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紅梅 趙學良 田娟 張春玲
摘 要: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更新,課程的教學設計與信息技術不斷整合。時下,翻轉課堂概念成為國內外教育改革的新寵。本文就是基于翻轉課堂這一理念選取了《計算機組成原理》這一課程進行有效的教學設計,重視培養學生的學習技能。
關鍵詞:慕課 翻轉課堂 教學設計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8)01(a)-0246-02
在當今社會的信息化環境中,學校教育的教學理念、目標、模式、過程以及對象等諸多方面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而翻轉課堂是近幾年在教育界逐漸興起的新的教學方法。
1 翻轉課堂的特點
所謂翻轉課堂,就是教師提前創建小視頻,學生在家中或課外觀看微課視頻,課堂上通過師生面對面交流和小組合作等方式進行知識內化的一種教學形態。這一教學方法打破了傳統的教學模式,不再是老師課堂上講授知識,學生課后復習,而是給予學生更多的自由發揮的空間,學生可以借助網絡、電腦甚至手機等多媒體信息技術,通過觀看微課教學視頻,在課下完成知識的學習,同時在課堂中進行知識的內化,這樣師生之間、學生之間都有了更多的交流和溝通的機會,通過課堂上的師生以及學生之間的相互理解和碰撞,從而將對知識的理解引入更深的層次。當然,這一過程絕不僅僅是“課前知識傳授+課上知識內化”的教學模式,而是有兩個前提條件:一是在課前發生了真正的有效的自主學習;二是課堂上不同觀點的交流、碰撞。要想讓課前自主學習的效果等同于課堂授課,就對微課視頻的錄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在課堂上,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可以把知識理解引向更高的層次。
2 翻轉課堂的設計原則
對于《計算機組成原理》這種動手操作要求高的課程來說,合理設計出適合高等院校計算機專業的教學方法顯得尤為重要,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一定要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及生活實際,確定合理的實驗項目,以及相應的工作步驟、注意事項等,同時還要結合各類學生的實際情況,以適應不同學生不同層次的要求。
(1)依托MOOCs學習平臺的數字化資源。在MOOCs學習平臺上,有各種電子教學資源或教師上傳的微課視頻,因此在翻轉課堂的教學過程中,通過這一平臺老師可以把具體的學習任務發布公告告知學生,學生按照老師下達的學習要求進行課前的自主學習。
(2)尊重學生個性化學習的需要。除了利用慕課學習的資源,在進行教學設計時還要結合各自的專業特點、學生的基礎和興趣開發出相應的個性化的課程。教師在設計微課時一定要遵循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以《計算機組成原理》為例,微課的錄制不僅僅要培養學生的理論基礎,同時更要注重學生實際的動手能力的培養。
(3)細化微課的知識單元長度。目前的微課視頻有像有聲,可以傳遞豐富的知識信息,但是如果錄制的視頻過長,學生不能完全集中精力接受課程所傳遞的信息,也就達不到很好的學習效果。一般來說,微課的時長取決于所要呈現的知識的多少,一般應該控制在10min左右,最好在5min以內。
3 課堂效果的考核機制
再好的教學設計如果沒有有效的考核機制就難以保證良好的教學效果。因此考核要涉及到學生的實際操作水平以及創新能力,其中包括教師對學生的評價以及學生之間的互評。例如,在通用寄存器的實驗中,設計的考核內容見表1。
4 結語
高速發展的現代社會已踏入信息化時代,知識更新速度日新月異,教學方法的設計也要與時俱進。自主學習能力是終生學習時代的重要素養,而翻轉課堂正是知識內化和培養終身學習能力的有效途徑。翻轉課堂教學雖然打破了傳統的教學方法,但是它僅僅是一種教學組織的形式,也并不是所有的課程和知識點都能采用翻轉課堂進行教學。因此要想充分發揮翻轉課堂教學方法的優勢,還需要結合其他的具體的教學方法,比如項目教學、發現學習以及自主學習等教學理論,否則,單純的探討翻轉課堂沒有任何的實際意義。
參考文獻
[1] 鐘曉流,宋述強,焦麗珍.信息化環境中基于翻轉課堂理念的教學設計研究[J].開放教育研究,2013,19(1):58-64.
[2] 劉楊鉞,劉戟鋒.MOOC:傳統型大學面臨的新挑戰[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3(B07):26.
[3] 賴文繼.簡論“翻轉課堂”的價值[J].廣西教育,2012(10):8.
[4] 徐福蔭,黃慕雄.教育技術協同創新與多元發展[M].北京:北京郵電大學出版社,2013.
[5] Jonathan Bergmann and Aaron Sams:Why Flipped Classrooms Are Here to Stay [EB/OL].http://www.edweek.org/tm/articles/2012/06/12/fp_bergmann_sam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