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冰
【摘要】初中地理屬于知識性極強的學科,而且屬于比較系統的學科內容,從目前情況來看,初中地理教學質量并不顯著。文章重點分析了當前初中地理課堂教學顯現出的問題,然后提出了優化課堂教學的具體對策,以期達到理想的教學狀態。
【關鍵詞】初中地理;高效課堂;教學策略
創建高效課堂是初中地理教學改革的終極目標,這對教師的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們需要不斷豐富自身的知識儲備及技能,吸取最先進的教學方法,提出優化教學的策略,以促使初中地理教學能夠取得顯著的成效,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能夠充分被調動起來。本文全面闡述了初中地理教學顯現出的弊端,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改進措施,繼而增強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實現初中地理教學高效課堂。
一、初中地理教學現狀闡述
初中地理作為初中階段學生學習的重要學科必須要引起足夠的重視。然而從教學實踐反饋可知,學生對地理學科的興趣相對較淡,而且課堂教學模式落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起到主導作用,無法為學生提供彰顯自身的舞臺,導致課堂教學有效性難以實現,地理教學面臨極大的教學困境,最終導致整體教學效能低下。具體分析原因,初中地理教學內容過于局限,涉及教學內容相對淺顯,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教材的認知并不深刻,基本還依賴教材展開教學活動,并未對知識進行深層次的分析,從而導致學生接受的知識面較窄,對所學內容失去興趣,致使課堂教學質量及效率低下,這對于高效課堂的構建是非常不利的。此外,教師的教學方法落后導致學生對地理學科的興趣逐步降低,教學資源匱乏導致教學的有效性及質量無法得到提升,而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無法得到體現,這些都是導致高效課堂構建無法實現的絆腳石。因而從整體角度分析,學校必須對初中地理教學給予足夠的重視,然后根據教學具體情況逐步優化教學策略,提高教學質量。
二、實現高效課堂教學策略
(一)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興趣
人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在某種程度上說明了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性。初中地理教師要想改變教學現狀,就需要從激發學生興趣層面著手分析,在此基礎上提出優化的策略。初中地理涉及的教學內容較多,而且地理知識點相對復雜煩瑣,很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面臨諸多的學習困境。這就需要教師不斷改變教學策略,選取學生感興趣的教學模式,不斷縮短學生與教材之間的距離,從而在有效的時間內取得高效的教學效果。這其中,創設教學情境屬于比較普遍的教學導入形式,具體策略如下:借助復習課加以導入,通過直觀掛圖進行新課導入,聯系實際生活等手段,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設計不同的教學導入,能夠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極地地區》教學過程中,教師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可以篩選與之相關的視頻,從而讓學生對所學內容產生足夠的興趣。在接下來的師生互動交流中,使學生從根本上了解兩極地區。教師出示兩極地區投影圖,要求學生能夠結合地圖對照分析,為之后的教學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擴充教學內容,增加教學案例
初中地理知識雖然很多,但大部分都是比較淺顯的內容,很多學生對此并不感興趣,無法激發他們的探索欲望。為了最大限度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感知度,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除了教授教材知識,還需要適當增加教學內容,比如教學案例,這樣能夠讓學生掌握的知識更為深刻,更為全面,進而增強他們學習的積極性。例如:在全世界時差教學過程中,教師在具體教學中需要聯系之前的教學內容,將學生已經熟知的地球運動聯系起來,然后邀請兩位學生展示地球運動。通過現場操作,學生對所學知識具有濃厚的興趣,對所學知識的記憶更為深刻。這種學生參與式的教學能夠最大限度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更重要的是可以激發學生對課堂參與的興趣,對地理知識的學習也能夠更為深入及全面,繼而促使初中地理高效課堂的形成,提升教學質量及效率。
(三)優化教學方法,更新教學方式
