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燕梅 王習藝
摘要:習作教學的水平高低在學科教育上或是在學生今后生活的發展上都有著重要的作用,它的好壞也決定了學生今后語言組織能力等方面的優劣,文章就如何有效提高學生的習作水平展開了分析。
關鍵詞:習作水平;創新教學;語文提高
習作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了學生在語文這一學科上的分數情況,也正是由于習作教學有著這樣至關重要的作用,使得其成為整個語文學科教學中最主要的教學任務。學生水平參差不齊有很大的差別性,這一現狀使得教師們不應該固守成規一味地堅守傳統破舊的教學方式,而是應該根據不同的學習基礎以及接受能力來采取針對性的教學方式,也就是需要不斷更新老師的教學方式才能從基礎上提高學生們在習作方面的能力。現今困擾小學語文教師的一個共同問題是需要怎么樣的科學教學方法才能真正做到積極有效地提高學生習作方面的能力,最終提高小學語文學科的成績呢?接下來的文章將注重分析該問題以及簡單闡述如何解決該困擾的有效方式。
一、 習作教學過程中碰到的問題
新課標的出現是為了適應我們所處生活年代的變化,在瞬息萬變的時代,教師們的教學方式如果還是停在之前破舊傳統的教學方式,難免對于完成新課標的教學任務會有點力不從心。為了積極響應新課標對人才內容的要求,教師們更應該創造屬于自己的適應現代環境的教學方式,這樣一來才能更加有效地培養出相應需求的人才群體。可理想與現實總是存在著差距,如今很多教師表面上是在響應新課標的教學任務,積極轉變自己的教學方式,但是與新課標的要求仍存在著很大的距離,無法從根本上擺脫傳統教育方式的約束,在相關教學上仍然存在著一些不足,無法真正做到為時代培養出相符合的新人才素質。舉個例子來說明:教師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仍然充當主導作用,沒有真正給學生展示自我水平的環境。正是存在著這樣那樣的現狀,才說現今的小學語文教學沒有本質上的改變。
二、 有效提高小學習作教學的策略
1. 改變傳統教師為主的教育觀
就像新的生產力需要新的生產工具來與之相匹配的道理一樣,以前老舊的傳統教學模式在現今時代已經不適用了,教師們都應該摒棄老一套做法積極尋覓新的合適教學方式,做到與時代一起進步。在很大程度上來說教育觀念直接影響了教師的教學方式,因此從本質上來看首先教師們應該先改變之前的傳統教育觀才能有效地改善教學方式。積極的摸索怎么樣的一個教學方式才能重新定位學生的主體位置,教師應該放下傳統的“領導者”風范,多以學生為主,讓學生有更多的表達自己的機會,而不是一味地被動地去接受老師所拋來的知識,更加主動積極地去接受各知識點,營造一個融洽的課堂氛圍使得知識的傳授變得有趣而靈活。這樣教師不僅有效地完成了新課標的要求同時又做到有效提高知識點的傳授。學生掌握的基礎和各自的接受能力是不一樣的,教師應該做到課堂內容的制定要盡可能地去切合所授學生的個體差異。舉個例子:教師在布置作文練習的時候可以采取不定題目只給大綱的一個方式,這樣學生就可以寫自己愛寫的內容而不是為了迎合老師所給的題目要求來編造一個故事或情節。
2. 實施情感教學助力習作氛圍
情感是具有思想性的,是人類反映客觀事物自己最內心的一種感受。良好的情感能夠有效激發人的學習欲望促進進步,符合新形勢下的教學在課堂上不再是只有僅僅的知識點交流,而是更應該注重與學生的情感交流。說的培養學生有較高的情感素質意思就是學生能夠擁有自己最真實的情感表達能力,寫出來的作文不再僅僅只是一個字面上的作文而是自己最真實情感流露的文章。情感的培養在短期內是無法有多大成效的,它需要一個持久的循序漸進的一個系統過程。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和教師之間的情感,教師首先要做的就是積極主動去關心每一位學生的學習以及生活上的情況,能夠以朋友的姿態進行交流,使學生充分的信任教師,愿意主動地親近教師,并與其分享相關情緒。再者就是教師在與學生交流的過程中應該間接地去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的閱讀行為,只有去讀了,才能更加深刻理解到文章的思想精髓。教師要讓學生學會在閱讀文章的時候能夠盡可能地去貼近作者當時所處的一個情感,這樣才能讀懂文章,理解文章。為了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在布置作業的時候可以多采取一些無命題的方式,發揮出學生的主動性,書寫出最真實的情感表達,練習完成后教師多鼓勵學生,對他們的習作加以肯定。
3. 積極引導學生真實體悟生活
所有的文章都有著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表達出了作者自己最真實的情感內容。小學習作教學中,教師應該注重培養學生使其能夠對自己生活表達出最真實的情感,而想要更好地去表達生活,首先應該讓學生懂得去感受生活。時下小學習作教學過程中缺乏的就是真實的情感表達,這一現狀需要教師積極去引導學生對自己身邊的生活圈進行有效的觀察和感悟,進而提高情感表達水平。小學生都具有各自的學習特點,教師在培養他們的情感表達時應該充分尊重其差異性,這樣表達出來的情感才各具特色的不是千篇一律的作文。
4. 督促學生養成寫日記的習慣
我們知道,小學階段的學習任務相比之下是比較輕松的,學生擁有著各種各樣的課外活動,除此之外還擁有著形形色色的親身經歷活動。如果學生有寫日記的習慣,他們就會記錄下所看到的、所聽到的,甚至是在活動中自己的各種感受。日記具有隨意性,沒有字數和內容的限制,可以有效促進學生的情感表達。正是由于日記有著這樣一個重要作用,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積極地引導學生養成書寫日記的習慣,讓學生多留心去觀察周圍,去體悟生活所帶來的各種樂趣。教師的鼓勵和引導能有效地讓學生養成良好習慣,最終間接地促進學生在習作能力上的提高。
當然,針對如何有效提高小學生在習作方面的能力措施遠遠不止上文所提及的這些,簡單來說,在小學習作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積極去適應新課標提出的要求,通過一系列創新型的教學方式確實有效地提高學生在習作方面的能力。
參考文獻:
[1]馮雯.新課改下優化小學語文習作教學的若干思考[J].考試周刊,2017(99).
[2]黃航.淺談小學語文習作教學[J].學周刊,2014(2).
作者簡介:
劉燕梅,王習藝,福建省泉州市,豐澤區第一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