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自報
【摘要】作為培養學生語文素養,提高學生語文成績的重點環節,寫作訓練對學生動手實踐能力要求較高,而語文寫作教學過程面臨諸多困難。文章立足于我國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實際情況,具體分析有效教學的方法與技巧,以期突破我國目前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桎梏,實現我國小學生語文素養的有效培養。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方法應用
一、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意義
(一)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作文教學發揮著關鍵的作用以及價值,作文教學以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為立足點,保障學生能夠結合個人的生活經驗進行積極創造,將個人的生活情感與現有的寫作教學相結合。我國在教學實踐以及素質教育改革的過程中明確強調,作文教學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以及價值觀,保障學生能夠通過主動地創作來提高個人的語文素養,完善個人的人格,實現個人的全方位成長以及發展。由此可以看出,對于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來說,如果能夠通過作文教學來真正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就能夠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不斷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二) 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
表達能力與寫作能力相輔相成,共同促進。國內學者在語文教學研究的過程之中明確強調作文教學的作用及價值,作文教學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寫作以及表達能力,讓學生能夠在不斷的寫作訓練中學會有效地表達,實現與他人的互動以及溝通。結合本文的調查可以看出,一些寫作水平較高的學生往往在生活與實踐的過程中,個人的表達能力也較好。另外,許多教育學家也明確強調,寫作訓練以及實踐能夠提高個人的表達能力,而表達能力能夠促進個人寫作能力和水平的提升。因此,為了突破應試教育的桎梏,積極地推動教學改革,我國小學語文教師必須要利用作文教學對學生進行有效正確的引導,保障學生能夠實現個人的全方位成長,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
(三)促進學生的全方位發展
從上文的相關分析可以看出,寫作對個人的綜合語文能力要求較高,學生除了需要不斷地接受教師的寫作訓練以及指導,還需要在學習以及實踐的過程之中提高個人的動手實踐操作能力、社會認知能力,通過主動感知來了解學習以及生活之中的奧秘,立足于個人的生活實踐來進行有效的創作,實現以手寫我心,在與他人的溝通以及互動的過程之中主動而又積極地表達個人的內在想法,主動與他人之間進行互動,了解他人所想,和同學、朋友以及教師建立良好的互動關系。因此,寫作訓練能夠實現學生的全方位成長以及發展,積極塑造完善的人格,提高學生的個人修養及素質。
二、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方法現狀
盡管小學語文作文教學能夠推動學生的全方位發展,真正地培養學生良好的人生觀以及價值觀,但是長期強制的應試教育導致我國許多小學語文教師在實踐教學過程之中忽略了對學生學習能力以及學習興趣的分析,使學生無法意識到寫作的樂趣以及奧秘,往往在學習過程之中機械地接受教師的引導,缺乏一定的學習主動性以及對學習的熱情。
(一)教學方法過于傳統和單一
不可否認,教師的教學方法以及教學水平會直接影響正常的教學質量。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部分教師所采取的教學方法過于單一和落后,無法真正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之所以會出現這一現象,主要在于教師沒有意識到作文教學的重要性,也沒有突破傳統應試教育的桎梏,在實踐教學過程之中只注重機械式地授課而不注重培養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其次,教師在實踐教學以及寫作訓練的過程之中忽略了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往往機械地對學生進行主觀的引導,過于注重對審題、立意及選材的分析,要求學生在個人的引導之下進行寫作提綱的梳理,方式過于僵硬。另外還有小部分教師為了趕進度直接要求學生背誦范文,讓學生通過模仿的形式參考范文進行寫作,盡管這種寫作方式能夠彌補學生在想象力上的不足,但是限制了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導致學生的思維難以得到有效的拓展,讓學生無法意識到個人創作的樂趣,長此以往就會失去對寫作訓練的熱情。
(二)教學方法與生活實際相脫離
作為一門與學生生活實踐聯系較為緊密的學科,語文對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以及實踐經驗要求較高。在語文寫作的過程之中,教師必須要積極地引導學生結合個人的實踐經驗進行有效的創作以及深入的分析。但是結合本文的調查可以看出,教師在對學生的寫作進行引導的過程之中,直接忽略了生活實踐與教學之間的結合,導致學生無法充分地發揮個人的主觀能動性,缺乏重要的實踐經驗,最終所寫出來的文章與生活實際之間相去甚遠。脫離社會實踐的作文如同人缺乏靈魂,缺乏一定的實踐意義。
