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教育世界飛速發展的當代,部分中學引進了‘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引入到初、高中的日常授課中,使任課教師轉變了作為引導者的教學理念,通過師生之間的‘翻轉教育以及良好的互動,有效提高了初、高中對學生授課的效果,本文以一些初、高中歷史教學為例,探討‘翻轉課堂為中學歷史教學帶來了哪些影響,以及通過示例來了解如何實踐。
【關鍵詞】翻轉教育 教學實踐 中學歷史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09-0153-02
為提高對中學生教學的效果、質量,部分中學已將‘翻轉課堂引用至日常授課中,用來取代傳統的采取‘教師——課本——課堂的陳舊教學模式。歷史學是初、高種教育的基本學科之一,要學好歷史,除了課本知識外,還要求學生具備反思能力以及質疑思想,同時要求歷史教師,在給學生提供歷史學課本知識之外,更須以啟發學生的主動學習理念為基礎教育思想[1]。
一、將‘翻轉課堂在歷史學教育中實踐方式
1.翻轉師生角色
該部分是翻轉教學其中主要內容,即學生與教師二者角色反轉,學生從聽眾‘翻轉至課堂上的教學實施者,而歷史教師則由教學實施者,‘翻轉至聽眾、引導者的角色。例如高中必修教材內容‘明清君主專制加強的授課期間,教師可利用半個課時設置名為歷史研討的課程環節。
該方法效仿起源于歐洲傳統大學的‘歷史學研討,其環節中心思想是教師在課前給學生布置題目,學生在課前進行相互協作研究,在互相協作后編寫小論文,隨后在課堂中發言,與他人共同進行探討。而教師則是作為引導者和聽眾,適當予以引導、建議和意見,這一方法有效地調動起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2.反轉課程地點
傳統教育課程地點,普遍集中于黑板、粉筆、電腦完成教學。翻轉教學,摒棄了傳統的教學地點,適當合理采用其他地點進行授課,效果會得到明顯的提高,如圖書館等與課程相關的地點。例如歷史教師可以將一些歷史課的教學地點移至本校圖書館或多媒體教室,利用圖書館里的歷史資料或是通過多媒體播放教室業余時間收集的資料,致使學生可以快速、直觀、生動地了解所學課程的中心知識點。
3.課程時間翻轉
如今,以微課、慕課、QQ群為基礎的多媒體互聯網教學模式,已被一部分初、高中日常教學所采納,這種教學模式相對于傳統固定地點、時間的教學模式更加靈活,且不受固定上課時間的限制。利用該方式來輔助課堂教學,其授課質量、效果遠高于僅采用傳統教學模式的質量。例如歷史教師可以以QQ群公告、文件形式來發布學生所學的歷史知識點,同時配合班級板報,進行知識內容共享,學生在課余期間就可進行閱讀,之后總結出疑問,在課堂上與同學討論,教師并給予解答。此行徑相當利于學生的專業素養提高、興趣提高以及課程的開展[2]。
二、‘反轉課堂理念轉變
目前為止,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開展還存在著一些教學瓶頸。翻轉課堂的四個關鍵要點為:多媒體視頻、自主學習環境、在線作業以及混合學習四大模塊,而在實際應用中,會出現一些條件限制導致翻轉課堂遭遇開展平靜,如WIFI環境不能隨時滿足、學校不設有圖書館、翻轉課程地點得不到學校資金支持等多項因素,但與之相比,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最大瓶頸,當屬教學理念不能轉變的問題,即使在一切條件都滿足下,學校、教師教學理念不能改變,該教育模式的開展依然十分困難[2]。
1.提高教師對‘反轉課堂的認知
雖然‘翻轉課堂模式已在快速推廣、發展中,但仍未得到廣泛普及,其原因是部分教師教學思想守舊,認為初、高中學生自制力不如成年人,讓學生過多的進行自我學習,從職業角度考慮是一種教師失職、不負責任行徑,以此對該模式抱有抵觸情緒。因此,初、高中管理者應組織教師深刻認識翻轉課堂理念,使其充分認知、深刻理解,以達到更好的教學目標。
2.學生適應問題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對學生方面要求有較強的自主學能力,在翻轉課堂模式下,學生須花費大量精力去進行課外研究,資料閱讀,論文設計。因此要開展翻轉課堂,除了教師方面須深刻認知,已決定采取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教師,應充分耐心去引導、引領學生,讓學生盡快培養出專業興趣,以便在該模式下更高效地接進行教學授課[3]。
三、結語
可以發現,通過本文對‘翻轉課堂在初、高中歷史教學上的實踐示例可以充分證明,翻轉課堂憑借其豐富多彩、新穎的教學模式有效調動起初、高中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性,加之教師運用各種教學手段對學生進行充分的引導,使初、高中歷史教學的效果有著顯著的提高。
參考文獻:
[1]溫永純. 基于翻轉課堂的初中歷史教學微視頻的設計研究[J]. 科學中國人, 2016(24).
[2]李林娜. 從認知角度探究翻轉課堂在中學歷史教學中的有效實施[J]. 考試周刊, 2016(31):124-124.
[3]王福川. 淺談翻轉課堂在中學歷史教學中的應用[J]. 教育, 2015(12):00086-00086.
課題項目:黑龍江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6年度重點課題“基于課堂教學的政史學科核心素養養成的實踐研究”課題編號:JJB1316033。
作者簡介:王景昆(1977.9-),女,漢族,黑龍江哈爾濱人 黑龍江省教育學院文科教育研培部 中共黨史專業法學碩士,中級職稱,從事中學歷史教學研究、中共黨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