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云飛
[摘要]現代學徒制是基于傳統學徒制發展而來的一種新的人才培養體系,在這一制度背景下不同的參與主體之間的利益關系對這一培養體系的發展有著極大影響。分析現代學徒制構建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提出多元一體、協同參與現代學徒制的培養方式,對解決這些問題有著很好的實踐意義。
[關鍵詞]現代學徒制;多元一體;協同參與
[中圖分類號]G717??????????? ?? ??????? [文獻標志碼]? A????????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36-0088-02
近年來,在職業教育領域大力推進深化改革的背景下,現代學徒制在逐漸展現其優勢與獨特魅力的條件下走進了人們的視野。在工業時代快速發展時期極大地壓縮了學徒制的生存環境,不能滿足工業生產的需求導致了學徒制的不斷衰敗,從而推動了學校教學的產生。[1]到如今,學徒制正是借助其特殊的教育性質得到了社會越來越多的注目。相對于過去學徒制的功能性也有了極大改變,對教育的重視程度已經超過了對生產的重視程度,所以不難發現現代學徒制展現出了獨特的教育功能。現代學徒制改進了傳統單一的教授技能方式,現代學徒制的技能教授方式擁有一整套完善的流程,從入職前的培訓到崗后教育以及最后的終生教育。在現代學徒制的構建中,企業和學校作為培養學徒的兩個主體,著重抓住如何提高學徒職業技能、未來的發展前景等開展了一系列的合作培養方式。
一、現代學徒制的基本介紹
(一)現代學徒制的含義
現代學徒制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在2014年提出的一項新舉措,其目的在于通過深化教育與產業結合、加強學校與企業合作,優化和形成一套校企合作培養優秀實用型人才的機制,借此改進現有的技術技能型人才的培養模式。[2]現代學徒制主要通過在學徒的培養過程中學校和企業不斷的交流與合作、老師和師傅共同培養的方式,對學生以技能培養為主的現代人才培養模式。通過對學徒技能方面的培訓,現代學徒制設立規范化的學校教學課程和公司實訓課程,并且在企業和學校制訂相應的考核機制,充分展現了校企之間的深度合作。
(二)現代學徒制的特點
現代學徒制完善了傳統學徒制開展規模小、人才產出效率低、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比例不合理、沒有完善的體系以及教學內容匱乏的缺點,同時實踐能力也不再是評價學徒水平能力的唯一評判標準。它結合了傳統學徒制的優勢和現代社會對人才培養的新理念,具備以下幾個特點:(1)特點是規模大、人才產出效率高。可以充分迎合企業快速發展對綜合性人才的需求;(2)側重點分配均勻,將理論教育與實踐培訓充分結合起來。此舉有效改善了學徒各種技能的掌握度以及研究和創新能力;(3)校企主體間開展深度合作,協同探討專業課程的制訂以及完成教學管理方面的任務,以此達到培養真正符合企業以及社會需求的人才;(4)通過采用第三方評價制度讓一些專業資格認證機構對達到合格要求的學徒進行評定;(5)學徒的文憑是以職業資格為基礎獲得的,學徒如果想要進一步學習并且獲得相應的文憑,必須先取得相應的職業資格合格證書;(6)整個學徒的培訓階段都離不開學徒制。通過對中級與高級職業技術學校,甚至是技術性的大學中部分本科、碩士和博士人才進行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以此滿足不同企業對不同層次的高質量人才的需求;(7)現代學徒制具有完備的體系保障學徒的利益,明確地分配好公司、學校在整個培養過程中的權利和義務,提高各方對學徒制推進的積極性。
二、現代學徒制構建的條件以及存在的問題
一項新的舉措或制度要想適應一個新環境的前提條件是這項制度的各個利益參與者是否對這項舉措帶來的利益分配能夠達成一致,如果這項制度最終帶來的結果及利益分配不滿足其中某個參與者的預期,那么這項制度的推進和運轉便會產生相應的問題。不難發現,對現代學徒制所存在的問題的研究是在這個大的社會背景下現代學徒制的運轉是否會對某些利益參與者帶來利益上的損害。
(一)學徒身份的評定問題
參與現代學徒制的學生代表的不僅僅是學生的身份,同時也具有學徒的屬性。根據有關資料的統計數據可以發現,現代學徒制在我國百分之六的學校有著或多或少的應用,可是資料卻顯示這些學徒制體系中的學生并沒有擁有合理的學徒身份,不僅如此,其中四十多所學校的學徒沒有與學校和企業達成任何基本合同,學徒制在這種情況下存在著極大隱患,學徒的基本利益無法得到確實保障。
(二)理論教育與實踐課程分配不合理
通過現代學徒制的特點我們可以發現,現代學徒制要求理論教育與實踐課程、學校學習與企業實習的有機結合。[3]許多開展學徒制教育的學校往往將理論教育和實踐課程相分離,這種學徒制教育并沒有實現理論教育與實踐課程的有機結合,背離了現代學徒的本質特征,不能充分發揮其優勢。
