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燕
摘 要:課堂導入是教師通過提問學生課前預習內容或是其他的一些與本節課內容教學有關的內容作為上課前或者上課中某一新的內容開端的引進手段。課堂導入根據應用方法不同,大致可分為三種,分別是情景導入、歌曲和視頻導入以及游戲導入,下面就這三種導入方法進行簡單的討論。
關鍵詞:初中英語;課堂導入;高效課堂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7-11-14
作者簡介:蘇 燕(1980—),女,江蘇張家港人,江蘇省張家港市常青藤實驗中學教師,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初中英語教學。
一、情景導入
情景導入即教師通過設定情節或情景,將學生引入課堂學習內容中,并讓學生結合課本內容進行學習。在初中英語教材中安排了大量的對話,這些對話最顯著的特點在于其所處的情景較為直接,教師完全可以通過多媒體、投影或是卡片等輔助工具將對話更加形象地展現出來。另外,在我們教材的課文中,也可以發現許多內容教學模式同樣選擇情景代入的方法,將枯燥的英語知識點轉化為有趣的圖片甚至是動畫的形式,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極大地提升學生學習的興趣。
例如,在8A課文“Zhalong Nature Reserve”中,教師可以通過在PPT上展示該地區的環境及當地的特有動物的圖片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課文教學中,教師利用多媒體,在課文旁配上相應的圖片,使學生對課文中的描述有著更形象的記憶。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可以直觀地感受到事物存在的形式,而不會僅僅只是通過課本去想象,這樣的方法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程度。
對于情景導入方法的應用,不僅可以利用圖片進行課程引導,還可以利用現實生活中的物品對學生進行課程引導。在初中英語教材中,存在著許多有關于生活的課文,其中有一篇課文主要講的是水果的類型以及水果的作用,教師在教學這樣的課文的時候,可以在課前提前去買點水果,課上的時候讓學生進行辨識,并用英文進行描述,然后將水果獎勵給學生。在這一過程中,教師不僅檢查了學生的預習情況,同時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效率。
二、歌曲和視頻導入
現代初中生對于英語流行歌曲的喜愛程度甚至高于對中文歌曲的喜愛。另外,視頻的直觀性也可以更好地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喜歡英文歌曲的特點,課間的時候通過播放英語歌曲培養學生的聽力以及舒緩學生的長時間課堂所造成的課堂疲乏感。此外,教師可以將英文歌曲與教學內容進行結合,例如最近很火的歌曲animals與教材中的“Wild animals”可進行結合,課間時將animals這首歌放給學生聽,上課的時候先詢問學生這首歌的名稱,再讓學生就動物話題進行討論,如有關于動物生存的環境,有關于動物的喜好等。音樂可以給人極大的舒適感覺,同時在音樂的作用下,學生在經過休息過后更能夠認真地聽課。由此,提高了學生的注意力,使課文講解擺脫以往枯燥乏味的過程。
9A關于譚盾那篇文章的教學,如果采用視頻導入就能讓學生更好、更直觀地了解譚盾。教師可以通過播放譚盾演繹的Water視頻,告訴學生視頻中呈現的是一位著名的作曲家,讓學生觀看后,先談談自己對譚盾音樂的感受,再告訴學生,他的音樂很特別,今天我們要學的就是關于譚盾的故事。這樣的導入既降低了學生學習這篇文章的難度,又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并把原本比較難的Reading教學簡單化了。
三、游戲導入
研究調查發現,游戲能夠調動學生的熱情,通過游戲的方式學生能夠接受到更多的東西。故此,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適當地設計游戲環節,通過游戲吸引學生,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生學習接受程度。
例如,在“Going Shopping”這一單元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設計一個有關于角色扮演的游戲,讓一個學生扮演顧客,一個學生扮演售貨員,通過簡單的英語交談模式,“出售”商品。教師可以將游戲設置為一個小型的比賽,看售貨員能售出多少貨物,通過這種游戲加競賽的模式,使學生對課堂產生極大的興趣,從而主動地參與課堂中,這種教學模式帶來的好處,不僅僅是提高了課堂活躍度以及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更重要的還鍛煉了學生的自信心和口語水平。
四、結語
課堂導入是初中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合理地選擇課堂導入方法,能夠提高課堂學習效率,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考試成績。英語教師應研究更多更好的課堂導入方法,促進初中英語教學。
參考文獻:
[1]陳 偉.初中英語“微課”教學模式的應用[J].學園,2016(8):100-101.
[2]吳 凌.淺談“微課”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中學生英語(外語教學與研究),2015(9):101-102.
[3]歐文勤.“微課程”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設計策略[J].中國教育學刊,2013(S2):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