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隨著教育制度改革的進一步深入,中小學教學實踐活動中的方式方法也不斷地完善改進,傳統應試教育模式正逐步被新的課堂教育模式所替代,探究式教學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中被運用在初中化學等自然學科的教學活動中,通過在課程當中引入探究式教學模式,開展豐富多彩的教學探究活動,能夠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團結協作以及自主學習的能力,促進學生對于知識點的掌握,進一步提高教學實踐成果。
關鍵詞:初中化學;探究活動;設計分析
化學作為初中開始學習的學科,應當在起步階段為學生做好知識學習的引導工作,使學生能夠更快的接受這一門新的學科。為此,通過近些年的教學實踐活動得出來的教學經驗來看,采用探究式教學模式,有助于激發學生對化學知識和化學實驗的興趣,通過對相關知識點的集體討論和教師對于重點的點撥,活躍了化學課堂的整體氣氛,調動了學生學習新知識的興趣和積極性,增強了學生對于未知問題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于教學活動來講,探究活動的開展可以提高教學成果和教學質量,也為教學實踐活動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一、 初中化學課程特點
初中化學的課程設置是為了讓學生打下一個良好的學習基礎,是為了在升學后能夠更好的學習高中化學,因此在課程設計上來講多注重學科的基礎知識,其中則包括了化學理論知識、化學的實驗技能、簡單的化學方程式、化學知識在生活中的運用等方面,基本上涵蓋了全部的化學課程要素,重點是要通過對化學這門學科的初步了解,鍛煉學生對于新知識的理解和思考能力,為下一步升學后的學習做好準備。其次,初中化學的知識點基本上都是源于生活,都是日常的生活經歷中引入進來。因此在課程學習中,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自己通過所學的化學知識解釋日常生活中的現象。同時,在化學課程上大多以實踐活動為主,通過做化學實驗讓學生增強對感觀的認知能力,在教師的引導下,以最為直接的方式,讓學生探知化學學科的奧秘,對基礎的知識點和重點能夠掌握。
二、 初中課程中探究活動的特點
初中的學科探究活動是學生在積極主動地認識科學知識,解決問題的重要實踐活動。學生在科學探究中經歷提出問題、形成思想、尋找答案、設定實驗、觀察動態、總結歸納等從而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感受到探究的樂趣。
通過科學探究,學生不僅可以獲得知識,更重要的是能夠學習科學方法,認識科學的本質,培養科學精神,更為重要的是可以培養學生自己動手動腦的社會生存能力。在新課標中已經將科學探究作為義務教育化學課程的重要內容,明確提出學生發展科學探究能力的內容與培養目標。同時在活動中為達到學習目標可采用觀察、調查、查閱和收集信息、閱讀、討論交流、實驗探究等多種多樣的學習活動。其目的就是為了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改變現有的教學模式,使學生在積極主動地探索化學知識的同時,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與方法,享受探知過程中的樂趣,激發學習新知識的興趣,學習科學探究的方法,初步形成科學探究的能力。
三、 初中化學課程中探究活動的設計
化學教學實踐活動中采用探究式的方法,我們應當注重以下三個方面的步驟即探究、討論、調查與研究,這也是解決新問題的基本過程。
從探究上來看,在課程上針對老師所提出的問題,在教師的引導下,使學生對于實驗整體過程有一個大概認識;其次分析與討論,針對實驗現象和實驗目的,有針對性的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這是一個以實驗過程和實驗數據為基礎、加入分析等環節探究的過程,讓學生在探究活動過程中不斷學習新的知識。在此過程中,我們應當及時掌握學生對于新知識的認識程度并且加以引導,使學生對于新領域的探究興趣能夠培養起來。
從討論過程中來看,通過學生在實驗操作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引導學生圍繞問題進行觀察、思考和討論,鍛煉學生的分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強化對化學知識的理解程度。在實驗操作過程中,將所發現的問題進行討論。
從調查與研究上來看,這個過程是學生通過上述兩個實踐過程所得出的問題,通過網絡、報刊、圖書等渠道獲取課外信息對所提出的問題進行查詢和基礎論證,通過信息收集、歸納整理等步驟,最終得出實驗結論,進一步加深了學生對于科學探究的能力,進一步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使學生在強化學習能力、獲取化學知識的同時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水平。
四、 結語
綜上所述,初中化學作為學生學習的新學科,打好基礎尤為重要,將探究活動引入到教學實踐活動中,充分利用好探究活動所帶來的諸多便利,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各章節的特點和重點和難點,使學生能夠更為容易的掌握所學知識點,從而達到較高的教學實踐成果。為此我們應當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從實際出發,從低起點出發,循序漸進,按照課程安排逐次開展探究活動教學,進而提高整體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 張君楠.初中化學新課程實驗教學[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5(51):146.
[2] 黃坤平.淺談初中化學新課程標準[J].學園,2014(29):151,152.
[3] 董光輝.尋求有效教學方法提高化學教學質量[J].散文百家(下),2017(4) :196.
作者簡介:馬美榮,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全州縣石塘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