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平彪
【摘要】現代教育改革的目的在于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培養學生自主能力、思維能力、理解能力。在初中數學教學改革中,引入問題導學法可以很好地達到這個目的。問題導學法是教師設置教學目的的問題,逐步引導學生思考解決這些問題。通過解決這些實際問題,學生會養成自主學習、科學學習的意識和習慣,可以有效提升學習能力,更好地提高初中數學的教學質量。
【關鍵詞】初中數學 問題導學 運用要點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4-0139-01
1.問題導學法的概念及特點
問題導學法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方式,它主要是以教師提問的形式,讓學生自主思考和解決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實現對知識的掌握。問題導學法要求學生自主研究、自主學習,并不是傳統的灌輸式教學,而是重點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研究解決問題能力,重點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多項能力。問題導學法的中心在“導學”兩個字上,也就是“引導”和“學習”,“引導”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能夠巧妙地提出問題,這些問題必須是要在充分了解學生,兼顧學生特點和實際情況,讓學生能進行發散性思維的基礎上提出的,這樣就可以讓每個學生都能積極地參與到問題探討中來。“學習”就要求學生在問題探討過程中,發散思維,積極發言,不斷反思修正自己的思維,在此過程中對所學的知識進行掌握,并提高自己的自學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問題導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要點
2.1問題導入
在導入教學中,教師在導入過程中不僅能夠激發學生對問題探究的興趣,而且對于課堂教學的固有模式也會得到進一步提升。在日常的數學教學中,很多學生在新數學知識的學習過程中容易感到疲累,這就造成很多學生很少去主動學習枯燥的數學知識。這種教學方式不僅使學生缺少對學習的興趣,而且缺乏對知識的主動性,從而導致了學生對知識的掌握不夠徹底。教師若想真正掌握數學教學的關鍵,便要在數學教學中對具體問題進行具體分析,在提出問題的過程中,要真正發揮“疑問”的重要性,在與學生互動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帶著疑問去對問題進行分析,這不僅能有效開啟學生對問題的主動分析,而且還會打開學生的思維方式,有助于學生在之后的教學中養成數學的思維方式,為數學的學習打開了一扇窗。
2.2有實踐性地進行課堂提問
要想確保問題導學法能夠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教師們就必須要將準備好的問題落實到位,切實地做好教學提問環節,讓學生們能夠針對教師提出的各類教學問題產生強烈的學習興趣,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來,從而使學生們能夠更加積極、主動地學習數學知識。為此,教師們可以采取多樣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們對于數學知識的學習興趣。例如,在學習“一次函數”時,一次函數的圖像是教師們必須要著重進行講解的重點內容,以培養學生們的圖像分析能力。這時,教師就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勾勒函數圖像,不僅能夠減少板書的時間,同時,這樣新奇的教學方法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更直觀地讓學生們進行觀察和交流。教師們可以針對一次函數的圖像特點進行提問,引導學生們進行觀察和分析,從而幫助學生們更好地進行自主探索,培養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們在進行提問的時候,也可以適當地采取游戲提問方法,寓教于樂,讓學生們在游戲的過程中研究數學問題,充分發揮問題導學法的主要作用,提升學生們的數學思維,提高他們的數學素養。
2.3注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合作
在初中數學學習過程中,教師要充分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主動學習,不斷分析和探索,在注重思考和分析的同時要求學生學會團結協作,共同努力。在學習過程中,學生的思維能力不一樣,思維能力有所差別,對問題的看法和思考深淺有所差別,因此,教師在設計好教學問題后,要把問題科學地進行分解,要讓學生圍繞這個問題開展互動交流活動,引導學生相互學習,加強彼此間的交流與合作,從而達到學生間的互補。與此同時,學生在共同探討過程中要以問題為線索,在和諧的氛圍里開展學習活動,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潛能,培養學生的思維習慣,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結束語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要推廣運用問題導學法,運用好問題導學法不但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更好地掌握教師教學的知識點,還能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思維能力、自主學習能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探索、總結,運用好問題導學法,不斷提高數學教學的質量,促進教育事業得到發展。
參考文獻:
[1]姚玲.問題導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考試周刊,2016(58):67.
[2]白瑪澤旺.解析問題導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若干應用[J].小作家選刊,2016(35):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