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改革創新,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越來越強調素質教育,而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又在一定程度上為素質教育的深入奠定了基礎。教育要從小開始,不僅主科如此,其他科目也如此。在小學階段,小學科學課程是一門以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為主的自然科目,也是提高當代公民素質最基礎的科目。科學新課程標準明確提出,開展小學科學必須以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為主,教育工作者必須在小學科學中正確培養學生科學素養,這是教學任務。因此,在小學科學課程中,尤其是在農村小學課程中必須注重對學生科學素養的培育。本文主要以農村為研究對象,闡述了目前農村小學科學課程的教學現狀,現提出了一些教學改進策略,希望能夠有效的幫助教育工作者培養學生科學素養。
關鍵詞:農村小學;科學教學;科學素養;提升;培養
一、 引言
排球從兒童時期就培養,你就可以擁有一個世界冠軍;電腦從兒童時期就培養,你就可以擁有一個電腦高手;科學從兒童時期就培養,你就可以擁有一個科學家。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一個國家的強弱主要依據科技的發展,而科技的強弱并不僅僅局限于天生,主要在于后天培養。小學生是社會所需要的人才,所以強化小學科學教學,尤其是強化農村小學科學教學,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這是目前必須要解決的問題。
二、 農村小學科學課程的教學現狀
(一) 小學科學教學模式落后
無論基礎教學課程的改革進行了多少年,在一部分學生心中仍舊認為只有三大主科才是必修科目,其他科目都是不重要的,科學也不例外。案例分享:下面探討了某些學校在設計課程計算科目系數可見一斑。語文:1.2-1.3;數學:1.2;英語:1.0;體育:0.8;科學:0.7。
(二) 小學科學老師的設計五花八門
在農村小學中,一部分教師在教授語文的時候,會繼續教2-3個班的科學;有一部分教師在教授數學的時候,會繼續教1-2班的科學……由此可見,專業科學教學的教師在農村學校極少見到。這樣一來,由于科學教學被安排的五花八門,教師在課堂中只能夠根據應試模式來授課,假如在小學,科學抽考抽到的班級,教師就讓學生死記硬背知識,假如抽考沒有抽到的班級,教師就環繞語文和數學等科目來授課。甚至出現一種情況,在上一節課堂中如果是語文或者數學或者英語課程,課堂知識沒有講解完,就會利用下一節科學課程來填補。從而出現了教師對科學的不重視,何談實驗教學。
(三) 農村小學家長和學生理念落后
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家長對科學的課程理解度不夠,僅僅局限于對語文和數學的主科思維,對子女的要求是,只要學習好數學和語文就可以了,其他的科目不重要。例如在課堂中,教師布置任務,讓家長在學生課余時間陪同做科學實驗,自主采購一些科學所需用具,家長持否定態度,甚至批評學生不好好學習。這種現象導致學生降低了對科學的學習興趣,由于小學生年齡偏小,順從家長,家長怎樣說,學生就怎樣做,學生把全部精力集中于主科中,甚至為了玩,課堂注意力不集中,更加荒廢了對科學的認識和理解。
三、 怎樣改進農村小學科學教學現狀,強化科學教學,提升學生科學素養
(一) 摒棄以往陳舊教學理念
1. 相關教育部門的領導,必須摒棄對小學科學的不重視態度,多組織一些有關于實驗教學、實驗操作方面的師生活動(科學),科學質量測評中必須具備實驗操作題。改進對學生的評價模式。例如在學習“校園的樹木”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走出教室,親自采集不同樹木的材質,制作成為標本。教師在此過程中,必須鼓勵學生,表揚學生,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
2. 相關農村學校必須嚴格按照科學新課程標準來進行授課。例如新課程標準提出一個星期內必須安排三節科學課程,其中有一節課程必須是實驗課程。以確保科學教學的有效性。
3. 教師自身必須摒棄以往陳舊重主科輕副科思想,正確建立科目同等價值觀,學校要定期對科學教育工作者進行專業的培訓。
4. 在社會各界大力弘揚科學的重要性,讓家長正確樹立科學價值觀。
(二) 學校必須擴建師資隊伍力量
1. 相關學校部門必須增強師資隊伍的建設力度,配備專業科學教師,并全方位滿足教師需求。運用走出來,請進去的原則培養科學教師。例如農村學校可以組織教師定期參加培訓工作,引流一些專業教師為本校教師講解科學的作用,并采取溝通方式,讓師師之間進行互動,互相借鑒教學心得。定期邀請城里教師為學生講課,讓學生接受新進思想,實現教學相長的作用。
2. 改善教學條件。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為了確保教學目標的合理性,教學資源以及教材內容的展現、教學目標的展現必須相同。例如,必須進一步構建標準的實驗室2間左右,儀器室1間。全部的科學用具數量必須和實驗要求符合,用具的更新要及時。必須構建“生命世界自然生態實驗考察平臺”。
3. 作為一線的科學教育工作者,必須具備愛崗敬業的精神,切實的運用有效方法來開展科學課程,促進學生的綜合發展,幫助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好習慣。為學生創設科學的學習環境,與此同時,在實際課堂教學過程中,通過教學需求、正確處理教材,除此之外,科學教育工作者必須提升自身的知識技能。如果在此過程中,遇到自身無法解決的科學問題,必須和其他科學教育工作者共同商討解決方案。如果一帶而過,那就屬于誤人子弟的行為。
(三) 充分利用學校現有資源,提升學生科學素養
我國現提倡教育必須均衡發展,因此目前在農村小學科學中,教學資源已然到位,實驗室已經基本建好。那么如何利用這些有效教學資源,提升學生科學素養呢?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充分利用這些教材資源,在擁有教學用具以及器材的基礎上,進一步挖掘地產資源,就地取材,鼓勵學生自主動手制作教學用具。這樣不僅可以解決資源短缺問題,更為學校充實了大量的教學資源,推動了教材的更新換代。
四、 結束語
綜合上述所講,未來社會的競爭力是科技,更是人才的競爭,因此如果想要長久屹立于科技頂端,教師就必須從小學開始就重視對學生科學素養的培養,強化農村科學教育,提升學生的科學學習能力,為未來科學領域培育更多的優秀人才。
參考文獻:
[1]秦源里.基于科學素養下的農村小學科學教學[J].新課程改革,2017.
作者簡介:
楊濱,貴州省遵義市,貴州省湄潭縣高臺鎮鳳清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