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振祥 祁敏 劉娟 孟祥杰 孟艷 符亞麗
摘 要:《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小學數學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是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要求學生算得正確、迅速,同時還應注意計算方法的合理性和靈活性。計算能力是學生后續學習數學的重要基礎,是生活及參與社會實踐活動所必需的基本能力之一。
關鍵詞:小學數學;核心素養;計算
隨著計算機的普及,課程標準雖然降低了對學生計算能力的要求,但仍要求學生具有基本的計算能力,能夠進行數學的邏輯運算和推理。如數學中一些概念的引入需要通過計算來進行;數學應用題的解題思路、步驟、結果也要通過計算來落實;幾何知識的教學要涉及周長、面積、體積的計算。可是,新課改以來,學生的計算能力現狀并不樂觀。
經過分析我們發現:學生在計算中常常出錯的原因不僅僅是馬虎粗心,更重要的還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邏輯思維能力差;(2)算理的理解和掌握不到位;(3)計算方法與技能不嫻熟;(4)學生沒有養成良好的計算習慣;(5)老師的教學方式及學生的學習方式需要改進;(6)練習量不夠。因此,我們提出了“核心素養下計算教學的實踐研究”,該課題是著眼于學生發展的研究,以優化計算方法為手段,以提高學生計算能力和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為目標。在進行課題研究時,我們重在課堂實踐,要求教師遵循學生的心理特點與認知規律,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對計算的興趣,要在具體情境中進行計算教學,引導學生探究計算的方法,在習得方法的同時,明確計算的算理,在培養學生計算能力的同時不斷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
課題組以計算教學課堂為媒介,對計算教學展開了研究,通過研究我們發現扎實做好以下幾個方面,有利于學生計算能力的提升。
一、明確算理,掌握算法
“正確運算,理解算理,合理運算。”是課程標準對運算的基本要求,在計算教學中,很多老師算理與算法不清,在教學過程中注重了算法,忽略了算理,學生被迫做大量機械的練習。如:計算500-328=?時,學生列豎式基本沒有問題,但在計算時不清楚該怎樣退位,往往在計算十位時會出現“10-2”的情況,學生出錯的原因是計算個位“0-8”時,向十位借1個“十”,十位沒有,十位又向百位借1個“百”,把從百位借來的1個“百”,即10個“十”,借給個位1個“十”,即,10個“一”,個位算“10-8”;十位借來的10個“十”借給個位1個“十”,還剩9個“十”,所以,十位算“9-2”;百位原來5個“百”,借給十位1個“百”,還剩4個“百”,所以,百位算“4-3”。如果,學生在真正明確以上算理的基礎上去進行計算,計算時多說一說算理,這樣,有利于學生對算法的掌握,有利于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出錯率也將會大大降低。
二、數形結合,理解算理
人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小學數學,在計算內容的編排上凸顯了數形結合思想,有小棒圖;有小立方體圖;有線段圖;有陰影部分表示圖等。教師在教學中如果能合理地做到數形結合,這樣不僅可以增強直觀效果,而且可以使學生更好的理解算理,掌握算法,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小棒圖實際就是豎式的實物模型,豎式的直觀圖,而在實際教學時,往往很多老師把小棒圖與算式脫離或不能把小棒圖與豎式建立起很好的聯系,所以,導致學生只能是模仿、記憶怎么計算,不能很好的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導致學生經常出現這樣或那樣的錯誤。
三、有效利用情境資源,明確計算方法
人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小學數學小數及分數乘、除法計算教學中,都創設了一定的教學情境,由具體的情境中抽取出信息及問題,通過分析列式,從而引出相應的計算問題,在計算時由單位換算轉化為已學過的內容,教學時如果教師能充分合理地運用好情景,對學生明確計算方法,有著很好的教學效果。
四、培養策略思想,優化計算方法
四則運算是小學數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策略思想尤為重要,在教學中首先教給學生運算的順序,在學生掌握運算順序的基礎上,培養學生根據運算定律及運算性質選擇合適的運算策略進行優化。逐步培養學生形成“讀—思—想—算—驗”的好習慣,即:先用數學語言認真讀算式,有利于學生對計算順序的理解;思考運算的順序是什么,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想想是否可以根據運算定律或運算性質進行簡便運算,運用什么運算定律或運算性質,怎么簡算;按照運算的策略進行計算;最后檢驗計算的結果等是否正確。
五、增加練習量,逐步形成技能
現行的小學數學教科書只提供了教學的資源和思想,在練習量上顯得尤其不夠,所以建議在教學時加大練習的量,使學生在大量的練習中逐步形成計算技能。同時,我們還要求實驗教師根據學段及年級要求進行口算的達標練習,每天都要補充一些適合學生年級要求的練習題,通過堅持學生的計算能力明顯得到了提升。
六、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計算習慣
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顯得尤為重要,計算教學也是如此,因此教學時我們注重培養學生閱讀的習慣,要求學生用數學的語言去讀算式。
書寫是計算的保障,學生在計算時由于書寫不認真、不規范,出錯的情況比比皆是,如:符號寫錯:“+”寫成“-”,數字寫錯:“6”寫成“0”等多種情況,為此,我們要求學生認真書寫,把數字寫工整,把算式規范,做題格式嚴格要求。
通過實驗,學生的計算能力、核心素養、良好習慣、解題策略等明顯得到改變,計算的正確率明顯提高,計算速度明顯加快。對于核心素養下計算教學的研究僅僅是開始,還有很多方面需要研究或加強研究,希望各位同仁多提寶貴意見和建議。
參考文獻:
傅建家.淺談小學數學中計算能力的培養[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刊),2017(2).
注:本文系2017年度河南省基礎教育教學研究項目《核心素養下計算教學的實踐研究》(JCJYC17041523)研究成果。
編輯 李博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