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遠成
【摘 要】高中地理作為高中教學體系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構成學生完整知識體系的重要科目。特別是在新時期課程改革背景下,進一步提高了對高中地理教學的要求,要求相關教學工作者在實際教學過程當中不斷地根據學生的學習要求,根據教學目標和課程改革的需要通過更新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方式,不斷優化高中地理教學。分層教學模式是在新時期背景下為了滿足學生的個性發展和因材施教的教學要求而創新的教學模式,在很大程度上轉變了傳統的籠統化、整體化的教學模式,讓教學工作得以有層次的開展,使得教學效果得以提高。因此,本文將主要針對分層教學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設計進行相應的研究,以及通過正確的教學方法實施分層教學,不斷地優化高中地理教學效果。
【關鍵詞】分層教學 高中地理 教學設計 教學方法
所謂的分層教學模式就是指以教師對學生當前知識的掌握、認知能力及學生的學習習慣為主要依據,將學生分為多個水平的小組,針對每一個層次的學生實施不一樣的、有區別的教學。這種方式和傳統的教學忽略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忽略學生的具體情況教學更有利于學生的發展,更能夠保證教學工作的有效開展。所以在新時期背景下,著重加強分層教學模式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一、分層教學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實施依據
分層教學模式的實施是新時期背景下課程改革教學對當前學生具體情況的總體調研,針對學生當前的學習狀況和教學目標而提倡的一種教學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更有利于學生的學習發展,更有利于教師教學工作的科學有序開展。在高中地理教學過程當中,實施分層教學的依據有以下幾個:
1.當前學生的個體差異化比較明顯
目前高中生都是一批00后,他們的成長環境差異性比較大,個性化特征也比較明顯,特立獨行的個性也是成為00后的主要標簽。在系統的教學過程當中,由于傳統教學方式的缺陷,導致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效果等方面都有所不同。再加上學生自身的智力以及成長環境的不同對高中地理教學的程度也不一樣。由于這種差異化教育明顯的現狀給高中地理課程的常規教學帶來了一定的障礙。所以為了進一步全面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發展,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教師必須要在教學當中進行分層教學,針對學生的差異制定相應的教學模式。
2.當前,高中地理教學模式亟須改革
由于我國教育受到傳統應試教育的嚴重影響,導致在當前的高中地理教學當中,很多教師應用沿用傳統的滿堂灌、一言堂的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式是知識的單向傳播,是教師向學生知識的灌輸,這種教學模式內容過于單一和死板,最終的教學目的是以學習最終的考試為主,不能夠滿足新時期課程改革的需要以及學生個性化的學習需求,限制了學生的思維、探究和想象能力,限制了高中地理教學工作的有效開展。
二、分層教學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實際應用探究
在明確了當前高中地理教學為什么要實施分層教學之后,相關教學工作者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就必須要著手加強實踐。通過有效的分層,通過對分層教學內涵的理解將其有效地運用到實際過程當中,不斷優化高中地理教學效果。
1.實現有效的教學對象分層
實施分層教學模式的前提是教師必須要科學有效的對學習對象進行分層,教師要深入了解班級上學生當前的狀況,包括學習興趣、學習能力、知識掌握情況以及學習態度等。通過了解學生的這些情況,將班級上的學生分成學優等生和后進生兩個層次,其中優等生應當擁有良好的地理學習的基礎,并且對地理課程有著較高的興趣,對地理學習有著積極的態度,較強的地理知識應用水平,對這一部分學生教師可以對其進行適當的引導,加強對學生視野的拓展和知識的實踐應用能力的教學。后進生的特點是學習興趣不高,地理知識基礎較弱,學習態度不積極,學習能力較差。針對這一部分學生教師要在課堂上加強對學生基礎知識的教學,培養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通過各種方法培養學生的學習自信心,讓學生跨越心理障礙,逐漸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
2.實施地理教學分層評價
分層評價也是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進一步優化教學質量的重要措施,更是實施分層教學的重要手段。所以相關教學工作者要針對已經分層的學優生和后進生進行分層評價。在評價的過程當中,要著重采取過程評價與結果評價相結合的方法,堅持以正面評價、積極評價、鼓勵為主的評價原則,讓學生能夠在課堂上的學習自尊心和自信心得到增強。比如在對某一個教學單元進行評價的時候,教師不僅要對學生最終的學習情況和學習成績進行評價,還要對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狀況,特別是對后進生的學習興趣以及進步進行評價,讓學生能夠發現自己的優點,增強學習的自信心,從而不斷提高高中地理教學效果。
三、結語
在新時期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學是一門重要的學科。教師要著手實施分層教學,利用分層教學滿足中學生個性化發展的現狀,不斷優化高中地理教學,提高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全向陽.芻議分層教學法應用于高中地理中的效果觀察(人教版)[J].時代教育,2015(
[2]王保龍.高中地理分層教學模式的構建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