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產教融合是國家對高等職業教育工作的要求,當前我國的職業技術教育正在快速發展,高職院校的科研工作作為高校職能的三駕馬車之一,同樣也應適應新時代對職業教育的需求,一方面,高職院校的科研工作要結合校企合作發揮職業教育科研的優勢和特色,另一方面高職院校要重視科研工作,引進或建設先進的科研管理信息系統,提高科研管理人員工作水平,對高職科研工作進行全面管理,以提高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質量。
【關鍵詞】產教融合 高等職業教育 科研管理 橫向課題 科研信息系統
【基金項目】2016年浙江省教育廳一般科研項目(編號:Y201636362)。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6-0001-02
1.引言
2014年,國務院頒發的《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國發〔2014〕19號)文件中指出,要大力推動產教融合、特色辦學。產教融合集教育教學、素質養成、技能訓練、科技研發、社會服務等于一體[1],突出職業院校辦學特色,強化校企協同育人。從文件中不難看出,高等職業技術教育培養人才模式不能完全學習本科教育的培養模式,而應該體現高職教育的特色,其中就包括高職院校的科研工作。高職院校的科研工作要體現職業教育的特色,特別是在產教融合背景下,高職院校的科研工作要體現出企業特性,為企業解決生產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問題。
2.高職院校科研工作主要的問題
高等職業技術教育作為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樣承擔了教學、科研和社會服務的重任,但實際中,高等職業技術學院由于起步晚、底子薄、學院領導對科研重視程度不夠、教師參與積極性不高等原因,導致科研能力水平與本科院校相比差距較大,這種差距主要表現在科研經費的投入量、科研成果數量及科研管理水平等幾個方面。
3.產教融合背景下高職科研管理的對策
3.1高職科研要做,而且要做出特色
高職院校與本科院校一樣,同樣完成教學、科研及社會服務三大功能。高職院校對高職科研工作不能不重視,不能以高職院校主要培養學生的技能為主為借口而不把科研工作放在主體位置,反之要能意識到科研與教學是相輔相成的,科研做好了可以讓教學得到很大提升,特別是高職的教學改革的科研工作一定要重視,一項好的教學改革的科學研究工作可以很大程度上提升人才培養模式水平。另一方面,高職的科研工作應該更加接地氣,主要以解決企業在生產活動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小的具體問題[2],如生產工藝、產品質量問題等。總結來說,高職科研工作定位要現實,以一些基礎理論為基礎來解決實際問題,與本科院校形成錯位,走自己的特色發展道路。
3.2高職科研工作全過程管理
高職科研課題是一項系統工程,課題研究過程包括申報、立項評審、應用推廣、結項等一系列工作。同樣,高職科研管理工作也要對科研課題的全過程進行管理。現在很高職院校對科研管理只注重申報、立項評審和結項評審,而忽視了應用推廣管理。高職科研的應用推廣主要指將科研項目研究成果應用到生產實際過程中來解決實際的生產管理中的問題。科研成果推廣管理要從推廣計劃、推廣、總結、修改等幾個方面進行過程管理[3],高職院校主管科研工作的部門也要參與推廣過程,將應用推廣的效果作為評價科研工作的一項重要指標,并作為結項評審的重要依據。
3.3縱向與橫向的選擇問題
高職院校的科研課題包括縱向和橫向兩種類型[4],縱向課題主要指教育行政部門確立了一些研究項目或讓研究者自主要某研究范圍內確立研究主題,課題是否立項及結題都是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門來決定,例如,浙江省教育廳會組織教學改革、課堂改革等課題就屬于縱向研究課題。橫向課題多指校企合作框架下,學校組織科研力量攻關企業的生產或管理過程中遇到的難題,作為受益方,企業通常會下撥科研經費來支持科研團隊的研究工作。
多年來,高職院校由于受本科院校的影響,只注重縱向課題的研究,把高職的職業特性沒有體現出來,這也就相當于用自己的短處與本科學校的長處去競爭,一般情況下,競爭的結果可想而知。所以,在產教融合的背景下,高職院校應多從自身的特點及優勢出發,與企業深度融合,多做橫向科研課研究,發揮自身的長處和優勢,與本科院校在科研上形成錯位發展。同時,作為高職科研管理部門要大力提倡和引發學院的科研力量往橫向課題上靠攏,要出臺管理辦法,突出橫向科研課題研究的重要性,加大橫向課題的獎勵程度,在教師職稱評審上要讓橫向科研題與縱向科研課題等同認定等,最后科研管理部門還要與高職學院的產學合作部門一起完成橫向課題的全過程管理,提高橫向科研課題的研究水平。
