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瓊
摘 要 文章題目呈現(xiàn)出的信息豐富多樣,閱讀課文的關鍵,就是解讀題目。在培養(yǎng)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目標導向下,為促進學生學會學習,有必要引導學生“剖析文章標題,凸顯獨特價值”,通過剖析文章題目,來高效、有質量地進行文章閱讀。小學語文教學中,對文章標題的教學運用策略進行探究,希冀打造別樣的語文課堂。
關鍵詞 小學語文;文章標題;運用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20-0230-01
一、剖析文章標題,激發(fā)學習興趣
借助文章標題,能起到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作用,基于興趣巧妙導入新課,讓學生自主、積極地參與到新課的學習中。導入新課的方式有多種,從剖析標題入手,引導閱讀、品悟、分析文章標題,也是導入新課的一種有效方式。可以通過引導學生剖析文章標題,分析標題,契合學生生活實際,延伸和聯(lián)想,學生參與表達、互動和交流,有效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如教學《維生素C的故事》時,教師先從標題中,直接解讀了文章將要講述的內容。“《維生素C的故事》,這篇文章會告訴我們一個關于維生素C的故事”。教師再啟發(fā)學生回憶、聯(lián)想并表達。“大家知道什么是維生素C么?它有什么作用,你有什么關于維生素的故事嗎?分享給同學們吧!”在教師的啟發(fā)下,學生通過直接剖析文章標題,結合自己已有的認知水平,聯(lián)想自己的生活經歷,與同學分享故事。“水果中有很多維生素C,媽媽讓我多吃水果”。“有時候,我媽媽會讓我吃一些補充”,“維生素C可以讓人變得美美的”……通過剖析文章標題,組織學生討論交流,分享故事,有效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剖析文章標題,鼓勵質疑探究
標題是文章閱讀的一個突破口。一般來說,標題有點明主旨,呈現(xiàn)中心思想,或是引人想象、思考的作用。作者在寫作文章的時候,會對標題進行咬文嚼字,仔細研究。而讀者,就可以基于標題,來深入、高效閱讀文本。可以通過引導學生剖析文章標題,延伸想象與質疑,提出問題后合作探究,促進高效閱讀。如《誠實與信任》一文,文章中的主人翁,由于天黑,不小心撞到了停在路邊的小紅車,便留下了電話和姓名,由此發(fā)生的一系列故事。故事以對話為主,反映了誠實和信任能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教學時,教師先鼓勵學生初步閱讀文本,學生對課文內容有了大致的了解后,再引導學生剖析文章標題,鼓勵學生自主提問,并帶著問題合作探究,解決問題。學生剖析標題,發(fā)現(xiàn)標題有兩個詞組成“誠實”、“信任”,學生提出問題:“什么情況下發(fā)生的這個故事?”“主人公做了什么,對方說他誠實?”“這里的信任,是誰信任誰?”“誠實與信任的重要性是什么?”學生提出質疑,進一步帶著問題合作探究,圍繞題目展開了高效的自主合作探究學習過程。
三、剖析文章標題,組織語言訓練
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屬于小學語文學科教學的重點任務。語文核心素養(yǎng)中,語言的建構與運用,屬于其中關鍵的一部分。再者,語文是一門工具性學科,只有在語言的積累和運用過程中,才能理解和感悟語文的感悟,發(fā)展語用能力。可以通過剖析文章標題,組織學生進行語言訓練,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如何依托文章標題,組織學生進行語言訓練呢?可以通過引導學生補白、拓展想象兩個角度,扣題,引導剖析標題,發(fā)展語用能力。如《徐悲鴻勵志學畫》教學后,教師對學生啟發(fā)和鼓舞,引導學生圍繞文章標題進行補白,拓展標題,進行語言訓練。教師可以呈現(xiàn)一系列帶有括號的句子,引導學生填補完整。例:( )徐悲鴻去學畫,外國學生( )地沖著徐悲鴻說:“你們中國人就是到天堂去深造,也成不了才!”徐悲鴻勵志學畫,他像一匹駿馬( )( ),終于學有所成。除了引導學生填空外,還可以鼓勵學生運用自己的話語,將這個故事敘述出來。“什么時間,徐悲鴻遇到了什么事情,為什么他要勵志學畫,他是如何勵志學畫的,做了什么,達到了什么成就,那個外國學生最后說了什么”。在教師的提示下,學生運用簡單的思路,將句子貫通完整,用自己的話語將故事分享給他人,優(yōu)化了課堂。通過剖析文章標題,組織語言訓練,發(fā)展了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
四、剖析文章標題,巧妙滲透德育
“學科育人”為德育的落實提供了方向和思路,需要依托語文教學,挖掘語文的人文性特點,對學生進行巧妙的德育滲透。文章標題大多有啟示文本主旨、中心思想的作用。教師在課文教學的中間或后期階段,可以引導學生剖析文章標題,感悟文本主旨,通過標題領悟文章中傳遞出來的積極、健康的思想內涵,即能落實“學科育人”。如《一路花香》教學最后階段,教師引導學生剖析文章標題,領悟文本主旨,并巧妙滲透德育,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道德情操。教師先鼓勵學生運用繪畫的方式,再現(xiàn)文本中的故事。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想法與對文本的理解,繪畫了一個破水罐、挑水果、小溪、長長的路、路邊的花朵等。學生邊繪畫邊聯(lián)想邊領悟,再為畫作配上標題“一路花香”。在動手繪畫的過程中,學生對文本主旨進行了再次思考,認識到“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不要妄自菲薄,也不要驕傲自大,要充分利用自己的特點,發(fā)揮自身的作用,綻放光芒”。或者啟發(fā)學生從另一種角度思考:“換種角度,就會覺得生活非常美好”,“施恩給他人,也可以自己收獲一路花香”。通過啟發(fā)學生深入剖析標題,滲透德育,即能優(yōu)化教育質量。
總之,剖析文章標題,凸顯獨特價值。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要關注文章標題的巧妙運用,通過引導學生剖析標題,從各個角度、層面來分析標題,由標題走進文本,探索文本的主要內容、主旨、思想,并展開語言運用,德育滲透,即能優(yōu)化語文教學質量,打造別樣的小學語文課堂。
參考文獻:
[1]杭小兵.淺談小學語文課文標題教學藝術[J].廣西教育,2012(37):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