,普通話的普及力度還不如城市,很多學生在家庭中是用當地方言進行日常交流,在學校學習中也有可能是用方言進行人際交往,甚至是教師,為了方便,在課堂上也采用本地話進行教學,這些,都不利于提高小學生的普通話水平和識字寫字能力,更加不利于提高閱讀能力。心理學家華生有“環境決定論”,古代也有“孟母三遷”的典故,說明的都是環境教育的重要性。良好的語言環境是有效閱讀的基礎。首先,教師課堂內外使用普通話教學;課上課下,要求學生使用普通話交流和學習;學生的發音、易混淆的字詞,要及時糾正和改進。通過提高農村學生的普通話水平,改善他們的閱讀習慣,幫助他們有效閱讀。
三、讓學生學會正確的閱讀方法
(一)學會略讀。略讀法,有助于學生掌握大意瀏覽全文,是閱讀課外讀物掌握課外知識的有效途徑,也是課內閱讀教學的一種有效形式。教師教會農村高年級學生學會略讀法,讓學生略讀課外報刊、雜志故事、名人軼事等,不僅可以增加學生的知識積累,提升知識素養,還可以提高學生感知不同文章的能力,有助于提高語文閱讀能力。
(二)重視朗讀。朗讀,是語文課堂最常用,也是最重要的閱讀訓練。農村教師在語文教學課堂上,不能將朗讀片面化、流程化,而是切切實實地做到將朗讀融于課堂,用于課堂。在語文朗讀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吐字清晰標準,詞語正確有情感,句子停頓正確,段落注意語速語調,篇幅基調正確等。這一點在農村學校尤其重要,農村學生在家庭中多數是使用當地方言進行交流,在上小學后也受到方言口音、發音復雜等的影響,說普通話可能不標準。不標準的普通話,不利于學生理解詞意,把握文章內容主旨。因而,教師在教學時朗讀時就要特別注意學生的吐字、口音是否正確,句子停頓、語速是否合理,從而有效閱讀,達到較好的閱讀學習效果。
(三)發展默讀。默讀是高年級學生語文閱讀的重要方法,是提高語文閱讀能力的重要手段。因而,教師在培養高年級學生的默讀能力時,要注意提供比較好的閱讀環境,方便學生集中注意力;對于默讀時間要把控好;教會學生在默讀時做到不發出聲音,不用到嘴唇,不指字認讀,而是在“心中默讀”;引導學生邊默讀邊思考和記憶。發展高年級學生的默讀能力,有助于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和閱讀水平。
(四)深化精讀。精讀法,可以幫助學生掌握主旨、理解文章內容,是語文閱讀的重要手段之一。因而,教師要結合農村學生的實際情況,對于經典文章或者段落句子,引導高年級學生由淺及深,全身心投入,逐字分析感悟逐句思考領會,逐漸養成良好的語文閱讀能力,提升語文知識。
四、注重評價,培養情感色彩
在農村學校,每個學生的興趣點、閱讀方法、閱讀起點都不同,教師對他們的評價方法也應該隨之而變化。學生的想法,要積極肯定;學生的進步,要及時表揚;學生的疑問,要及時幫助。激勵的方法,要因人而異,注重的是要滿足學生的切實需要。此外,教師還可以通過有效活動,如在語文課堂可以開展朗讀比賽、小組閱讀合作、個人特長朗讀等形式的活動,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語文閱讀。在閱讀教學中,不能停留于簡單的“讀”,而是通過“讀”的環節,讓學生逐漸領悟作者深意,投入到文章的情感色彩中,從而“讀而有收獲”。因此,教師要提高小學高年級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可以通過評價激勵學生閱讀的,讓學生在活動中感悟文章、升華情感,起到較好的語文閱讀效果。
五、小結
提高農村小學高年級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教師和學生共同的學習和努力。在提高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過程中,我們要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教會閱讀方法,積極評價學生的語文閱讀,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幫助農村高年級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語文知識水平。
參考文獻:
[1]高西南.淺談如何培養提高農村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J].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學研究(下),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