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麗
摘 要: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農村務工人員到城市就業已經成為一個普遍的現象。伴隨著這一現象,我國農村寄宿制小學中的留守兒童也越來越大,由于各種因素造成留守兒童的教育狀況不甚理想,本文從實際出發分析了導致這一現狀的原因,并提出了有針對性的留守兒童“問題行為”矯正策略。
關鍵詞:農村教育;留守兒童;寄宿制小學
一、農村寄宿制小學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的原因
(一)教育資源不平衡導致缺少專業教師
較之于城市小學,農村小學的經濟水平、工作環境、工資待遇等都相對較差,很難吸引到大量的優秀教師,致使在解決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時缺少專業的教師。其次,在現有的農村寄宿制小學中,很多教師缺少必要的工作責任感,對待教學工作不認真,如很多教師不備課、不及時批改學生的作業、上課經常接打電話、無緣無故停課等,這及其影響到了所有學生的教學成效;再者,部分教師的思想素養水平需要提高,一些老師對待學生不尊重、隨意辱罵,更是區別對待留守兒童,讓留守兒童感覺到自己和其他的學生是不一樣的,產生自卑、懦弱的心理,討厭與人接觸、排斥學習,這對他們的學習及其不利。
(二)應試教育下“唯成績論學生”
受我國多年應試教育的影響,很多老師完全依據成績對學生劃分優劣。在農村寄宿制學校中,教師更是主抓學生的成績、學校的升學率和排名,對于留守兒童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管理有所忽略。部分教師直接放棄了成績差的留守兒童,讓他退學以維持升學率或干脆讓他們“自生自滅”。可見,農村寄宿制小學的留守兒童在身心健康發展上不協調,重視學習成績,而忽視對其他方面的教育。
(三)家庭教育的缺少或缺失
留守兒童長期與父母分離,跟隨爺爺奶奶生活,形成了孤僻、膽小、沉默寡言的性格特點,一旦遇到事情不知道如何去及時溝通、解決。童年缺少父母的陪伴,因而及其渴望父愛和母愛,我有一次批閱一位學生日記,孩子寫到:“爸爸媽媽,你們回來吧!我不要玩具和衣服了,你們也不要為了我再去外面打工掙錢。我想回家有爸爸送、想回家吃媽媽做的飯,我想和你們生活在一起。我最最渴望的就是你們能陪我一起做作業,牽著你們的手一起散步……”家庭教育的缺失,使很多的留守兒童心理不健全,情緒消極。
二、農村寄宿制小學留守兒童“問題行為”的矯正策略
(一)政府應該加大資源和政策上的支持力度
市場對社會資源的調節起決定作用,但在公共資源——教育資源上,政府應該加強宏觀調控。長期以來,農村在基礎設施、經濟水平、福利保障等方面都遠遠落后于城市小學,無法持續吸引到優秀的教育人才,反而很多地區還存在人才流失的現象,這使得農村地區的教育狀況日趨惡化。政府應當主動作為,依靠行政力量在資金、政策上提高幫扶力度,改善農村教師的教學條件和工作環境等,以此來吸引更多的青年教師來到農村,積極投身于農村教育,擁有更多的優質教師是解決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的前提。
(二)教師要提高自己的知識儲備,掌握更多心理學知識
我認為教師專業素養應該包括職業責任感、敬業精神以及專業的知識和能力。除此之外,由于較之一般的學生,農村寄宿制小學中的留守兒童群體具有不同的心理特點,因此教師還要掌握一些心理學知識,能夠科學對這對這一特殊群體進行教育。教師可以借助互聯網去尋找一些優質的教學資源,比如名校名師的心理學課程、教學經典案例、有關留守兒童的研究報告、心理學專業書籍、教育學最新研究等等,利用課下時間進行學習,以便可以更科學地對留守兒童的“問題行為”進行矯正。
(三)搭建多樣化的教師交流和學習平臺
除了本校內部的教師可以交流外,學校應該積極搭建多樣化的平臺,鼓勵不同學科、不同地區的教師交流關于留守兒童教育的經驗心得,一是可以定期組織教師參加知識技能的培訓活動,尤其是針對農村寄宿制小學的教師,特別開設心理學方面的培訓,讓教師掌握更多的心理學知識;二是搭建不同學校、地區的教師交流平臺,鼓勵各個學科、地區的教師在平臺上分享自己有關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的教學心得、教學經驗,在交流和討論中去尋找解決這一群體教育問題的途經。
(四)建立專業小組、專業平臺去解決留守兒童教育問題
學校是學生教育的主要場所,學校因此也擔負著教育好學生的責任。學校要建立專業的小組來把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作為學校的重點任務常抓不懈,制定出科學專業、可操作性的措施努力解決這一問題。首先,學校要建立留守兒童學生檔案數據庫,錄入留守兒童的相關信息,具體包括學生姓名、家長電話、家庭情況、學生在校各個階段的表現等,保持學校和學生家長的定期交流和訪問,讓家長即使在外地也可以了解孩子在校的學習和生活情況。班主任要做好家長的溝通工作,讓家長從根本上重視起孩子的教育,適時地對學生的學習進行電話了解、適當鼓勵;建立心理咨詢室,由專業的心理教師來承擔學生的心理問題解決任務,咨詢室要全天向學生開放,一旦留守兒童出現了情緒消極、自閉、厭學等行為,引導其去咨詢室尋求幫助,改善學生的心理狀態。
參考文獻:
[1]朱軼.農村小學寄宿生心理健康問題及教育對策的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7.
[2]康麗君.陜西省農村寄宿制小學教育教學現狀分析與對策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