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翠萍 鄧英
【摘要】近些年來我國的酒店行業得到了比較迅猛的發展,到2012年為止共有星級飯店12000多家,客房數更是達到了150萬左右,床位數有267萬張,相關部門對此做出預測:到2020年,中國將成為世界上酒店行業第一大國。因此關于酒店行業的專業人才也會有更大的需求。我國共有高等職業院校一千多所,其中有六百多所學校開設酒店管理專業。根據市場需求畢業生有較好的就業率,但是若想長期發展還存在一定的困難。追根溯源還是酒店管理專業的學生沒有扎實的基本功以及在市場中缺乏核心競爭力。本文首先對客房部崗位入職要求及各崗位的職業能力要求進行分析,然后對客房部崗位能力調查與結果分析,最后針對分析結果建立客房課程考核評價原則及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并從實踐教學基地的建設為出發點綜合分析,得出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的方法。
【關鍵詞】酒店管理 客房課程 職業能力
【課題項目】項目名稱:黑龍江省高等教育學會高等教育科學研究“十三五”規劃課題,課題名稱:實踐中提升高職酒店管理專業學生職業能力的研究,負責人:劉翠萍課題編號:16G479
【中圖分類號】G80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2-0023-01
一、客房部崗位入職要求及各崗位的職業能力要求
1.客房部服務員崗位入職要求
樓層服務人員:要求最低學歷為中專水平,具有一定的英語水平,最低要通過CET-3,熟練掌握酒店客服部日常英語交流與溝通能力,同時還要考取酒店服務員相關證書,具有一定的職業操守和應變能力。
客房服務中心:要求具有中專以上學歷,具有較好的英語基礎,應該通過CET-3,具備計算機能力,要通過國家計算機水平二級考試,責任心較強。
洗衣房服務人員:要求最低學歷為中專水平,具有一定的計算機水平。并且具有一定的職業操守和責任心。
2.客房部崗位的職業能力要求
能夠獨立地解決問題,具有一定的處理信息能力,能夠自主學習,對數字有較好的應用能力,同時還要有一定的創新思維,具備良好的與人溝通能力,具有積極向上的心態和團隊合作能力。
二、客房課程考核評價原則及教學質量保障體系
1.建立客房課程考核評價原則
(1)全面具體原則
酒店管理專業的學生應該具備比較綜合的能力,既要培養一定的道德水準,同時也要具備一定的處理問題能力和與人溝通的能力,同時還要具有自學能力和數字應用能力,具有一定的創新意識。綜合素質較高。
(2)核心實踐可行原則
再進行能力評價時應該做到客觀、公正,并且評價結果能夠被人接受。在中職酒店對專業學生進行評價工作的過程中,院校與企業應該做到協調一致、科學有效,并且應該保障指標體系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使指標清晰、系統、具體。
(3)科學合理原則
在當今的大環境下,高等院校的酒店管理專業應該按照教育部和企業的需求來綜合培養人才,并且要在一定程度上采取科學合理的態度,實事求是,運用科學的方法綜合培養人才。
2.建立教學質量保障體系
對于學校的發展來說,教學質量是最根本的保障,直接影響到學校的未來,而以下因素可以深深地影響教學質量:師資力量、教學方式、生源質量、學生的學習習慣、學校的基礎設施、日常的教學管理水平等。在以上的種種因素中,有些會對教學質量產生深遠的影響,因此,想要保證教學質量就必須要做到以下:
(1)建設良好的教學制度,使教學管理更加完善,同時要有科學合理的教學質量監控體系和評價體系,對學生的學籍管理進行完善,同時還要對教師進行定期的培訓。通過評選學科帶頭人的方法來促進教師的質量進步。同時還要對教學、教務進行系統的規劃。加強立體化教學管理網絡的建設。使班主任、系主任、學生處、輔導員、教務處等部門有效結合與聯系。還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課外生活,多組織文體競賽,使學生的身心健康得到保障。
(2)保證師資隊伍是教學質量體系的關鍵,在調查中發現高等院校的教師數量嚴重不足,且質量也得不到保障。能夠有實踐教學經驗的教師少之又少,有些學校具有雙師型教師,但是真正的雙師型教師質量卻不高。學校應該提高對教師的質量要求,使高等院校的師資隊伍質量有所保障。
(3)要對教學進行系統規范。課程設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學校的教學質量。因此,對于高等院校來說在,在進行專業建設過程中比較中心的工作就是要規范課程體系,要想使學校長遠發展、專業長遠發展,就必須要科學的建設專業。深刻把握學科的專業內涵,使課程體系有所規范,同時學校必須要深入企業作深入的調查和研究,了解企業和用人單位對人才的需求,以此來作為人才培養的目標。除此之外,學校還可以聘請企業的相關工作人員進校教學,根據企業家所提出的合理建議來對課程進行相關設置,這也是保障教學質量體系的前提。
(4)提高教學設備的質量。在教學過程中教學設備可以為教學質量提供重要支撐,如果硬件設施和教學設備的質量不過關,將直接影響到學生的課堂質量,因此也就無從談起建設好專業。因此,高職院校必須要在教學設備上多做努力,保障設備滿足學校的基本教學要求。同時還應該加大資金力量購買先進的設備,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接觸到最新的技術,開闊學生的眼界,這樣當他們走入社會才能夠得到企業的認可。
三、結論
本文通過分析客房部的主要工作職責和客房部工作人員應該具備的基本素質,提出了高校酒店管理專業在客房課程安排中應該注重的發展方向。通過分析得出結論:應該從教學模式的改進、師資隊伍的優化、教學設備的完善、教學質量的規范等方面加以不斷的改進和完善,同時也應注重課程考核體系的建立,以全面、科學為出發點,保證客房課程的考核制度具有高度的科學性,只有這樣,高校在培養酒店管理專業客房部的人才時,才能做到讓社會認可,讓人民滿意。
參考文獻:
[1]王漁.基于酒店管理專業實訓基地開展實踐教學的探索[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7,(07):197-198.
[2]陳靜.高職“前廳客房服務與管理”精品課程建設與改革[J].教育與職業,2012,(14):140-141.
[3]余美珠,李應春,高愛仙.《前廳與客房管理》課程實踐教學環節改革探討[J].三明學院學報,2011,28(03):97-100.
[4]朱瑜.試述信息化在“前廳客房服務與管理”課程中的運用[J].青島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30(02):4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