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課堂學習方式的轉變是新課程實施的一個重要標志。而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能讓過去“教”的課堂轉變為“學”的課堂。這種學習方式可以促進學生間的有效溝通,不同層次的學生之間互相學習,互相交流,相互合作,取長補短,可以大大提高課堂效率。在教學過程中,可以讓學生在小組中進行講題、評價、討論、實驗中體驗學習的樂趣。實現學習方式的轉變,提高課堂效率。
關鍵詞:小組合作;學習興趣;內在動力;思維視野;思維的火花
傳統的課堂模式往往會出現這樣一些問題,如對于學生比較難理解的類型的題,往往老師講了多遍,學生聽老師講時,覺得懂了,可是一動筆做卻又錯。做實驗時有些人貪玩,不愿參與到實驗中來,有些是因為能力的原因不會做,無助地在那發呆,一堂課下來沒有一點收獲。小組合作學習使過去“教”的課堂轉變為“學”的課堂,對提高初中科學課程教學水平,提升學生綜合素質有著重大意義。筆者在教學實踐過程中,通過打造小組合作,讓學生在小組中進行講題、評價、討論、實驗等方式來提高科學課堂效率,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 小組合作實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組合作實驗時,首先要進行分組,實驗時通常采取四人小組并進行異質分組,組內再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興趣、個性等特點進行分工。這樣可以讓他們在實驗過程中優勢互補,相互幫助,從而勝利完成實驗任務。這樣可以避免有些人不參與到實驗中來,也可以讓會做的人教不會的人。這樣做可以創造一個有序的良好課堂氛圍,讓學生在愉悅、積極的心態中接受新知識,可以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 小組合作講題,激起學生思維的火花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習并非是一個被動接受的過程,而是一個主動建構的過程。學習是學習者通過與周圍社會環境交流互動而自主建構的過程。知識不全是通過教師傳授而得到的,主要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景下,借助他人的幫助,利用各種學習資源,通過合作討論等活動來實現的意義建構過程中習得。例如,電學中動態電路學生很難掌握,而這種題又是必考的題型,學生難懂卻又必須得會。講了幾遍學生仍照錯不誤,于是在復習時筆者采用的小組合作講題的辦法。下列以具體題為例說明。
題目:如圖為小組設計的遮光感煙探測器部分工作原理圖,在一個外部光線無法進入的煙室中,裝有一個激光發生器及帶有一個感光電阻(R0)的電路,R為定值電阻,電源電壓恒定;當煙霧進入煙室后,激光被煙霧遮擋而使感光電阻的阻值發生變化。當煙霧達到某一濃度時,探測器便會發出警報。已知光照越強,感光電阻阻值越小,反之則越大。當煙霧進入煙室并越來越濃時,則( )
A. 電路的總電阻逐漸變小
B. 電壓表的示數逐漸變小
C. 電流表的示數逐漸變大
D. 整個電路中消耗的功率逐漸變大
師:請先認真看完這道題,認真思考,思考后在小組內交流自己的答案。
學生思考完后交流如下:
學生1:煙霧越濃,光照越強,電阻R0變小,電流變大,選C。
學生2:不對,煙霧越濃,光照越弱,電阻R0應變大,由于串聯電路電流I不變,根據U0=IR0可知U0變大,選B。
學生3:不對不對,電阻R0應變大,I應是變小。又因為電壓表測R0兩端電壓,根據U0=IR0無法判斷U0的變化,先判斷R兩端電壓UR,根據UR=IR,電流I變小,R不變,所以UR變小,再根據U0=U-UR,U不變,UR變小,所以U0變大,選B。
師:為什么電阻R0應變大I就應是變小?
小組組長:煙霧越濃,光照越弱,電阻R0變大,由R總=R0+R可知R總變大,根據I=U/R總可知I變小,又因為電壓表測R0兩端電壓,根據U0=IR0無法判斷U0的變化,先判斷R兩端電壓UR,根據UR=IR,電流I變小,R不變,所以UR變小,再根據U0=U-UR,U不變,UR變小,所以U0變大,選B。
對于這類題讓學生自己在小組內來講出自己的思路,讓學生與學生之間相互糾正,直到達到正確的理解。這樣學生的印象更深刻,理解的也就更透徹。小組合作講題,通過小組之間的同學互相糾正錯誤的思路,讓學生知道自己的錯誤所在的,同時講錯的學生自己學會該如何去思考問題。
三、 小組合作評價,激發學生內在動力
小組合作要持久而有效地開展,要用適當的激勵性評價機制來維持。有評價機制的小組合作能更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更能激發學生的內在學習動力。在學完一單元后對每位同學的表現進行評價,包括自評、組評、師評,或者在小組合作學習結束時對小組合作學習的情況作一評價。
小組合作給學生提供了較為充分的獨立思考和自主探究的時間與空間,調動了不同層次的學生的積極性,增強了學生主動參與的意識,確實把學生推向學習的主體地位,通過組內、組間的交流,辯論,在重點、難點、意見分歧的地方開展積極的討論,讓學生依靠集體的力量解決問題,在合作中鍛煉能力,發展思維。
參考文獻:
[1]周學良.小組互助學習的管理問題[J].管理觀察,2009,(02).
[2]潘永慶.建立自主互助學習型課堂的實踐與認識[J].當代教育科學,2006,(14).
[3]王仁嵐,宋光銀.在活動中,學生的心靈自由飛翔——構建自主、互助、學習型課堂成功案例[J].新課程(教育學術版),2008,(09).
作者簡介:
羅剛,浙江省麗水市,浙江省麗水市青田縣臘口鐵資中學教育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