在寫作訓練的過程之中,教師沒有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同時也沒有鼓勵學生結合個人的生活實際進行有效的創作,所寫出來的文章缺乏一定的真情實感,與生活實際嚴重脫節。教育學家明確提出,小學語文教師在寫作訓練的過程之中必須要以學生的實踐經驗以及生活經驗為核心,鼓勵學生通過頭腦經驗的整合以及加工來形成良好的文章構思。大部分的寫作素材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系較為緊密,因此,如果教師無法真正地實現教學方法與社會實踐的結合,就會導致學生過于注重對課堂理論知識的分析,忽略了在實踐以及學習的過程之中積極主動地體驗生活以及觀察生活,同時個人的想象力也難以得到挖掘和培養。
(三)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相分離
從上文的相關分析可以看出,閱讀與寫作相輔相成,學生只有不斷閱讀才能保障個人的寫作擁有豐富的素材。小學生的個人實踐經驗較少,同時邏輯框架還處于構建之中,因此在寫作訓練的過程之中必須要以不斷增加的閱讀數量為立足點和核心,通過閱讀名家著作來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保證個人在寫作訓練的過程之中真正地實現以手寫我心,通過寫作來表達個人的真情實感。但是在現有的小學語文作文教學過程之中,教師只要求學生對相關的文章進行字和詞的識記,然后鼓勵學生將這些知識運用于寫作之中。盡管這種寫作訓練方式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讓學生積累豐富的詞匯量,但是機械式的教學方式以及閱讀模式不僅導致學生無法意識到各種優秀文章的寫作技巧,同時還難以實現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之間的緊密結合。學生無法將閱讀與寫作相結合,并把所積累的優秀詞語運用于寫作之中,以不斷提高個人的寫作能力和寫作水平。
三、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方法的應用策略
(一)保證授課形式的多元化和多樣化
與其他教學環節相比,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對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要求較高,教師必須樹立良好的教學理念,積極突破應試教育的桎梏,實現授課形式的多樣化發展。在作文教學中,教師要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課堂環境,增強課堂教學的開放性以及民主性,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激發學生的寫作潛能,保證學生能夠在教師的引導之下進行主動的寫作訓練與大量的閱讀。作為一種創造性的作文教學方法,游戲教學法能夠讓學生真正地發揮個人的主觀能動性,符合學生愛玩的心理,能夠讓小學生在不斷的動手實踐過程之中主動地接受教師的引導。教師可以結合現有的作文教學主題,將實際的作文訓練與游戲相融合,實現寓教于樂。其次,教師還可以運用講故事以及猜燈謎的形式讓學生積累豐富的詞匯量,并將這些優美的詞匯運用于個人的寫作之中。
(二)引導學生進行生活實踐和觀察
作為一種創造性的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方法,實踐教學不僅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操作機會,還符合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本質要求,能夠讓學生在不斷的動手實踐過程之中對大自然有一個更加深入的感覺,從而結合個人的實踐經驗以及感知進行有效的創作,將個人的實踐與寫作相結合,保障寫作的生動性以及形象性。
另外,教師還需要將寫作訓練與學生的生活實踐相結合,積極鼓勵學生對生活以及學習進行深入觀察,不斷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保證學生能夠在后期的寫作訓練之中立足于個人的觀察結果進行有效的創作。結合本人的實踐調查可以看出,全方位地觀察以及細致地感知能夠讓學生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避免寫作時無從下手的尷尬境地。
(三)注重閱讀教材與寫作教材的整合
寫作以閱讀為立足點。要想真正地為學生提供源源不斷的寫作素材,教師必須要立足于教學大綱,明確寫作教學的相關要求,以小學生的寫作能力為出發點,實現閱讀教材與寫作教材之間的優化整合。不可否認,閱讀能夠有效地拓寬學生的視野,讓學生能夠在寫作過程之中充分地利用各種閱讀教材進行創作以及模仿。另外,大部分語文教材所選擇的文章質量較高,符合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對不同的語文素材進行深入感知,了解每一篇文章獨特的敘事技巧以及寫作結構,通過這種形式來讓學生愿意接受教師的寫作訓練。
四、結語
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實踐過程之中,教師必須要充分地利用各種創造性的教學方法,突破應試教育的桎梏,為學生的寫作訓練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參考文獻】
[1]陳紅英.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方法小議[J].新課程(小學),2014(03):72.
[2]葛金枝.淺談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方法的創新[J].教師,2015(09):77.
[3]劉鳳霞.淺議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方法的創新[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3(09):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