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曉菁
【摘要】在我國教育水平不斷提高的形勢下,教育方式也在朝著多元化的方向發展。現今,我國小學音樂教學逐漸受到廣泛關注,許多教師也不斷創新教學方法。其中,奧爾夫音樂教學法是一種較為適合小學生學習音樂的方法,其對集中小學生注意力、激發其學習積極性以及提高其音樂能力等具有很大的作用。因此,本文主要對奧爾夫音樂教學法的概述及其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對策進行了探討,以供參考。
【關鍵詞】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小學音樂教學;應用對策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傳統的教學方法主要是教師示范,學生模仿,而后由學生獨唱。這種方式雖教會了學生歌曲的演唱,但忽略了對小學生的音樂素養和鑒賞能力的培養,使得小學生在音樂方面的能力僅限于會唱幾首歌曲,難以真正有效提升教學實效性。因此,改進音樂教學方法是當前小學音樂教師面臨的重要難題。
一、奧爾夫音樂教學法概述
奧爾夫音樂教學法是指將音樂的理論和實踐知識相結合,不斷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促使學生調動器官,利用發散性思維學習音樂,慢慢提高對音樂的感知能力及自身的音樂素養。這種教學方法具有較強的實踐性、鑒賞性、綜合性等特點,它強調將學生作為教學主體,不但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音樂教學模式的創新,而且能滿足學生對音樂的學習需要,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對優化小學音樂教學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對策
(一)動作教學法的應用
動作教學法是奧爾夫教學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主要是根據小學生活潑好動等特點而展開的一種方法,強調在教學中教師重視并利用動作將學生帶入音樂的情境中,進而增強學生對音樂的感知和反應能力,提升其音樂律動感。因此,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便可充分利用動作教學法進行教學。首先,可將聲勢與動作相結合。聲勢是音樂教學中培養學生節奏感的一種較為簡單的音樂活動形式,能夠為學生們營造出一個更加輕松、有趣的學習氛圍,以激發學生熱情。而對于小學生來說,利用一系列如拍手、拍腿、捻指、跺腳等身體動作可以讓他們真切感知到節奏的變化,進而增強他們的身體控制能力,促使其與音樂配合得更加協調,并積極參與到課堂中。[1]其次,可將語言與動作相結合。在進行教學時,教師應先引導學生熟悉歌詞,并保證他們能夠讀準每個字。而后可讓學生在讀或唱的過程中利用擊掌等動作打節拍,教師再配之以旋律,活躍課堂氛圍的同時,增強學生對音樂的感知力。
(二)節奏教學法的應用
節奏是音樂的基本元素,因此,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可利用奧爾夫音樂教學法中的節奏教學法來培養學生的節奏感和韻律感。首先,可運用動作和節奏相配合的方式,讓學生將身體作為樂器,即前文所說的聲勢與動作結合的教學方法;其次,語言和節奏相匹配,可通過自我介紹、說繞口令、古詩朗誦等方式讓學生帶著節奏去說,或根據教師給出的旋律進行演說等。此外,教師也可充分利用生活中的物品讓學生練習節奏感,例如,使用筷子和不同大小的碗根據節奏進行敲擊,促使學生在實際操作中感知音樂節奏上的變化,進一步加深對音樂的認識。
(三)游戲教學法的應用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力量源泉。而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就是強調教師將學生作為主體,讓學生在實際的體驗和演奏中慢慢對音樂產生興趣。由于小學生都較為喜歡做游戲,對此,教師可充分利用游戲的方法帶領學生進入音樂世界,寓教于樂,為其營造一個愉快輕松的學習環境,使其保持一種快樂的狀態來學習音樂,進而漸漸喜歡音樂。例如,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根據具體歌曲中的內容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和模仿等,或者教師在教完一首新的歌曲后,可利用歌詞接龍的方式加深學生對新內容的記憶。如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由教師進行演奏,一人進行指唱,指到哪個人就由其繼續進行演唱,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四)即興教學法的應用
即興教學法是奧爾夫音樂教學法中的重要內容,可以激發學生對音樂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進一步加深學生對音樂的認知。因此,在進行小學音樂教學時,教師可在學生具備一定音樂知識的基礎上,培養學生即興發揮的能力,進而促使學生最大程度地參與到音樂教學活動中來。例如,教師在播放一首歌曲時,可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和想象進行即興伴奏,或讓學生對學完的歌曲進行改編創作,給予學生充足的自我創作的機會和空間,進而不斷增強學生學習音樂的自信心。同時,在即興發揮和創作中不斷培養和提升學生的創新意識與能力。
三、總結
綜上所述,奧爾夫音樂教學法是一種有效性很高的綜合性教學方法。因此,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教師應充分利用并發揮其優勢,從語言、動作等方面鍛煉學生對節奏的把握,并采取游戲和即興發揮等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在音樂課堂中的參與度,不斷提升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樓燕.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必要性及方法[J].中華少年,2017(18):195-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