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朋
【摘要】在課堂教學中逐步培育學生的美術素養,是美術教育的終極目標之一,而美術創新意識則是形成學生美術素養的核心和關鍵。美術創新意識是學生的一種潛意識自覺思維,是表達美術作品時的一種思維習慣。美術創新意識通常包括初步的創新思維、創新習慣、創新能力、創新品質等。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是一個引導學生不斷進行美術創新的過程,是學生不斷遇到問題并且解決問題的過程。
【關鍵詞】美術素養;創新意識;培育策略
美術核心素養是學生為了個人終身發展的積累和應對未來社會發展需要的美術品質和關鍵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美術素養是美術教育的本質目標,而美術素養中的創新意識素養在美術學科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離開創新的美術教育是不全面的美術教育。因此,分析創新意識的內涵,掌握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有效策略,是促進學生美術核心素養養成的基礎和前提。
一、創新意識的內涵
意識是人的大腦對大腦內外的覺察。意識作為動詞,是學生思維意識的活動過程;作為名詞,是與教師教學活動相對應的知識與技能的掌握結果。創新意識作為人腦對客觀存在的美術現象和空間結構的反應,也有兩個方面的含義:其一,作為人腦的反應過程,創新意識是主體能動的潛意識,是運用美術的知識點去分析、解決問題的習慣性思維;其二,作為創新意識的掌握結果,主要包括美術的相關概念、構圖、排列、色調、主題所運用的美術思維方法及其知識,兩個方面相互作用于美術創新活動的全過程。
關于創新意識,中國教育家陶行知就大力倡導學生的創新教育,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創新能力。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隨著藝術素養在中學升學考核中進行測評的啟動,美術教師對于學生應知應會的美術知識教學更加用心。但這些應付考核的美術書面知識,在學生畢業后的若干年,很快就會遺忘。然而不管學生以后擔任何種工作,如果能運用美術思維,創新地思考問題,那就是美術教育的價值所在。
這種雖然忘記具體的美術專業知識和動手操作技能,但仍然能從美術的角度去分析和看待問題的思維習慣,是伴隨學生一生,無須任何人提醒的意識自覺,即創新意識。因此,創新意識是學生從美術的形式、空間、色彩、主題等角度認識環境的一種眼光。這種意識能有效地指導、牽引學生的美術活動,使其學習活動具有目的性和預見性。
二、創新意識的培養策略
學生的創新意識培育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養成過程,就像學車,只有自己上手操練才能學會開車,別人無法替代。學生創新意識的培育是一個不斷碰到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美術化的過程。
美術化是指在美術學習活動中遇到問題,運用美術的視角進行優化的過程,即把學習問題運用美術化解問題的過程。下面筆者就從碰到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三個方面結合具體的案例對學生創新意識培育策略做進一步的闡述。
1.策略一:碰到問題
美術教學要與學生的生活環境緊密結合,完全脫離學生生活實際的美術學習,學生肯定會碰到不少問題。需要學生在美術實踐中,將遇到的問題看待為美術問題,讓學生習慣從美術的角度看待生活,不斷增強學生的問題意識。碰到學習中的問題,難與不難,關鍵取決于學生碰到問題的態度,是選擇面對,還是選擇回避,這是培育學生創新意識的第一步。
例如,美術具有實踐性,過程與方法繞不開目標,每節美術課都有技能目標的達成要求。任何教學有了目標,學生在操作過程中就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這樣一種學習現象,如何采取相關的策略,點燃學生創新的火花,培育學生的創新意識呢?以紙板畫課型為例,在底板的制作過程中,學生對于底板的凹凸效果,如何處理,這就碰到了實際問題。
解決這樣的問題,筆者采用改變單純的接受式學習的方式,采用體驗式學習方式,提升學生學習版畫的樂趣。讓學生對版畫的藝術效果充滿好奇,心中始終充滿著對版畫制作過程的無限想象。在教學之初就讓學生自主參與學習過程,把自己認為可以印的物品,親手體驗印一印。在印的過程中感知材料的肌理紋路,感知印的神奇。一旦學生參悟了印的成像原理,在自己制作底板時就會增加對底板和為什么這樣進行凹凸處理的理解,凹凸底板的表現難題就會迎刃而解。
2.策略二:分析問題
美術學習除了碰到實際問題,分析問題也是提升學生創新意識的關鍵。分析問題可以從問題的現象入手,思考這種問題出現的原因是什么,其他同學是否也出現了相同的情況。如果僅是自己遇到問題,仔細回想表現的每一個過程,在哪個環節需要改進。問題的成因有很多種,引導學生分析問題存在的原因,幫助學生大膽提出解決問題的設想,收集匯總與問題有關的資料,并付諸實踐得出問題解決的最佳策略。
例如,版畫教學中,學生面對始終不能印出滿意作品的問題十分苦惱。筆者讓學生問問其他同學,印得怎么樣,比較對比自己的印制細節和同學的是否相同,找出問題的原因。如果是自己的問題,引導學生勇敢提出新的印制方案,鼓勵學生去嘗試、分析問題的方方面面,為解決實踐問題做好準備。在實踐中收集失敗的經驗,找到色彩的水分、滾色的軌跡、翻印的力量等感覺,為成功印出一張滿意的版畫勤于實踐。
3.策略三:解決問題
美術創新意識的培育,最關鍵的是解決問題,以此來達到完美創意表達。解決問題表面看是某一個學習困難點的攻破,實則是學習思維的一次提升,是引導學生激活自身已有的經驗儲備,嘗試相關知識技能的綜合運用的過程,是在操作運用中觸類旁通解決問題的新途徑。解決問題要不斷培養學生的進取精神,引導學生大膽想象,多用幾種方法思考問題,在實踐中解決問題。
例如,版畫印制技巧的問題,看似是操作技巧問題,其實也是作品創意表達的問題。筆者引導學生善于運用不同材質的肌理,有效把控不同濃度的油墨,在不同的底色紙板上進行印制,會得到各不相同的作品。這些不同風格的作品,看似是隨機得到的,卻有著不同的趣味,這些肌理趣味,是妙手偶得、渾然天成的。引導學生后期根據要表達的主題對這些作品進行創意整合,添加點線面,明暗調子,完美表達不同的作品主題思想。
學生創新意識的培育要植根于美術學習的全過程,作為核心素養時代下的美術教學,要大力引導學生在學習情境中進行美術學習的再創造,營造美術學習的新常態,調動學生運用美術相關知識,動與靜結合,抽象與具象融合,逐步培育學生的創新意識,為學生成長奠基。
【參考文獻】
[1]教育部: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2011年版)[S]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錢初熹. 美術教學理論與方法[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