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軍
【摘要】隨著時代的進步和我國對教育事業(yè)的關注度逐漸提高,我國越來越重視義務教育的發(fā)展。尤其是從小學開始,不斷進行教育改革和完善,小學語文也根據發(fā)展的需要不斷在進步。在寫作教學方面,不斷提高學生的語文基礎和文化底蘊,提高寫作技巧和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本篇文章根據自己多年的教學和實踐研究經驗,分析了寫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有建設性的建議。
【關鍵詞】小學語文 寫作教學 問題 對策
【中圖分類號】G623.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7-0085-02
語文是小學階段一科非常重要的科目,而作文又是在整個語文體系中占據非常重要的位置,作文能夠體現學生對語文基礎知識的掌握,在寫作手法、修辭運用等多方面的能力水平,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充分重視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高,對教學中存在的突出的問題予以解決,接下來本文就對這些問題進行詳細的探討并提出對策。
一、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存在的問題
1.填鴨式教學方法,忽視對興趣的培養(yǎng)
目前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老師總是按照教學大綱或者教案照本宣科的進行講解和傳授,這種枯燥的教學方法嚴重影響了學生對寫作的興趣,制約了學生的思維擴展。老師總是讓學生去寫,卻沒有注重培養(yǎng)如何讓學生去觀察生活,尋找寫作素材。學生在缺少觀察和生活的基礎上完成的寫作往往都是模仿別人,最終寫出來的作文毫無新意,千篇一律,缺少真情實感。
2.教師過于注重作文形式,追求速成
許多教師在寫作教學時,為了讓學生有東西可寫,就讓學生去摘抄一些詩詞美句,這本是一種好的方式,但是,教師有時過于追求這種形式化的東西,學生往往都是在不理解的情況下,機械地去抄錄下來,無法理解句子的意義,也不知道應該如何使用。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就是教師缺乏對這些知識的講解,只把這作為一種教學任務去完成,最終使教學效果并不理想。
3.學生對寫作缺乏興趣
小學生進入學校的時間較短,自由的習慣一時還不能完全改過來,比較貪玩,對一板一眼的上課缺乏興趣,具有較強的抵觸心理。尤其是語文里存在大量需要記憶和背誦的東西,更加使小學生不愿意去學習,沒有學習的動力。一方面,對基礎知識掌握的較少,漢字、成語、寫作方法等等都接觸的較少;另一方面,他們對生活的理解和認知還沒有太深的感悟,面對寫作的時候,更是苦惱,覺得沒有什么東西可寫,缺少寫作的素材。這令作文的教學工作有一定的困難。
4.學生寫作內容空洞,缺乏真實情感
作文的寫作并不是單純的描述一個簡單的故事,一個美麗的景色或者一個事物,更多的是通過這些事件去表達作者的看法、情感和思想,并且通過對一篇作文寫作的過程中,不斷的進行思考、修改用詞來提高表達的能力。有些學生在寫作的時候,總是東拼西湊的去搜集內容,最終完成的作文內容比較空洞,形式比較單一,缺少真實的感情和思想,完全沒有發(fā)揮出小學生具有的自由、豐富想象的能力。
二、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對策
1.注重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提高寫作質量
學生只有對寫作產生興趣,才會更加有動力去努力學習和改進。而對學生進行興趣的培養(yǎng),就需要教師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去努力和實現。教師在教學的時候,要清楚了解每個學生的特點,在進行寫作的任務的布置時,要選擇學生比較熟悉和了解的題材,這樣就可以避免學生出現沒有東西可寫的情況。通過自己真實的感受去寫出來的文章更加真實,通過這樣反復的練習和培養(yǎng),一定會提高學生寫作的質量。
2.豐富知識面,增加素材的積累
學生只靠課本上的學習積累的素材遠遠不夠,還需要不斷擴展知識面。例如,教師可以在課下搜集一些比較好的文章,帶到課上去和學生分享,使用課堂情境的教學方式,更加生動地去傳遞知識,增加學生的閱讀量和知識范圍,通過對好的文章的詳細的講解,提高學生寫作的能力和水平。同時鼓勵學生課下多閱讀書籍,可以通過定期提交讀后感的方式督促學生去完成閱讀任務。
3.加強對學生的鼓勵,促進學生寫作
學生往往比較在意老師對自己的看法,有時候教師的一句鼓勵會對學生產生很大的影響,所以教師應該適當的去鼓勵和表揚學生。例如,當學生在完成一篇比較好的作文時,可以在課堂上朗讀出來,一方面可以給其他學生樹立一個榜樣,另一方面也可以鼓勵學生繼續(xù)努力,還可以設置“小紅花”,寫的好的就獎勵小紅花,總之就是要鼓勵學生寫作。
總而言之,希望本篇文章對小學寫作教學提出的對策可以對教師的教學工作有所幫助,也希望我國的寫作教學會有更多的進步。
參考文獻:
[1]張述華.提升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有效策略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5(22):215.
[2]于郭靖.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中國校外教育(上旬刊),2015(z1):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