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彬森
摘 要:學生反思能力的培養,需要借助初中數學教學,但是,這一目標的達成,需要注重一定的策略。研究立足于這一主題,認為課前預習、教學情境、合作學習、改善教學方式這四點對于初中數學教學能否有效提升學生反思能力至關重要。教師需要強化思維,注重策略,多措并舉,致力于學生反思能力的提升。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學;學生反思能力;培養策略
初中數學教學,較為關注學生諸多能力的培養,這不僅僅是學生發展需求決定的,更是與數學課程標準的設定有著一定關系。學生反思能力,是初中數學教學較為關注的能力,其在一定程度上直接決定著學生對事物的認知態度,更影響著學生認識事物、學習知識的持續動力。聚焦于學生反思能力的培養,探究如何借助初中數學教學實現良好的培養成效,具有重要意義。
一、強化引導,注重預習
在傳統教學模式中,也存在“課前預習”這一教學環節,但是,該環節往往流于形式,學生究竟怎么預習的,預習的效果怎么樣,這些問題教師并未在教學中給予關注。但是,學生的課前預習卻充滿了思考,在這種情況下,學生的這些思考得不到教師的引導,其反思能力自然難以培養和提升。因此,借助初中數學教學培養學生反思能力,需要教師強化對學生課前預習的引導,切實加強課前預習環節,將其作為初中數學教學的重要環節,充分發揮其在提升學生反思能力中的作用。
“正數和負數”這一課時的教學,是初中數學的重要課時,我從初中教學開始就強化課前預習環節。在具體活動中,我進行了分組預習:把學生分成三個小組,利用早自修或者午自修、晚自修集中一處進行課時預習,其中,三個小組既要全面總體預習課時內容,又要有所偏重,一組重點預習正數和負數概念,二組重點預習如何區分正數和負數,三組重點預習正數和負數的特點,并形成預習記錄。這一預習布置,有效引導了學生的課前預習活動,增強了學生對知識點的思考,提升了學生的反思能力。
二、立足特質,創設情境
在本研究中所探究的主體對象是初中學生,因此,其反思能力的培養,不管借助何種方式,都必須尊重初中階段學生的特質,例如其知識水平、認知能力、興趣愛好等,除了要關注學生群體特質外,還要注重學生個體差異,尤其是要關注學生對事物認知的具體差異。因此,充分利用教學情境來輔助學生認知事物,縮小學生認知方式和認知難度的距離。教學情境的創設,也是為了提高學生興趣,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師教學中,積極進行思考和反思,進而增強學生的反思能力。
“平均數”這一課時的教學,就可借助教學情境,有效調動學生積極反思。在教學中,我為了讓學生更好地了解平均數的含義,強化學生對平均數的理解,創設了這樣一個教學情境:小剛父親打算找一份工作,兩個公司向他發出了錄用通知。其中一家公司平均工資為每月2000元,另一家公司平均工資為每月2100元。如果為了追求更高的待遇,你認為小剛父親應該去哪一家公司?在這一教學情境呈現后,學生的興趣一下子被點燃了,參與到教學問題的探討中,整個教學也變得分外熱烈。在這一教學情境輔助下,學生有效理解了平均數的概念。
三、合作學習,加強鞏固
合作學習,不僅對于學生學習初中數學有著良好效果,對學生合作能力培養、反思能力養成也有著積極促進作用。要想借助初中數學提高學生反思能力,必須將合作學習融入初中數學教學中,尤其是要應用到知識復習階段。為何如此?知識復習階段,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已經形成了一定差距,這種情況下,必須采取一定方式,縮小學生間的差異,而合作學習的“學生相互探討”特性,會促進學生之間彼此互動,增強學生對問題的思考、對知識點的反思,進而產生良好成效。
例如,我在進行“圖形的全等”這一課時的教學中,就借助合作學習,促進了學生之間的密切合作,幫助學生鞏固了知識點,并提升了反思能力。通過課堂教學,學生已經對全等三角形及其性質等知識點有了一定認識和掌握,但是學生之間水平參差不齊。我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再次圍繞知識點進行學習,倡導小組內掌握較好的學生充當“小老師”,為其他學生講解他們所不懂的知識點。通過這一方式,學生對知識點、自身學習方式都進行了反思,提升了對知識點的掌握,增強了自身的反思能力。
四、密切生活,革新方式
傳統教學方式下,初中數學教學帶有較重的“填鴨”色彩,學生被動學習知識,無法進行有效思考,在這種教學方式下,學生反思能力的提升無從談起。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反思能力,必須革新教學方式。本研究認為,初中數學教學,相對抽象性程度并不高,其教學方式應該與生活緊密結合,聯系學生生活實際,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生活經驗,促進學生對教學的思考和認知,進而提升學生的反思能力。
例如,在進行“數據的收集與整理”這一課時教學時,我就改變了傳統教學模式,而是利用生活化教學,有效實現了教學目的。我要求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到所在小區中分別調研40歲以下人群、40歲以上人群鍛煉身體的方式,及時進行記錄,做好數據收集。到課上,我組織學生學習統計表、統計圖的制作,用合適的方式表示出先前數據,分析不同人群身體鍛煉方式的差異。學生研討熱烈,積極思考,觀點彼此碰撞,獲得了理想教學效果。因此,教學方式對于學生反思能力的提升大有裨益。
總之,初中數學教學對于學生反思能力的培養具有重要意義,這點不可否認,而上述闡釋就是對“如何利用初中數學教學促進學生反思能力培養”的策略探求。因此,初中數學教師必須充分認識到自身教學對學生反思能力培養的重要性,做到精準設計,高效開展,促進和實現初中數學教學成果的落地化。
參考文獻:
[1]謝鋒.淺談中學生數學反思能力的培養和強化[J].學苑教育,2015(20):46-47.
[2]王偉.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反思能力的策略[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0(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