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初晴
【摘要】教學導入環節是課堂的第一環,數學科目的教學更是如此,合理的課堂導入,能夠第一時間吸引學生的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發揮出自身的主觀能動性,積極主動的投入學習過程中,可見其重要性是不可忽略的,特別是在初中階段,為此后續將針對初中數學課堂導入策略進行分析討論,促進課程優化。
【關鍵詞】初中教學 數學教學 教學導入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20-0142-01
所謂教學導入,簡而言之是在課程開始時引入授課內容主旨的過程,在初中的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學導入是至關重要的一環,決定著學生的學習態度及成果,經過教師認真思考設計的教學導入環節,能夠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學習興趣以及以及主觀能動性,這對學生后續的學習是十分有利的,因此教師隊伍應當更積極的去思考教學導入的對策,才能讓學生的參與度更高,成為主動探索的一方而非被動接受的一方。
一、初中數學課堂中教學導入環節的重要意義分析
初中階段的數學教學,是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幫助學生奠定知識基礎的重要一環,而教學導入環節則是數學教學過程中最為重要的一環,決定著后續教學的走向,決定著學生是否會對課程內容產生興趣,也決定著最終的教學成果。為了讓學生學的下去,而且積極主動的參與其中,教師的課堂導入策略十分重要。特別是數學課程內容當中,包含了許多晦澀的概念、公式以及名詞,學生的興趣不被激發,是很難持續學下去的,也很難理解相關的理論內容,教師應當意識到學生的主體地位,并且遵從學生的需求與喜好去設計課堂導入環節才能真正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課堂當中。多數數學教師并沒有真正了解到教學導入環節的實際意義,也不能做到合理認真的規劃教學導入環節[1]。
二、初中數學課堂中教學導入環節的優化策略
(一)尊重學生主體地位
學生在教學過程當中是永恒不變的主體,這是無法否認的事實,但在陳舊教學體系的影響之下,許多教師顯然已經忽略了這一事實,將自身視作教學過程的主導者,這樣一手掌控、以自我為中心的教學思想自然是不能夠激發學生求知欲望的,所以要確保教學導入環節能夠真正激發學生的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教師首先必須要去了解學生這一時期的成長特點、個人喜好以及學習需求等,并且根據學生的情況去規劃教學導入內容,這樣才能讓學生感興趣,并且產生深入探索的欲望。教師在課前可以事先開展問卷調查,了解學生近期的喜好,例如是比較喜歡游戲環節,還是比較喜歡自由討論環節等等,之后根據學生反饋的答案去設計課堂導入內容,更符合學生的喜好。而且根據初中學生的成長特點,教師也可以融入許多相關的內容,這一階段,學生正處于青春期,偏執、敏感的特征十分明確,因此在遇到問題時很容易出現糾結于一點鉆牛角尖的問題,因此教師應當融入更多能夠讓學生發散思考或是扭轉以往固定思維模式的內容,例如可以將部分內容設置為偵探題,讓學生開展一次短暫的偵破之旅,在自身的思考以及與他人討論的過程中,學生的思想自然會逐漸拓寬,懂得從更多角度去看待問題,解決問題[2]。
(二)不斷收集素材,豐富教學導入內容
教師的教學導入規劃是否能夠吸引學生,與教師的素材儲備是否豐富有著密切關聯。為了讓教學導入環節更加充實,真正的吸引學生,教師必須要做到隨時收集有利于教學導入的要素,音樂、圖片、影像、圖示、圖表、案例,凡是能夠促進學生理解,激發學生興趣的,都應當收集起來,待講解到相關內容時取用,隨著相關素材越來越多,教師的教學導入方案也會越來越多元化,這樣的教學導入對于學生自然是有更大的吸引力,能夠第一時間吸引學生的注意,讓學生開始思考、討論、實踐,最終完全融入課堂當中。特別是在當前的信息化社會背景下,有趣的教學視頻與教學方式層出不窮,教師在看到有趣易懂的數學教學視頻時不妨下載下來,發現有趣的數學相關話題,也可以在課堂導入環節提出,與學生進行討論,讓學生談談自身的見解,這樣的教學導入環節,能夠吸引更多學生[3]。
結語
初中的數學教學關系到學生高中及后續任何階段的數學學習成果,同時也是最難激發學生興趣的,為了讓學生更快融入課堂,教師必須要更合理的規劃課堂導入環節,第一時間吸引學生的注意,讓學生自主的展開思考,這樣一來學生才能更快融入課堂當中,變被動為主動,掌握學習的主動權。
參考文獻:
[1]陳悅.初中數學中統計內容的課堂教學導入[J].數學教學通訊,2016(02):4-5+12.
[2]孫永香.如何優化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導入環節[J].語數外學習(初中版中旬),2014(10):37.
[3]王保全.探索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導入的有效方法[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1(2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