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永旺
【摘要】在新課程標準的不斷實施下,為了適應當前小學教學的發展趨勢,逐漸出現了“導學案”,并且在實際的小學教學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同時,為了盡可能地幫助小學生打好學習的基礎,老師應該更加注重“導學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因此,本文就“導學案”的定義等進行了分析,對“導學案”在小學教學中應用的各個關節進行了系統的闡述。
【關鍵詞】“導學案” 小學教學 教學質量
【中圖分類號】G62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1-0171-02
隨著我國信息技術的不斷進步,各種各樣的知識點滲透在人們的生活和工作中。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應更加注重人們對知識的主動獲取能力。而小學教育作為培養學生學習習慣和學習能力的重要階段,需要及時地培養學生主動獲取信息的能力[1]。而“導學案”就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提出來的一種新的學習方法,通過老師的正確引導和科學利用“導學案”,能夠將傳統的灌輸式小學教學轉變為主動學習的方式。
一、“導學案”的定義
“導學案”是通過專業人員對小學生需要掌握的知識進行全面的分析,并且結合目前小學教學的實際情況制定的導學。同時“導學案”在設計的時候是以新課程標準體系為基礎的,其目的是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導學案”能夠與小學學科的教小學相結合,通過科學合理的利用能夠有效的引導小學生進行自主探索、主動學習、共同探索、主動思考的學習習慣。并且“導學案”在實際的使用過程中更加注重學生在課堂中的主導地位,與目前小學教育的目標相契合。
二、“導學案”在小學教學中的應用
1.“導學案”在預習階段的應用
學習的預習階段是學生在課下的重要學習任務,通過有效的課前預習能夠讓學生提前了解相關的基礎知識點,利于學生吸收課堂中的知識點,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2]。但是,傳統的小學教學忽視了學生在課前預習的重要性,認為小學生很難利用自己的知識去理解書本上的知識點,并且缺乏相應課前預習指導,會浪費大量的學習時間,耽誤小學課程的學習進度。而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在新課程標準體系下,加大了對學生課前預習的重視力度,而“導學案”在課前預習的環節則發揮著重要作用。一方面,“導學案”中對學生各個科目的學習都有相應的教學大綱,學生可以借助教學大綱展開課前預習。另一方面,“導學案”中會依據學生學習中需要掌握的重點和難點設置相應的學習問題,學生在課前預習的時候可以帶著這些問題展開課前預習,并且在老師的引導下由淺入深的掌握學科知識。
2.“導學案”在教學階段的應用
“導學案”不僅在學生的預習階段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還為老師開展教學提供了重要的基礎。首先,老師通過“導學案”能夠快速地了解課堂中學生需要掌握的重要知識點,然后依據課堂知識點的特點開展情景式教學,為學生的學習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但是,老師在進行情景式教學時候,需要將書本上的知識點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聯系,促使學生主動的將課堂中學習到的知識靈活地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其次,“導學案”已經將書本上的眾多的知識點進行了系統的講解和分析,在新課程標準體系下,可以鼓勵學生借助手中的資料等進行自主學習,開拓學生的學習思維。最后,“導學案”能夠有效地提高小學課堂的學習效率,由于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獨特的理解能力和思維能力,如果學生的學習能力不強,通過“導學案”的及時的引導,能夠為學生的學習指明正確的方向,提高小學課堂的教學效率。
3.“導學案”在課后復習階段的應用
傳統的課后復習通常是學生將課堂中老師講解的內容進行集中的整理,或者是老師依據課堂中學生學習的知識點安排相應的課后練習,大多數的學生在這樣的形式下只是簡答的完成任務,并沒有充分發揮學生課后復習的作用。而“導學案”可以為學生的復習提供重要的指導,并且還能夠及時的與各種課外活動和社會信息相聯系,方便老師開展相應的課后活動,從而提高學生對小學科目的學習興趣。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導學案”在小學教學的應用以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過老師科學的引導和利用,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老師的教學質量。同時,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會主動的對遇到的知識點進行分析和思考,從而在實踐中摸索出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和學習技巧,為學生以后的學習提供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劉芳. “導學案”在小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基于武漢市某區兩所小學的實證調查[D]. 華中師范大學, 2014.
[2]姚錦斌. “導學案”教學模式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實踐應用[J]. 中小學教學研究, 2012(4):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