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珂蔚
【摘要】現階段,對職業學校來說其學生存有差異,不論是入學分數還是學習基礎等略顯薄弱且差異明顯。因此,美術教師需要以課程內容、方式為基礎進行調整,從分層教學出發使教學體系更富開放性,確保美術教育和職業前景相契合,在推動美術課堂高效開展的同時,對其綜合素質等實現有效強化。
【關鍵詞】職業學校 美術課堂 開放性教學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20-0193-02
引言
目前中職生畢業不論是社會競爭還是就業等都較為激烈,企業選拔對于其動手以及獨立思考等標準愈加提升。因此,中職生必須以專業知識以及創造力等為基礎來充實自身。而美術課程對職業教育來說極為基礎、關鍵,可對其審美、綜合素養等實現全面增強。推動教學向開放性轉變,其思路以及途徑等較為新穎,下面便以教學實踐為基礎,對其開放性策略進行闡述。
一、推動美術課呈開放性的現實意義
以往美術課堂,不管是教授還是聽課等都呈機械性,兩類過程并未實現互動,僅僅為生硬灌輸。該方式會使思維以及創造性等受限,進而與人才需求相悖。此外,美術教育多從應試角度出發,單單對色彩技能或者是素描等加以深層關注。這便使學生滋生諸如厭煩、無味等情緒;再加之寫生、臨摹等相對死板,使其創造性、個性等都會受限。
對職業學校而言,其門檻以及生源等相對不高。而從其美術學生來說,部分美術基礎較為欠缺,很多報考美術多因其就業或者是興趣。因此,美術教學必須以學生特點為基礎,不僅需要全體教學,還應就困難生實現針對補習并就拔尖生增強標準。美術課程不論是教學形式還是其內涵都更為多樣,這便需要教學向開放以及多元實現轉化。教學應以鼓勵為主導來強化其美術技能,使學生可就美術學習實現深入體驗。此外,美術并非高考平臺,其多對人文素質以及美術能力等加以培養。因此,要確保美術教學呈現開放,必須對學科溝通等進行強化,確保人文素養以及美術技能得以高效整合,進而對其創新力等進行調動,為其后續深造或者就業打下基礎。
二、開放課堂具體應用策略
1.從課前導入出發,調動興趣
首先,開放教學應從課堂導入出發,該環節對課程教學極為關鍵。若其導入得以有效、針對設計,便可對學生興趣實現有效激發、調動,為其后續聽課奠定基礎。其次,該階段需要中職生加以關注,其不論是美術基礎還是技能等較為薄弱,良好導入可使其知識面以及美術思維得到擴充與激發。而導入形式也需更為多樣,諸如以動態視頻等為載體實現課堂導入便較為有效。上述方式也需以教材需要為基準進行變換,使課堂更為新穎。
2.從欣賞環節出發,為創造活動打下基礎
創造活動多以欣賞環節為其準備,教學時應對學生加以調動使其融于欣賞審美。教師可以圖片以及實物等為基礎展開欣賞,但須確保其欣賞材料需要以課堂內容相契合,且其欣賞也應確保有效,從而對欣賞效果實現針對強化。此外,欣賞還可設置多類主題,課前便應對相應欣賞題材及其相應背景等進行搜集,并于教學時進行介紹,確保課堂實現有效導入。若欣賞觀點存有差異,教師除對其積極性等進行保護外,還應從欣賞觀點出發進行針對點撥,使欣賞效果得到有效強化。
3.評述與表現環節
評述主要指學生因欣賞而形成自身感悟,而后以語言文字為基礎對自身感悟實現確切表達,從而對其審美素養以及表達力等進行針對強化。而表現環節多于欣賞評述后,以多類材料為基礎進行創造,使學生可對創造樂趣進行感悟。表現環節需要教師對參與實現針對引導,從而調動其參與熱情,確保學生對美術課程實現深入體驗,推動其美術素養實現高效發展。
4.綜合評價環節
評價階段指的使以教學總結為基礎進行評價,其標準應兼具開放性以及多元性。教學時,不論是審美創造還是審美體驗都應得到關注,從而指引其對創造過程及其樂趣等認真體驗。此外,美術教學應以鼓勵為基礎,對學生作品切忌持打擊嘲諷等態度,而應予以合適肯定。
總結
總之,對職業學校來說,其美術教學應與職業前景相契合,并推動其向開放性進行轉化。美術教師應從導入欣賞直至綜合評價出發,使開放教學融于上述美術環節中,并對開放教學持續完善,在對教學質量實現強化的同時,推動職業教育更加適應課改進程。
參考文獻:
[1]賈楠.職業學校美術專業教學模式實踐探析[J].現代企業教育,2013(16):251.
[2]包天添.職業學校美術教學中巧用教學評價的意義和措施[J].中學課程資源,2013(08):44-45.
[3]孫耀.職業學校美術課堂開放性教學思考[J].西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11(05):192-193.
[4]徐玲.淺析中等職業學校美術課堂教學中的情感滲透[J].成才之路,2010(22):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