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就是一個禮儀之邦,崇尚禮儀,但是當今社會日新月異,時代飛速發(fā)展,人們開始變得越來越浮躁,這種浮躁的情緒也直接影響了幼兒的身心發(fā)展,在幼兒成長的過程中使得幼兒也日漸隨性,我行我素。對于幼兒禮儀的教育就顯得尤為迫切。如果幼兒沒有良好的禮儀教育不僅對自身的發(fā)展不利也會影響其他幼兒,從而影響到教師的日常教學工作。很多幼兒都是獨生子女,在家庭教育過程中家長可能并不注重對孩子禮儀的教育,所以在剛步入幼兒園的時候就會顯得不適應甚至會對幼兒園表現(xiàn)出厭煩的狀態(tài)。因此,在我們平時的幼兒教學過程中應當注重對孩子禮儀的教育,從幼兒的表現(xiàn)上做出相應的回應與糾正,讓幼兒養(yǎng)成在家里和在幼兒園一樣懂禮貌知禮儀的好習慣。
關(guān)鍵詞:禮儀;課堂教育;家庭教育
一、 幼兒園教學過程中養(yǎng)成禮儀好習慣
幼兒從步入幼兒園的一刻起,教師就是孩子的第二個父母。我們應當調(diào)整好心態(tài),從心底里喜歡這些孩子。教師學會了愛自己班級里孩子才能讓孩子真正感受到幼兒園的溫暖,從而愛上幼兒園。這也是教師和幼兒之間最初建立良好關(guān)系的基礎,才能為下一步禮儀教育奠定堅實地基石。
小班的小朋友自我辨別對錯的能力不高,教師要在平時教學過程中仔細觀察幼兒的一些行為習慣。比如早上剛進班級的時候教會幼兒向同學道聲早上好,然后坐到自己的座位上,在不影響其他小朋友的前提下分享自己在家里的一些小故事,也要教會幼兒學會傾聽其他小朋友分享喜悅和開心的事。遇到哭鬧和鬧情緒的幼兒要上前耐心地和幼兒進行交流,讓幼兒從心理上感受到溫暖和安全,喜歡上老師和幼兒園。等到他們安靜下來的時候可以適當進行禮儀教育。在此基礎上,更加耐心地去教育幼兒,更加嚴格地規(guī)范幼兒的禮儀。主動地讓幼兒愛上老師的課堂,讓幼兒和教師之間形成良好的教學互動。這樣教師就可以在自己的教學框架內(nèi)更加靈活地進行禮儀教學以達到預期的目標。在禮儀教育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根據(jù)幼兒的認知水平及其生活經(jīng)驗,認真選擇適合他們的題材,選擇幼兒接觸過的喜歡的題材,使教學工作更加順暢地開展下去以此達到預期效果。例如在元旦節(jié)、春節(jié)、六一兒童節(jié)、國慶節(jié)、圣誕節(jié)往往是孩子們比較熟悉喜歡的節(jié)日。
在幼兒禮儀教育的同時,我們應當認識到幼兒的生理、心理特點決定了幼兒的禮儀教學離不開精彩的師幼互動,精彩師幼互動是一種良好的情感溝通。互動得當,能夠牢牢吸引住幼兒的注意力,從而更好地培養(yǎng)幼兒的課堂禮儀習慣,形成有效的禮儀互動;反之,在幼兒禮儀教學上如果教師的教學方法呆板無味,禮儀習慣需要幼兒被迫的接受,這樣的禮儀教育教師與幼兒就難以產(chǎn)生共鳴。我認為,在幼兒禮儀教育中有效的師幼互動是幼兒禮儀教學順利進行的前提,也是“教學做合一”很好的體現(xiàn),所以在我的禮儀教學活動中,我力求通過新穎的禮儀活動方式,有效的禮儀教學手段,合理的禮儀教學策略來和幼兒形成良好的師幼互動,以此來激發(fā)幼兒對禮儀的重視,提高課堂禮儀傳授的效率。
二、 通過教師的耐心教導,鼓勵幼兒運用學到的禮儀與其他小朋友相處
