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平
【摘要】新課標明確指出: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接受情感的熏陶,更要引導學生掌握系統的語文知識。而要實現這樣的目標,教師就要引導學生進行高效學習,而開展主題學習是引導學生深入課堂,讓學生掌握提高知識能力的重要方法。
【關鍵詞】小學語文;主題學習;高效課堂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高效學習,讓學生接受文本情感的熏陶,同時還要幫助學生獲得系統的知識,讓學生的綜合素養得到提高。而在眾多的教學形式中,主題學習是一種非常重要也是有效的方法。在主題閱讀的過程中,學生的學習方向更加明確,精力更加集中,能夠讓學生的課堂學習更加高效,因此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廣泛關注。
一、創設情境,鋪墊主題閱讀
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進行主題閱讀,首先應該激發學生主題閱讀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在興趣的指引下,學生才能更加高效地學習。而教師通過創設教學情境,讓學生走進文本,是一種有效的方法,能夠讓學生對同一主題的內容產生自主學習的渴望,讓學生更好地掌握閱讀技巧,實現能力的提高。
在教學《埃及的金字塔》這篇課文的時候,教師就通過為學生創設情境的方法引導學生進行主題閱讀,讓學生獲得深刻的感受。對于這樣的文章,由于具體的內容和學生的實際生活有一定的差距,所以學生在理解上存在一定的困難,再加上小學生理解能力的局限,很多學生對于金字塔的相關知識了解不夠。于是教師通過視頻資料讓學生展示了關于埃及金字塔的具體內容,讓學生獲得感性認識,在這樣的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思考:“同學們,埃及的金字塔不愧是世界著名的古跡之一,真是讓我們贊嘆。實際上,我們偉大的祖國也有很多燦爛的文化和珍貴的歷史古跡,那么,你都知道什么?了解關于它們的什么故事呢?”對于這樣的問題學生是有一定的知識儲備的,于是學生列舉中國的故宮、長城、圓明園等,而教師也抓住這樣的機會向學生介紹圓明園的舊貌以及現在的情況,激起他們的愛國心與民族魂。同時為學生介紹當今維護這些歷史古跡需要耗費的財力以及人力,讓學生的情感得到進一步提升。
在這個教學實例中,教師通過一系列的視頻資料,讓學生走進關于珍愛歷史文化古跡的主題學習中去,激發學生的愛國之情,這樣的主題學習是在教師逐漸的鋪墊引導中完成的。作為語文教師,要學會為學生創設情境,尤其是對于小學生來說,更容易激發他們閱讀的興趣,讓他們真正參與,獲得真實的體驗。
二、集中探討,引導主題閱讀
在指導學生進行主題閱讀的時候,教師不能徹底完全放手,而是應該做好引導和啟發的工作,還要準確地總結,提升學生的認識。在主題閱讀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以適當的課堂用語引導學生逐漸深入文本內容,引導學生思考,讓學生的思維變得更加活躍,能夠積極主動的對話文本,在和同學們交流探究的過程中實現知識的積累、能力的提高以及情感的熏陶。
在教學《長城與運河》《廬山云霧》這一單元的內容時,在準備課程內容的時候,教師意識到這一單元主要是向我們介紹祖國的美麗山河,激發學生對祖國的熱愛之情。而面對這樣的內容,教師并沒有逐篇逐段講解,而是為學生設計了這樣的活動內容——請同學們自由結成小組,選擇自己喜歡的內容,然后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向他人介紹一下你心目中的祖國。這樣的形式非常靈活,小學生也非常感興趣,于是大家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集體討論,最終以各種形式將自己的學習收獲展示出來,可以說各具特色。
在新課標中鼓勵學生的自主探究,提倡學生之間的互動合作和交流探討,而進行主題閱讀同樣也要有集中探究的過程。教師適當引導和點撥,能夠讓學習目標更加明確,讓學生用心研究,這樣有助于學生對文本內容的深度理解,促進深度解讀文本的目標的實現。
三、延伸課外,豐富主題閱讀
在新課程標準中對于學生的閱讀量是有一定的要求,而如果僅僅依靠課內文本的閱讀,肯定是不能達到預期的目標的,這就需要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同樣的,主題閱讀的形式也適合于課外閱讀,在教學過程中,如果教師能夠在課本內容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走向課外,不僅能豐富學生的知識,而且能夠拓寬學生的眼界,讓學生的綜合素養得到提高。
在教學《三顧茅廬》這篇課文時,教師根據文本解讀的需要,為學生簡單介紹了關于《三國演義》的內容,聽了老師的講解,很多學生對于中國的四大名著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這樣的渴求之下,教師開展了“我和經典有一個約會”的閱讀經典、鑒賞經典的活動,要求學生利用課下的時間,選擇自己喜歡的一本經典去閱讀,然后將自己的感受以文字的形式表現出來,并且上傳到班級網站,讓大家一起共享。這樣的形式立足于學生的閱讀渴求之上,讓學生自然而然地從課內走向課外,開展的主題閱讀讓學生能夠接觸到更加豐富的文學作品,在豐富學生的知識的同時,還能讓學生接受文學的熏陶,提升學生的文學修養。
總之,近幾年來,小學語文主題閱讀教學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關注,這樣的教學模式效果良好,所以深受大家喜歡。作為語文教師,要注重利用教材的資源,進行主題閱讀的設計和指導,讓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語文素養得到全面提高。
參考文獻
[1]馮蓓蓓.小學語文主題教學實踐探討[J].考試周刊,2016(81).
[2]董崇紅.淺析如何將小學語文教學與生活有效結合[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16(22).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