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月陽
[摘要]信息技術的發展對職業教育帶來了新的活力,教育部自2010年起舉辦了全國職業院校信息化教學大賽,各個學校積極參與,通過比賽推廣信息化平臺,有力地推進了中職學校的教改。
[關鍵詞]信息化大賽;中職學校;教改
[中圖分類號]? G712??????????? ??????? [文獻標志碼]? A????????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36-0142-01
一、國家對我們的要求
2018年,國務院出臺《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直指教師管理體制機制改革的“痛點”,基于教師隊伍“一抓就死,一放就散”的問題,精準的提出了破解之策。就其中的幾點,談一談我的理解。
1.《意見》中提到一個教師流動性的問題,一個老師,不可能一輩子,只在一所學校,用同一本教材,教同一門學科。這幾個不可能已經被證實了。還有一個不可能也即將被證實,那就是用同一種教學方式。
2.《意見》提出支持職業院校設流動崗位,為了適應產業發展和參與全球產業競爭需求,大力引進行業企業一流人才,兼職任教。他們具有創新實踐經驗,掌握高科技、高技能。我們可以讓教師下企業學習,正好一個是請進來,一個是走出去。我們還可以通過另外一種方式與企業合作,那就是信息化,他們有技術、沒時間,也沒有教學經驗,我們缺乏技術、有時間、有教學經驗,我們可以把他們的技術做成信息化課程進行教學。在信息化教學大賽中可以用現代學徒制的方法來完成。
3.《意見》提出我們教師應該主動適應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術變革,積極有效開展教育教學?,F在各大網絡平臺上,網絡課程的數量是指數級的增長,如騰訊課堂、網易公開課等。
二、學校課改的需要
現在的學生跟以前的學生相比,更不愿意動腦。這個也是有原因的,隨著時代的發展,信息技術日新月異,連付款都只要出示二維碼,甚至以后只要按個指紋,以前我們還要算一下營業員找給我的錢到底對不對。現在的學生在成長過程中,能看電視劇的決不聽故事,能聽故事的決不看書,職校學生尤為嚴重。就跟人們出行一樣,能坐車的決不騎車,能騎車的決不走路一樣,肌肉退化的同時,腦子也一并退化了。
學校的教材陳舊,有的內容已經過時,有的編排相當不合理,有的買不到中職的就用了高職教材。通篇的咬文嚼字,加上復雜難懂的專業術語,比較死板了,讓本就不熱愛學習,不愿意看書的職校生無所適從。加上我們老師教學手段單一,能用的信息化手段大概只有放放PPT,有的繼續照本宣科。部分學生更愿意刷朋友圈、打游戲、看電視劇,因為內容易懂,還不用動腦,并且還能得到關注,存在感和成就感瞬間就能得到滿足。如果繼續這樣的教學模式,還有必要談如何提高中職學生的核心素養嗎。
這個新時代在呼喚新的教育模式,所以才有了教學診斷與改進這一說法。我們教師必須去改變教學模式。我們要開始嘗試新的教學模式,學生既然不喜歡看教材、不喜歡聽老師講課,那我們讓學生看動態的教學內容,比如生動的微課。微課的核心內容是課堂教學視頻,時間以6~8分鐘為宜,最長不超過10分鐘。微課問題聚集、主題突出,相當于用放大鏡在學習課堂上的某個學科知識點,可以是重點、難點、疑點內容。學生可以反復觀看,而且任意時間、任意空間都可以看。
三、教師自身成長的需要
現在國家要求教師要適應信息化和人工智能教學。這是以后的趨勢,也必定會普及。普及以后信息化教學能力就是教師的最主要的教學基本功。在普及之前的這個階段是所有教育工作者探索和學習的階段。我們應該緊跟時代的步伐,做好迎接新教學模式的準備。
那么我們怎么看待這個信息化教學大賽。從2010年開始舉辦,到2018年,總共舉辦了9屆。教育部對信息化教學大賽越來越重視,已把它并到技能大賽中。起初只有某些大專業能參加比賽,參與人數也不是很多。后來每個專業變成3年一個輪回,到了2018年省賽,教學設計項目基本涵蓋了全部專業大類。就是說每個專業都能參加比賽。但是比賽形式有所變化,主要變了兩個地方,一個是比賽分為初賽和決賽。初賽是網上評審,入圍后再去現場決賽。另一個是,不再是單個專業大類進行比賽,比如說去年信息技術類和石油化工類就合并在一個組里進行比賽,就是說我們化工和信息兩個教研組的作品如果在省市級比賽中碰面的話,那就是相互競爭的關系。這9年間,刪去了教學軟件比賽,新增了課堂教學比賽和微課比賽。課堂教學比賽目前來看,每個專業還是3年一個輪回,微課比賽是不分專業類別的。以前重視的是信息化教學手段,現在重視的是整個教學過程。
參考文獻:
[1]陳琳.中國職業教育信息化創新特色研究[J].現代教育技術,2014(3):12-18.
[2]柏景嵐.全國職業院校信息化教學大賽解析:以高職組教學設計分賽項為例[J].職業技術教育,2016(12):4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