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從創新的視角設計教學內容,把數學知識和多樣化的教學活動融合到一起,激發學生的數學思維,讓他們在探索過程中深入思考,促進知識的內化理解,構建完善的數學知識體系。在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中,教師要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讓他們通過主動思考內化知識,提高探究能力,在實踐學習中學會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有效發展數學綜合素質,使創新教學中的數學課堂取得新的進展。
關鍵詞:小學數學;創新教學;情境教學;探究學習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采用創新的教學觀念設計教學內容,讓學生在情境中探究數學知識,使抽象的知識借助多媒體、操作環節、生活情境展現出來,讓學生能由淺入深的進行學習,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在學生主動探索過程中,教師要關注他們,給予他們及時的指導和評價,讓他們能不斷深入分析數學知識,深刻理解數學概念,并在用知識的過程中發展數學思維,打造高效的創新數學課堂。
一、 以學生為主體,培養自主學習能力
在小學數學創新教學中,教師不僅采用了創新的教學形式,還建立了新的師生關系,把教師和學生放到平等的地方上,引導學生發揮學習主體作用。在以學生為主體的數學課堂上,教師不再擔任知識的詳細講解者,所有的知識需要學生發揮探究主動性,通過閱讀教材內容,分析教材中的例題來理解數學概念,并通過練習題目來檢驗自己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在自主學習環節,教師要充分發揮對學生的指導作用,在學生遇到理解不了的知識點時要進行多方面的引導,讓學生通過積極思考找出分析知識的切入點,順利解決學習中的問題,有效提高自主學習效率。在自主學習中,教師要指導學生獨立進行預習、學習、復習等環節,讓他們通過有效學習和探索,深刻理解數學知識,為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打好基礎。
二、 加強思維訓練,發展學生的抽象思維
在小學階段的學習中,小學生的思維形式是從直觀向抽象思維發展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思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對較復雜的數學知識理解得不夠深刻透徹。在教學中,教師要加強對學生的思維訓練,讓他們借助數學思想分析知識,培養他們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發展數學抽象思維能力。在進行思維訓練時,教師可以采用“一題多變”的訓練方式,給出學生一道數學題目,讓他們通過對題設和結論進行變化,變換出多個題目。通過多個角度分題目來訓練數學思維的廣度和深刻性,提高思維的靈活性,讓他們能掌握多角度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使他們的數學抽象能力獲得發展。
三、 設計操作環節,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在小學數學教學課堂上設計操作活動,能有效調動學生的探索主動性,他們在操作過程中進行積極思考,深入理解數學知識,發展數學思維能力。在操作活動中,為了讓學生思考得更全面,教師可以把學生分成小組,讓他們在小組中進行操作,針對操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討論,通過不同思維的相互碰撞順利掌握所學內容。例如,在教學“平行四邊形和梯形”時,教師可以設計操作環節,讓學生在小組中進行合作,利用小棍拼成平行四邊形和梯形,通過直觀的圖形探究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性質。通過操作,學生創造性的理解了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概念,使他們的學習主體作用得到充分展現,促進他們創新思維的發展。
四、 信息技術和數學教學整合,發展創新思維
小學生學習和理解數學知識的過程是思維發展的過程。在學習過程中,教師要利用信息技術設計直觀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生動的情境中進行探索和思考,促進他們更深入的理解數學知識,從多個角度分析知識,發展他們的創新思維。在選擇信息技術教學資源時,教師要選擇學生感興趣的內容,使他們在觀看學習內容時能主動思考,通過回答信息技術展示的內容完成學習內容。例如,在教學“直線、射線、線段和角”時,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把直線、射線和角的圖片展示出來,讓學生借助信息技術展示的內容理解所學的概念,進一步認識線段、射線和直線,知道線段、射線和直線的區別。在信息技術直觀情境下,學生初步感悟:從一點出發可以畫無數條射線,經過一點可以畫無數條直線,經過兩點只能畫一條直線,知道角的含義,能用角的符號表示角。通過信息技術教學,學生輕松的掌握了所學概念,讓他們從學習中體會到樂趣,激發學習數學知識的動力,在認真探究中發展創新思維。
五、 加強實踐教學,提高運用知識的能力
在傳統數學教學中,學生學習了數學知識后,往往是通過做大量的習題來鞏固所學知識。在枯燥的學習中,學生體會不到數學知識的作用,對所學內容不感興趣。創新角度下的數學課堂,教師在設計教學活動時,要加強實踐教學,設計實踐性的問題,讓學生通過解決這些問題,體會到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讓學生樹立學習數學知識的主動性,發揮他們的探究熱情,通過主動思考掌握數學知識,并在解決實際問題中提高運用知識的能力。例如,在教學“植樹問題”時,教師可以給學生設計問題:學校操場旁邊的小路長100米,要在小路上植樹,每兩棵小樹之間的距離是5米,小路兩端都要種上樹,你能算出要植多少棵樹嗎?問題提出來之后,學生開始進行積極思考,他們結合生活經驗和數形結合思想進行分析,通過畫圖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在實踐教學中,學生通過解決實際問題意識到數學學科和生活的緊密聯系,使他們產生主動學習數學知識的意識,通過努力學習和思考掌握數學知識,更好的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總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給他們獨立思考和深入探究的機會,讓他們在學習活動中發揮數學創新思維,深入分析數學概念和知識,結合已有知識深入思考,有效掌握所學內容。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創設多樣化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對所學內容產生探究欲,通過多角度分析促進思維深刻性的發展,不斷積累新的知識,使課堂教學在創新策略下高效進行。
參考文獻:
[1] 富宇.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教學合理運用多媒體的幾點思考[J].科技視界,2017.
[2] 張學俊.精致源于細致細節決定品位——解讀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細節[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7.
[3] 費琴.直觀體驗自主——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資源開發策略探討[J].新課程(上),2014.
[4] 羅文俊,楊麗波.發展求異思維,培養創新能力——小學數學教學探討[J].才智,2016.
作者簡介:孔艷紅,二級教師,山東省曲阜市,山東省曲阜市陵城鎮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