幼兒年齡較小,對什么是禮儀,如何恰當?shù)剡\用禮儀的思路還不是很清晰。因此,禮儀教育過程中教師的指導就顯得十分重要。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每個孩子的優(yōu)缺點和行為習慣,更加有效地進行指導,讓孩子在運用禮儀的時候真正地感受到自豪和驕傲,養(yǎng)成幼兒主動進行禮儀溝通的習慣。當然,有一些幼兒在家里養(yǎng)成了很多不好的習慣可能一下子難以改變。所以,對幼兒的禮儀教育作為老師的我們應該更加極地灌輸禮儀知識,糾正幼兒犯下的禮儀錯誤,為幼兒示范正確的禮儀。對幼兒的每一個細小的進步,我們都應積極鼓勵和充分肯定,以此提高幼兒改正錯誤的積極性,樹立幼兒的自信心。總之,要結(jié)合每一個幼兒的禮儀習慣和生活習慣,通過耐心和積極的禮儀教育,充實幼兒的禮儀知識,讓他們在此基礎上更加主動地學會禮儀、運用禮儀,從而讓禮儀教育取得更好的成效。
三、 教師應當樹立幼兒禮儀教育的良好榜樣
教師的一舉一動都被幼兒看在眼里記在心里,因為老師會無形地在教育過程中起到示范的作用,潛移默化地影響每一個幼兒的行為習慣和禮儀的養(yǎng)成,并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nèi)影響著幼兒的心理。因此教師一定要表現(xiàn)出優(yōu)秀的品質(zhì)和崇高的道德標準,在無形中傳授禮儀知識和道德規(guī)范,為幼兒禮儀的養(yǎng)成樹立榜樣。在教學過程中,班級里幼兒有很多個,而教師只有一個,這樣教師就成了整個班級的焦點,被無數(shù)的幼兒注視著,一些細微的不好的習慣和禮儀都可能被幼兒效仿。只有當教師意識到了這一點才能擺脫自身的一些壞毛病,把更加大方得體的禮儀表現(xiàn)在幼兒面前。去啟迪幼兒養(yǎng)成好習慣,學習好的禮儀。孔子有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四、 鼓勵家長也加入到幼兒禮儀教育的隊伍中來
教師在幼兒園中的禮儀教育時間畢竟有限,幼兒更多的時間是在家里與父母相處。即使幼兒在幼兒園中學習到了很多禮儀知識,家長在家庭教育過程中如果沒有積極引導甚至做出了錯誤的示范,也會讓幼兒不知所措忘記教師所傳授的禮儀教育知識。因此對于幼兒的禮儀教育是離不開家長的支持和參與的。比如在逛馬路時不僅要教育孩子要走斑馬線,要等紅綠燈,不亂丟垃圾,不隨地吐痰等。自己也應該以身作則并且嚴格遵守為幼兒樹立良好的榜樣,回到家中家長要教育孩子養(yǎng)成飯前洗手不挑食不剩飯吃完飯后主動幫助爸爸媽媽洗碗、擦桌子,把凳子放回原處的好習慣。當然有很多家長可能對禮儀教育這一塊比較陌生,為了孩子禮儀教育更好地開展,我們教師也應當每天與家長交流,定期開家長會,在家長會上和家長一起探討幼兒在幼兒園和家里碰到的一些禮儀問題。讓家長意識到只有家長也參與其中才能使得幼兒在禮儀上不斷完善自己,同時也讓家長意識到自身在禮儀教育問題上的某些不足之處。
實踐證明,把禮儀教育帶入幼兒的課堂當中,有利于幼兒更好地成長,有利于幼兒與幼兒相互之間幫助和交流,有利于幼兒良好性格的養(yǎng)成。因此,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們還要不斷地完善幼兒的禮儀教育,使得幼兒從小學會禮儀,運用禮儀,讓幼兒全方面地成長。
作者簡介:
王莉,江蘇省昆山市,昆山市淀山湖中心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