3.4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設建議
《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文件中還指出,要提高高校信息化管理水平,構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的有效機制,加快信息化管理平臺建設,加強現代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培訓[1]。現在很多高校內部都建設有高速的校園網絡,為學院的信息化建設打下堅實的基礎,一些有基礎的高職院校還在校園網絡上架設了科研管理信息系統,主要完成科研的立項申報、結題評審等工作。這類型科研管理信息系統也是仿照本科院校的做法,注重縱向科研的管理,業務流程上很難將橫向科研課題納入到系統管理之中。
在產教融合的背景下,高職院校應該更加重視有自身優勢和特色的科研管理信息系統的建設,可利用先進的云計算技術構建一套多用戶多角色的科研管理業務平臺,讓學校老師學生、企業工程師及社會專家都能參與進來的信息系統。
橫向科研課管理云平臺采用教育行政主管部門主導建立或以高職學院科研管理部門來建立,信息平臺采用當前比較先進的云計算技術[5],為高職院校、企業提供科研數據管理服務。在該平臺上,企業用戶可以發布橫向課題需求,高校教師或學生承接用戶發布的需求,并在平臺上簽立合同并對合同進行過程管理。承接課題的老師或學生與企業協商后在平臺上進行課題申報,科研管理用戶組織專家用戶對申報的課題進行評審,同時解決是否立項為院級的橫向科研課題。若課題被立項,則科研管理用戶組織課題負責人及企業用戶對課題進行全過程管理,包括研究中期檢查匯報、推廣應用過程管理及課題結題管理。在經費使用管理中,要求企業將研究的經費一次性打入到學院財務賬戶中并建立電子經費卡,項目負責人在報銷中,須企業、科研管理部門及財務部門簽字確認,確保課題經費正常支出。橫向科研課題管理云平臺要與高校科研管理系統或企業研究中心系統兼容,實現數據的無縫對接。
3.5提高科研管理工作人員數量和水平
由于高職院校領導對科研工作的不重視,導致對科研管理部門人員崗位數配置及人員素質都偏低,具體表現在科研管理部門人員只對縱向科研課題政策熟悉了解,不能很好的開拓與企業合作的橫向課題領域[6],對國家出臺的相關橫向科研管理政策了解不多。第二方面表現為科研部門人員配置不夠。很多高職院校科研管理部門只有1-2人是專職的,還有一些高職院校將科研部門與教務或產學合署,這樣就導致科研管理部門不能發展壯大,不利于培養科研管理人員。第三方面,很多高校的科研管理人員知識水平不高,這些科研管理工作人員眼光不夠遠,平時只簡單處理科研課題通知公告的發布、課題材料的整理及報送等工作,對廣大師生科研需求服務不到位。建議在校企融合的高職教育大背景下,高職院校應增加科研管理人員的人數,多引進一些高水平的工作人員,同時科研管理部門要與企業多聯系,建立融洽的校企合作關系,多引進企業的一些技術攻關項目,并及時向院校師生發布企業里技術研究課題需求。高職院校還應多組織科研管理部門人員到校外學習,參加高水平的會議,以期提高自身的工作水平。
4.總結
當前我國職業教育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職業教育的理念水平也在飛速提升,我們新時代的高職教育的工作者,理應跟上時代發展步伐,理念上也要與時俱進。作為科研管理職能部門,要能準確把握職業教育的優勢,把科研工作主要方向從縱向科研轉到橫向科研中來,同時要對傳統的科研管理業務流程進行重組和優化,引進先進的信息化管理平臺,提高科研管理工作效率,并不斷提升自身水平,服務好廣大師生對科研工作的需求。
參考文獻:
[1]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4-06/22/content
_8901.htm
[2]張慶堂,朱征宇.產教融合背景下的高職院校科研管理創新研究[J].職教論壇,2016年11月:45-48.
[3]儀淑麗.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職院校科研管理創新[J].廣西警官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3年第3期:78-80.
[4]藍潔.校企合作背景下的高職科研管理情境探微[J].職教論壇,2012年4月:33-35.
[5]駱正茂.專業教學資源共享平臺[J].計算機系統應用,2013年3月:59-63.
[6]徐元俊.試論高職院校科研管理創新的基本理念[J].職教論壇,2004(12下):24-25.
作者簡介:
姜茜(1983-),女,浙江溫州人,浙江東方職業技術學院 助理研究員,碩士,研究方向:高職科研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