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課改鮮明地提出要“變革教材內容復雜、晦澀、重點不突出、沒有新意和太看重書本知識的狀態,搭建教材內容與學生實際生活與現實生活和技術進步的橋梁。”所以跨越知識本身的課堂,走向生活的課堂,這是要求。數學知識也是從生活中取得的,只有充滿了生活氣息的數學教學,才能勾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在教學過程中,理論應用于實際,找到一些實際生活中常見的事例設置問題情景,讓學生有一種“生活中有數學”的驚異感。
關鍵詞:教學活動;實際生活;自主參與
作為教師應該都知道,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務之一是培養全民族的創新能力,我們在進行基礎教育的過程中,創新是基礎教育的靈魂。在基礎教育過程中,小學的教育教學又是基礎教育的重中之重。在小學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把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貫徹到每節課上,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的創新能力得到逐步的提高。下面就我自己的實踐體會談一談怎樣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在小學階段的教學中。
一、 創造平等的教學環境
什么是影響創新意識的關鍵因素呢?我認為師生關系是影響創新意識的關鍵一點。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認為,在寬松、愉快的師生關系中,學生才會進行自由的創新。在課堂教學中老師和學生之間,學生和學生之間創造一種友好和善的師生關系,讓學生達到身心愉悅,培養積極向上的心態,創新火花的迸發,需要發展學生的思維,那么怎樣發展學生的思維呢?在和諧、平等、尊重的師生關系下,學生就樂于發表意見,樂于探討問題,從而培養了思維能力。思維發展起來了,他們更樂意去探索、去探究,創新的想法便會涌現。教師擔負著培養人才的責任,對學生既要有慈又要有嚴。讓學生明白自己是學習的主人,學習是自己的事,得靠自己去認真探究,才會有收獲。教師要做的就是進行情景教學,將教材知識與學生的實際生活串聯起來,讓學生在生活中學習,提高生活體驗,從而能夠明白書中作者想要表達的感情。聯系生活實際進行情景教學,能夠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反過來還能促進學生熱愛生活的感情。這就要求教師結合學生本身的生活體驗和已有的知識來創造富有意義的情景,這樣才能讓學生體會到原來數學就在我們身邊,實際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可以用學過的數學知識來解決,培養學生對數學的親近感,從而形成一種在生活中應用數學的意識,自主創新能力的培養也在慢慢形成。
二、 讓實際生活進入課堂
設置問題情景是一門教學藝術,有很多的小學數學教學情景設置的方法。在數學教學活動中,數學老師應注意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啟發心智,促進學習動機的養成,創設問題情景的起點,讓學生在生動有趣的問題情景中學到數學知識,掌握數學技能,培養數學思維,從而愛上學數學,培養數學素養。在《新課標》中提到“數學教學的出發點是學生的實際情況,依據學生特點,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所以,在數學的課堂中,教師列舉的例子應以實際生活為參照,從生活中取材,使學生能夠加入其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積極主動,快樂地學習。例如:《圓的周長》的學習中,在生活中,我們遇到過這樣一個問題,警察叔叔拿著槍站在原地,然后舉起手臂,轉一圈掃射,這個時候同學們想想,警察叔叔掃射的這個范圍是圓的周長還是面積?顯而易見這是圓的周長。通過這樣一個小例子引出今天要講的問題,激發興趣,為下面要講的內容做好鋪墊。
三、 讓學生主動參與課堂
學生才是課堂的主體,學習目標應是為學生服務的,他們是目標的實踐者。在課堂上怎樣為學生創新意識的發展創設條件,創造氛圍?我認為的是讓學生參與到課堂討論中來,實現師生互動,注意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才能激發出他們的創新意識。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第一,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采用新課改要求的,學生才是課堂的主人,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起到引導作用。例如:老師在設計教學活動時,多聽取學生的意見,讓他們自己充分表達自己對于教學活動的意見和建議,老師給予必要的指導。第二,教師在讓學生參與課堂的過程中,應不斷給學生提供想象和創造的空間。比如:一些比較簡單淺顯的知識點,完全可以讓學生自學,自己總結發現其中重要的知識點。第三,教師要善于發現學生身上蘊藏的潛能,發現學生的閃光點,教師和學生之間相互學習,相互進步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教學相長”。我們在課堂教學中不光讓學生學到知識,更得讓學生知道知識是如何得來的。所以,培養學生主動參與的課堂的意識很有必要。
四、 總結
在學校中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主要場所就是課堂教學,教師在教學中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在教學方法的運用上也要服務于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發展。現在提倡的素質教育應以創新能力為核心,創新是一個國家民族進步的不趨動力,作為國家的未來建設者和接班人,應具備這一素質。
參考文獻:
[1] 曹英彩.小學數學教學中創新意識的培養[J].學周刊,2016(28).
[2] 張國娟.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J].大陸橋視野,2016(18).
作者簡介:李輝芳,貴州省遵義市,貴州省遵義市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縣民族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