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課改要求教師要注重學生進行探究式學習,尤其是初中學生,他們喜歡與同伴交流溝通。在新課改的指引下,根據初中學生的心理及個性特點,我不斷探索,努力引導學生通過小組討論,進行獨立自學和探索研究,從而習得語文知識、獲取學習語文的技巧,從而提高他們的綜合能力,并形成主動學習的態度。本文便與大家分享合作探究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關鍵詞:合作探究;初中語文;學習方式;角色轉變;教學理念
新課改之前的語文教學課堂與現代教育理念引領下的教學課堂相比,學生們的學習氣氛不濃,他們缺乏主動學習的愿望。為了改變這種局面,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我努力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轉變自身的角色。下面我把初中語文教學中使用合作探究法進行教學的探索過程分享給大家,希望給大家帶來有益的啟示。
一、 合作探究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有利于學習方式的轉變
新課改強調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發展。因此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心理發展規律,在尊重他們的個體差異的基礎上選擇相應的教學方法。合作探究法可以說是應運而生,因為從初中開始學生希望通過在與同伴的合作交流中獲得友誼、習得本領,況且,這一方法是建立在自主探索研究的基礎上的,它給每位學生都創造了探索的機會。
教師讓學生通過小組共同討論、探索研究這種方法進行語文學科的學習時,一定要讓他們學會通過網絡搜集資料、學會通過討論的形式對問題進行解剖并能提出有探究價值的問題,從而促進他們獨立自學的能力。在《國家教育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用教育信息化推動教育現代化這一目標的指引下,教育云平臺應運而生,它為合作探究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提供了可靠保障。如在學習《秋天的懷念》一課時,學生可以就諸如史鐵生生平、作品簡介以及母愛等內容在教育云平臺搜索與之相關的圖文以及音視頻資料。由于教育云平臺提供的學習資料數量非常大,學生們可以輕而易舉地搜索到自己所需要的資料,這樣既激發了他們學習語文的興趣,調動了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又提高了學習效率,一舉多得。又如教育云平臺的出現使學生根據自己個人的情況自主選擇學習進程,根據自己的語文知識掌握程度自主選擇作業難易及作業的數量,由此可以看出這種學習方法有力地促進了他們學習方式的轉變。
初中生是一群朝氣蓬勃、思想活躍的年輕人,他們喜歡尋求變化,喜歡從多角度、多層次出發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這樣就會出現很多不同的觀點和想法,當學生之間觀點和想法發生沖突時,教師要引導他們在尊重同伴的基礎上,使合作探究學習順利進行,從而也提高了他們的社會交往能力,并逐漸學會自主解決問題,從而使學習方式的轉變得到有效落實。
二、 合作探究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有利于教師角色的轉變
在傳統的語文教學課堂上往往是注重知識的傳遞,而忽視了調動學生學習語文學科的愿望。新課改以來,尤其是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為教師轉變角色提供了可靠保障。新課改背景下的語文教學課堂,教師應以組織者、引導者的身份出現。
近來,教育云平臺的出現極大地推動了“翻轉課堂”這一教學模式的普及,加快了教師轉變角色的步伐。如在教學《皇帝的新裝》這一課時,教師可以找出課文中的知識點制作短小精悍的視頻,如可以把介紹作者安徒生生平的內容制作成一個小視頻等,時長最好都控制在幾分鐘之內,視頻教學內容要清晰,不能出現其他干擾因素。一個視頻針對一個知識點,便于小學生在自主學習時查找。在這些原則下制作的教學視頻符合學生的學習規律和心理特征,有利于他們自主學習的順利開展。
由于學生在教育云平臺直接點擊播放這些視頻進行自主學習,因此使傳統課堂上知識的傳遞過程現在通過自學就解決了,教師主要是解決他們知識運用方面遇到的問題。在運用探究法進行教學時,為了扮演好組織者、引導者的角色,教師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使討論探究活動更加活躍;培養他們端正的態度,使他們在和諧的氛圍中學習;要給學生提出明確的要求,讓他們做好充分的準備,使討論探究活動順利進行。也只有這樣,才有可能使每個學生都有發言的機會,才能最終實現新課標提出的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使他們每一個人都有參與的機會的理念,也才能使合作探究法的運用真正收到實效。還有一點就是教師要對學生進行科學、合理的分組。實踐證明,要實現合理分組,教師就要對教材認真仔細地研讀,對學情進行深入的分析,只有這樣才能使探究活動順利開展。
由此可知,合作探究法在初中語文課堂上的應用有力地促進了教師角色的轉變,使其由傳統教學中的主導者變成了引導者,由原來的知識口耳傳遞者,變成了學習組織者。
三、 合作探究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有利于教學理念的落實
語文學科是一門基礎性學科,它本身具有一定的人文性,因此教師教學時要以學生為主體,培養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合作探究法有利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自覺性,此法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的應用使學生進行自主學習這一理念得到了有效落實。
學生在進行合作探究活動之前要從多種角度、通過多種途徑搜集資料,有時甚至可以對資料進行判斷后提出有探究性的問題,因此提高了他們的探索研究的能力、增強了他們的探索研究的意識。如在搜集與《秋天的懷念》有關的圖文資料時,有個學生通過簡單的分析提出了“這個故事的確感動了我們,我們跟著史鐵生的情感世界走了一趟,經歷了他和他母親別樣的人生。但我還是想問,這跟我們的學習和生活有什么聯系嗎”這種有探究意義的問題。由此可見,學生利用這種學習方式進行學習,提高了他們探索、研究問題的能力,增強了他們探索、研究問題的意識,使新課改所倡導的探究式學習方式的理念落到了實處。
由于在合作探究過程中,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水平自行控制學習難易,使語文學科教學中因材施教的理念得到了有效落實。
綜上所述,合作探究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有利于學生通過獨立自學完成學習任務;有利于教師角色的轉變,使教師由主導者變為引導者;有利于教學理念的落實,使自主、探究、因材施教等教育理念得到了有效落實。
參考文獻:
[1]馬維德.初中語文探究性課堂教學模式探析[J].語文學刊,2011(08).
[2]劉美紅.對初中語文探究性學習的研究[J].學周刊,2012(11).
作者簡介:
葉燕波,福建省漳州市,漳州市龍海程溪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