(三)企業教師的缺失
通過查閱相關資料發現,一些開展現代學徒制教育的學校并沒有選擇與企業進行聯合培養的方式,而是采用院校之間相互合作的方式,合作間的學校通過共享資源對學徒進行培養,但是缺少了企業中“師傅”的作用,學徒缺少獲得實踐技能的途徑,甚至是背離了傳統學徒制的特點以及對實踐技能的重視。
(四)考核制度的缺失
一般的流程學校和企業協同對學徒進行培養管理和相應的資格考核,然而對學徒達到培養要求的審核并不完善,許多學校只需要出示相應的實習證明便是達到了合格的要求,但是對參與學徒制的學徒在培養過程中需要達到怎樣的評定標準沒有明確的要求。
三、現代學徒制現存問題的對策分析
通過各國對學徒制這類政策的研究并針對現存的問題,提出構建一個“多元一體、協同參與”的現代學徒制培養體系,充分提高各個利益參與者在這一學徒培養過程中的利益,此舉有利于激發各方參與者的積極性,繼而主動地參與到學徒制的建設中培養高質量的人才。
(一)多元一體、協同參與現代學徒制的內涵
多元一體、協同參與的現代學徒制培養方式不僅僅是針對企業和學校這兩個主要部分,而是通過讓地方政府、公司、各類院校和具有專業評定資格的機構這幾個主體協同合作,采用多種深化合作的方式以達到改善資源配置結構的目的,協同進行多層次學歷的現代學徒制養成方式,以實現培養出能同時掌握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的綜合型人才。[4]不同于傳統型的學徒制培養方式,我們要實現的培養體系具有三個重要目標:(1)培養學徒能夠滿足社會需求。不僅能熟練掌握各類實踐技能,更能夠通過理論知識的深入學習提高學徒的創新能力,創新能力是促進學徒培養目的進行轉型的重要能力,不再是一味地講究專業技能素養,而是通過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達到專業技能的優化和改善,以達到促進企業發展和產業結構優化轉型的目的。因此無論是對學徒招收的時候,還是后期對學徒的教學、管理甚至是畢業后找工作等重要節點,前面所提及的各個主題都要把握好協同作用的理念,凝聚成一個有競爭性的有機體。(2)培養主體實現真正一體化。即地方政府、公司、各類院校以及相應的考核機構這幾個主體應該通過結合培養過程中各方的權利與義務凝聚為一個有機的利益結合體,取代相互的推卸責任和評判的錯誤行為。(3)達到培養體系的多元化和多極化。各類企業對所需人才的學歷層次要求不盡相同,通過形成專科職業學校、本科、碩士甚至是博士多層次的學徒類型滿足不同企業的需求。此外,專科院校的學徒合格并取得評定機構的資格認定后,也可以選擇繼續申請更高級別的學徒培養,通過這樣多級交互式的培養方式優化人才培養體系。
(二)多元一體、協同參與現代學徒制的實施方案
多元一體、協同參與指的是地方政府公司、各類院校和具有專業評定資格的機構多個主體通過結合培養過程中各方的權利與義務凝聚為一個有機的利益結合體。比較于傳統學徒制,多元一體、協同參與現代學徒制通過以下幾個方面解決現存的一些問題:(1)地方政府加強引導和制訂配套政策。政府需要構建一套完善的保障體系,確保各方主體在培養過程中的權利與義務,特別是如何評定學徒身份這一方面,需要制訂相應的標準保障學徒的基本權利,此外也可以給主體提供相應的利益,如企業對培養的學徒有優先錄用的權利等。(2)學校與企業之間需要加強合作,學校與企業應全方面地從學徒招生、培養課程與實訓課程安排、培養資源的利用以及學校和企業的培養比重等各方面找出最合適的培養體系,以達到培養出的學徒確實能滿足企業和社會需求的高質量人才。(3)要求企業對學徒身份的認定。保障企業與學徒雙方的利益,企業通過與學徒簽訂相應的合同,讓學徒的身份得到保障,企業也無需擔心培養后學徒流失的現象。(4)要求資格評定機構的專業性。光是依靠學習對學徒進行評定是遠遠不夠的,為了使培養后的學徒能夠具備相應的理論知識和專業水平,資格評定是保障學徒質量的一個重要部分,也能消除企業對學徒質量是否合格的擔憂。
現代學徒制的發展是一個不可逆轉的趨勢,屬于國家對如何進行職業教育改革所探索的方向,這一制度也是順應了現階段的改革發展思路。通過構建多元一體、協同參與現代學徒制的培養體系,讓各方參與主體真正形成一個有機的結合體,此方法對如何解決現代學徒制所存在的一些問題具有很好的借鑒意義。
參考文獻:
[1]楊公安,崔曉琳,趙英華.“五位一體、多元立交”現代學徒制的模型建構及運行機制[J].職教論壇,2017(33):18-22.
[2]湯霓,王亞南,石偉平.我國現代學徒制實施的或然癥結與路徑選擇[J].職教論壇,2016(1):59.
[3]周琳,梁寧森.現代學徒制建構的實踐癥結及對策探析[J].中國高教研究,2016(1):103-106.
[4]史艷平.現代學徒制建構的實踐癥結及對策研究[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7(6):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