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提高中等職業學校教學質量關鍵在于教師素質的提高。以實施“中等職業學校教師素質提高計劃”為契機,推動教師師德水平和實踐教學能力的提高,“加快建設一支數量充足、素質優良、結構合理、特色鮮明,適應中等職業教育,以就業為導向,滿足技能性和實踐性教學要求的教師隊伍”。針對當前中等職業學校師資隊伍存在的問題,提出中等職業學校“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應著重從教師的培養培訓途徑開展研究和實踐。
關鍵詞:中職學校;雙師型;培養途徑
中職學校辦學質量的提高直接影響國家的發展戰略和社會的穩定。踐行“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的辦學要求,培養滿足具有綜合專業能力和全面素質的技術應用型人才,依賴于“雙師型”教師的支撐。中職院校“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取得了提升,相關培養培訓機制已經建立,工作也得到開展,教師隊伍結構得到優化,但距離國家要求和社會發展,距離“中國夢”的偉大戰略還是很大。
一、“雙師型”教師內涵分析
“雙師型”教師應體現對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的指向。教師素養具備轉化為對學生的教育與培養,引導學生獲得更多知識和技能。做好培養學生職業能力為指向的“雙師型”教師,在思想上應該具有高尚的職業道德:要熱愛職業教育事業,具有敬業態度和奉獻精神,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以遠大理想、寬闊胸懷、崇高品德、淵博學識和精湛的教藝教育學生,為人師表,成為學生增長知識和思想進步的導師,成為學生學習的楷模。評價一個教師是否是“雙師型”教師,不僅要從職業資格、教師等資格證書去認定,還要考職業道德、學生認可程度、實踐或培訓的經歷多方面人手評定。
二、“雙師型”師資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1)對“雙師型”師資建設工作重視不足職業教育中存在重理論輕實踐的傾向,“雙師型”教師的培養是根據現實需要提出的。不僅要精通專業理論,而且還要熟悉專業實際操作過程;不僅能在學校教書育人,還要具備企業閱歷,引導學生融入現代企業生產工作的能力。目前中職院校在對“雙師型”師資建設的工作重視不足體現在:一是忽視“雙師型”教師培養培訓工作,尤其是民辦職業學校,在教師使用和培養方面,普遍存在短期行為和實用主義,對“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在認識上存在偏差。二是制度不健全,措施不得力。沒有專門的“雙師型”教師培訓機構,沒有針對職業教育教師隊伍建設的規劃和實施辦法。
(2)“雙師型”教師的數量不足專業課教師和實習指導教師數量不足,是中等職業學校面臨的主要問題。職業教育發展了三十年,中職學校辦學規模不斷做大做強,制約因素卻沒有得到改觀。一是對職業教育有偏見,從業年輕教師思想有顧慮,缺少激勵政策;二是編制有限制,需要的教師進不來,特別是不具備師范專業畢業的技術學科教師職稱晉升受到限制;三是現行師范教育專業設置有問題,不能培養出職業學校需要的專業教師,職業師范學校的建設是一條解決職業學校師資力量的根本途徑。
(3)師資隊伍結構不合理文化課教師飽和,專業課教師嚴重缺乏,特別是緊缺型專業課教師和專業實習指導教師更是奇缺,有經驗的老教師退休和中年骨干教師普遍偏少。進入學校的青年教師雖有增加,但缺乏培訓和鍛煉,出現了教學骨干及學科帶頭人短缺狀況。兼職制度也不近合理,僅有資金扶持,缺乏長期政策支持,教師流動性大,學校很難聘用到合格的兼職專業課教師。
三、中職院校“雙師型”教師培養途徑分析
(1)“傳幫帶”式“雙師型”教師培訓模式——校本培訓“傳幫帶”在長期實踐活動中被公認為是中等職業學校培訓培養新教師的有效方法和模式。學校制定“老帶新”制度,雙方簽訂培養協議,明確職責與義務,廣泛開展老教師、市級名師和骨干教師對新教師的培養,特別是“雙師型”教師進行“傳幫帶”活動,讓老教師的高尚品德、敬業精神和精湛教藝在新教師身上發揚光大。“傳幫帶”式教師培訓模式固然有其自身的優點,但需要注意的是,老教師的理論扎實技術過硬,在時代性上和創新性上受限,引導年輕教師進步存在先天不足。
(2)標桿式“雙師型”教師培訓模式——校企合作中等職業學校
依托企業,選擇適合的企業,定期組織學校中的教師參加實踐訓練,由校方提供培訓的部分費用,學習企業的技術規范和工作模式。在學習的過程中要將培訓分成階段,每階段制定不同的目標要求。企業負責制定詳細的培訓計劃以及考核法則,不斷地提出目標,培訓內容由校方和企業共同參與制定,保證教師們可以進行比較和交流。培訓后必須配合考核,理論知識和操作能力都要進行嚴格的考核不可流于形式,形成“教-學-議-評”模式。
(3)專項式“雙師型”教師培訓模式——國家培訓對于緊缺專業,國家要統一安排進行集體培訓,依托高校對中等職業學校的師資進行集中的培訓。中等職業教育是我國當前職業教育的主體,更應保障師資隊伍的強大。培訓內容專項化,培訓的人員的年齡,數量,以及其他條件的選擇上也要注意,依據實際的需要合理安排。
(4)“雙師型”教師隊伍制度建認真落實法律法規,使“雙師型”
教師隊伍建設走上法制化、制度化軌道。認真貫徹執行《教育部關于建立中等職業學校教師到企業實踐制度的意見》《國務院關于大力推進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等法規,使“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逐步走上法制化、制度化軌道。將“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作為中等職業學校目標考核指標,有利于促進“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采取一票否決制,督促學校領導更進一步重視“雙師型”隊伍建設,必將更好促進“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結合學校的實際,制定完善的“雙師型”教師隊伍培養計劃。既能培養了“雙師型”教師,又不影響本校的教學,組織教師利用暑期到企業實踐和學校實行“工廠化教學”符合大多數職業學校的實際,可解決與教學沖突的矛盾。組織專業課教師參加技能考核,作為學校評聘教師的重要依據。考核結果作為學校評聘教師的重要依據;同時制訂獎勵措施,鼓勵教師積極參加各級教育與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組織的技能大賽,這樣,真正能使“雙證型”教師成為“雙能型”教師,有利于提高“雙師型”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
中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關鍵在教師,只有具備了一支“雙師型”教師隊伍,才能使職業技能成為連接教育和生產的紐帶,才能為社會培養出高素質和高技能的勞動人才。
作者簡介
郭小鵬,1970年-,陜西省成陽市渭城區職業教育中心副校長,從事學生管理、就業安置和德育研究工作,曾在《教育教學論壇》、《咸陽晚報教育專刊》發表論文10余篇。
(作者單位:成陽市渭城高級職業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