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英
【摘 要】 目的:為了促進骨折患者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復,分析采用優質護理服務模式的價值。方法:根據隨機原則的相關要求從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來本院治療的骨折患者中抽取70例作為研究對象,應用拋硬幣的方法將其平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分別接受優質護理服務模式和常規護理模式,比較不同護理模式對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復的影響。結果:研究數據顯示,觀察組患者骨折愈合總有效率以及關節功能恢復優良率分別為97.14%和94.29%,而對照組骨折愈合總有效率以及關節功能恢復優良率分別為82.86%和77.14%,觀察組骨折愈合以及功能恢復更占優勢且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愈合=5.34,χ2優良率=6.47,P<0.05)。結論:將優質護理模式應用于骨折患者治療過程中,在促進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復方面效果顯著。
【關鍵詞】 優質護理服務模式;骨折;愈合;關節功能
骨折在臨床十分常見,通常是在外力或者其他因素作用下破壞了骨的完整性,從而導致骨骼發生部分或者全部斷裂,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活和工作[1]。雖然絕大多數骨折通過正確的治療均能恢復原有功能,但大量實踐證實給予有效的護理干預有利于促進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復[2]。筆者隨機從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治療的骨折患者中抽取70例作為研究對象分組后分別實施優質護理服務模式和常規護理模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結果。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根據隨機原則的相關要求從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來本院治療的骨折患者中抽取70例作為研究對象,應用拋硬幣的方法將其平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5例。觀察組35例患者中包括男、女性患者分別為20例和15例;患者年齡20~72歲,平均年齡(40.2±6.6)歲。對照組35例患者中包括男、女性患者分別為22例和13例;患者年齡18~71歲,平均年齡(40.1±6.4)歲。本研究征得醫院倫理委員會討論通過且兩組患者及家屬對護理方案無異議并簽訂知情同意書。對照組和觀察組患者一般資料相似,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護理模式,包括護理人員根據患者病情進行飲食指導、活動鍛煉、健康宣教等[3]。而觀察組患者則接受優質護理模式,具體為[4-5]:1)成立優質護理小組:科室根據骨折患者病情,依據相關制度成立優質護理小組,每個小組人員組成包括高級責任護士和基礎護理人員,其中高級責任護士負責統領全局,指導基礎護理人員完成實際護理工作,保證患者治療期間得到優質的護理服務。2)提高基礎護理質量:基礎護理人員在上級帶領和指導下不斷提高自身的基礎護理措施的效率和治療,同時將人文護理、優質護理等理念應用到日常護理工作中,加強病房巡視力度,仔細觀察患者基礎生命體征改變。護理人員同時要經常和患者進行交流與溝通,了解患者治療期間是否存在不適,努力為患者提供針對性強的護理服務,最大限度滿足患者需求,減少護理時患者的不適。3)拓寬服務的范圍和內容:護理人員在護理時要盡量為患者提供全面性和持續性的護理服務,同時針對患者入院、治療以及出院等流程采用有效的干預措施,針對疾病知識、術后康復、并發癥預防等采取優質護理干預。
1.3 觀察指標[6]
痊愈是指治療后患者臨床癥狀全部消失,與其相關的機體功能完全恢復正常,影像學檢測提示骨折愈合好;有效是指治療后患者臨床癥狀有所好轉,機體功能部分恢復,影像學檢測提示骨折愈合尚可;無效指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癥狀無改變,機體功能未恢復。參考國家最新擬定的關節功能評分發對患者的關節功能進行判斷。
1.4 統計學方法
運用SPSS 19.0的統計學軟件處理,當P<0.05表示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研究數據顯示,觀察組患者痊愈、有效和無效分別為18例、16例和1例,骨折愈合總有效率為97.14%(34/35),而對照組患者患者痊愈、有效和無效分別為14例、15例和6例,骨折愈合總有效率為82.86%(29/35),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愈合=5.34,P<0.05);觀察組患者關節功能恢復優秀、良好以及差分別為16例、17例和2例,優良率為94.29%(33/35),而對照組患者關節功能恢復優秀、良好以及差分別為12例、15例和8例,優良率為77.14%(27/35),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優良率=6.47,P<0.05)。
3 討論
骨折在臨床十分常見,雖然正確的治療措施能夠讓其肢體恢復原有功能,但大量實踐證實給予有效的護理干預有利于縮短骨折愈合時間和提高功能恢復速度[7]。優質護理服務模式堅持以患者為中,通過不斷對基礎護理質量進行強化、落實護理責任制等方式來提高護理服務質量。楊千綺在其研究中指出[8],觀察組患者骨折功能恢復優良率(92.9%)高于對照組(80.0%)(P<0.05);觀察組患者骨折愈合時間低于對照組(P<0.05),這和本研究相一致。優質護理模式及為患者提供了基礎護理,滿足了患者的基本需求,同時還為患者提供專科護理服務,這樣有利于提高骨折愈合速度。在本研究中觀察組的骨折愈合效果和功能恢復優良率優于對照組,這依賴于護理人員花費較多時間照顧患者,通過積極監督讓患者配合治療和護理,增加營養攝入,適當進行體育鍛煉,來促進骨折愈合[9]。總之,將優質護理模式應用于骨折患者治療過程中,在促進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復方面效果顯著。
參考文獻
[1] 張春杰.優質護理在促進骨折患者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復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6,08(11):247.
[2] 董藝,朱雯楠,曹云云.優質護理服務模式對骨折患者愈合及功能恢復的影響[J].醫療裝備,2016,29(15):190-191.
[3] 方愛軍.系統化護理在骨折患者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復中應用分析[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6,01(04):9-11.
[4] 王麗.優質護理服務模式對骨折病人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復的影響[J].中國傷殘醫學,2016,24(20):81-82.
[5] 吳葉芬,沈荷娟,梁偉.系統護理干預對髖關節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復的影響[J].中國現代醫生,2015,53(34):132-135.
[6] 劉玉琴,歐會芝,吳彩勤,等.優質護理服務模式在骨折患者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復的應用[J].中國醫藥科學,2015,(02):94-96.
[7] 趙海松.優質護理服務模式對骨折病人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復的影響觀察[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15,15(92):245-248.
[8] 楊千綺.優質護理服務模式護理對骨折患者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復的臨床價值[J].當代醫學,2014,20(30):98-99.
[9] 應麗華.優質護理服務模式對促進鎖骨骨折患者功能恢復的效果評價[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10):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