在以往的初中地理教學中,教師采取的教學方法比較落后,因此學生的學習興趣隨之降低,導致地理課堂教學成效并不顯著。教師要想從根本上提升初中地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就需要從實際情況著手,了解學生對地理知識的掌握程度,設計出他們喜愛的教學模式,以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從而改變以往初中地理教學的弊端。隨著新課改的全面推行,創新教學方法是非常必要的,不斷創新教學方式是教師需要思考的問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并充分發揮自身的引導功效,幫助學生解決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疑難問題,讓他們更好地理解及吸收所學知識。例如:教師在完成美國相關地理知識教學之后,可以讓學生自學下一個地區的地理信息,比如巴西,引導學生從多種渠道查找相關的地理知識,然后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以小組的形式分享學習成果。在此過程中,教師誘導學生提出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交由教師與學生共同討論完成。學生通過實踐性學習,必然能夠加深對所學知識的記憶,而且對地理知識的理解程度更為深入,對于學生提升學習效率及質量是非常有效的。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對于構建高效地理課堂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四)注重學法指導,教會學生學習方法
初中生在學習過程中對于學習方式方法的運用相對來說并不純熟,這就需要教師的有效引導,強化學生注意力,同時明確學習任務,從而讓學生對學習目標及任務有比較全面的認知。這樣的學習過程是有序的,而且學生的主動學習意識相對較強。教師的有效引導能夠讓學生快速融入學習氛圍之中,并且能夠讓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所增強,完成學習任務,促使他們的自我知識修養得以提升。與此同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合理運用地圖,指導學生運用地圖更快速地理解及記憶知識,將課文具體落實到位,從而促使學生的地圖運用能力得以顯著提升,使其成為學生學習的好助手。
(五)組織小組合作學習,培養學生自學能力
相關調研顯示,很多學生在積極探索過程中對所學內容具有充足的興趣,而且對知識的記憶及理解更為深刻。傳統課堂以教師的教學為主,學生學習比較被動,這對學生學習有效性的提升是非常不利的,阻礙了學生自學能力的提升。所以在初中地理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采取小組合作學習模式,這樣能夠促使課堂更加高效。例如:在《遼闊的邊疆》教學過程中,本節課涉及的教學內容相對較多,教師單一講解無法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學生無法掌握重點,這時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積極探索,主動參與其中,幫助學生構建比較完善的地理知識。在此過程中,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模式增強了學習的積極性,更重要的是能夠出示相關的教學難點,讓學生對所學知識具有整體的認知,必然能夠促進高效課堂的實現。
(六)強化練習鞏固,提升教學效率
從某種意義上說,良好的課堂組織能夠最大限度地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讓他們積極參與其中,然后可以轉化成自身的學習能力,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課堂練習鞏固環節也是極為重要的。為了最大限度地增強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師需要設計自測題目,當堂檢測,且必須要當堂評價,然后借助各種形式實現課堂反饋,比如面批、互批、自批等。在鞏固環節,教師與學生能夠彼此合作,共同查缺補漏,不斷完善學習內容。針對課堂鞏固練習而言,具體來說測試包含三個部分,分別是基礎知識、提升訓練以及綜合應用部分。對于學習能力相對較弱的學生而言,他們只需完成前兩個部分的測試;對學習能力相對較強的學生,教師則需要積極鼓勵他們全部完成。對于測試題目,教師應根據本節課的目標來設定,這樣能夠強化學生記憶,提升他們地理知識的實際運用能力,從而促進地理高效課堂的實現。
三、結語
總體來說,初中地理高效課堂構建需要教師改變教學觀念,優化教學方法及策略,篩選最恰當的教學模式,促進學生學習興趣的提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給予學生足夠的學習空間,使其能夠提升自主學習能力,從而促使初中地理高效課堂的實現。
【參考文獻】
[1]楊玉紅.新課程背景下初中地理構建高效課堂的基本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6(04):99.
[2]朱恒恩.初中地理教學構建高效生本課堂的策略研究[J].求知導刊,2015(22):31.
[3]王英春.新課程背景下初中地理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下旬),2015(06):91.
[4]王志鑫.初中地理課堂教學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上旬),2015(01):97.
[5]李金紅.構建初中地理和諧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初探[J].現代婦女(下旬),2014(12):186.
[6]杜谷.新課程理念下初中地理高效課堂構建初探[J].中國校外教育(中旬),2014(02):100.
[7]袁玉鳳.淺談初中地理高效課堂模式的構建[J].中國校外教育(中旬),2013(35):136.
[8]丁宏.構建互動地理課堂,促進師生共同發展——“高效課堂”在地理課堂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中旬),2012(08):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