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梅
【摘要】初中生覺得物理學科難學,課堂上不愿意聽,成績提高很慢,部分學生對物理課不感興趣,甚至擾亂課堂,造成師生關系僵化,教學效果差。怎么保持愉快的學習狀態(tài)呢?新時代呼喚教學改革,物理學科的教學也要堅持以人為本,使學生愉快主動地學習,在快樂中學好物理,全面提高初中生的物理成績。
【關鍵詞】初中物理教學; 師生關系;和諧;愉快 ;樂學
要使學生長期保持愉快的學習狀態(tài),體驗到物理學習的快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要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和學科優(yōu)勢,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要投其所好,進行實驗探究教學,巧妙設計課堂作業(yè)。下面從四個方面進探究討論。
一、必須讓學生發(fā)現(xiàn)愉快學習的源頭,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
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交往與交流,會影響學生個性和思維的發(fā)展。如果師生關系平等,物理教師像班主任一樣愛護學生,關心學生,那么學生就會喜歡物理老師,很自然地建立起親密和諧的師生關系。還有,物理教師要利用自身的優(yōu)勢,發(fā)揮自己的特長,營造融洽的氛圍,建立起深厚的師生感情。所以,物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關心愛護學生,讓學生實現(xiàn)從喜歡物理教師個人到喜學物理科課本知識的轉變。教師在教學物理知識的過程中,要引導學生把以和物理教師交往的快樂遷移轉化到學習物理的興趣和動力上來,使學生享受愉快學習物理的過程,以學習物理為快樂。學生只有親近自己的教師,才會相信并學習教師所傳授的物理知識。“親其師,信其道。”這句話是很有道理的。所以,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發(fā)現(xiàn)愉快學習的源頭 ,富有工作熱情的物理教師,會有更多的追隨者。
二、必須讓學生獲得快樂,投其所好
和諧的師生關系是教學的前提,投學生所好是教師教學物理的另外一個重點。平時課堂教學的效果不理想,我通過深入班級,了解到有三種類型的課學生不愿聽。一是復習課或者試卷分析課,老調(diào)重彈。二是新課,內(nèi)容簡單,很多同學都能看懂。三是實驗課,課前啰啰唆唆地強調(diào)這布置那的,學生沒有興趣。所以,根據(jù)班級學生的個性,進行復習課和試卷講評課的時候,要把更多時間交由學生安排,使學生通過個人分析講解,找到問題答案,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學生的心理是:每一次考試結束,急于知道試題標準的答案;急于知道自己哪一道題會做錯;急于知道這一題為什么會做錯。追求進步的學生都會把自己的錯題認真分析。所以,教師在教學時要給學生提供自學的機會,使學生有自己的學習空間,可以更好地發(fā)揮自己的實力,那么課堂效果自然明顯。對于物理新課的教學,教師可以投學生所好,放手讓學生當物理老師,這樣學生能夠把簡單的知識學得更透。可以讓學生上課,讓學生對教師進行評價,教師只做合理的分析,不但培養(yǎng)了學生的表達能力、組織能力,而且也使學生體驗到做老師的艱難。學生完成這項任務,就真正尋找到了學習物理的快樂,深深懂得要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物理教師就必須做這些工作:課前要查資料,寫教案,課上要關注每一個學生,節(jié)節(jié)課都要傾注心血。物理學科的學習重點是實驗課的教學。因此,上實驗課時,教師的喋喋不休是有道理的,怕弄壞這,碰弄壞那,總不放心學生。可是學生不這樣認為。所以,讓學生自己動手,既按照物理實驗操作要求順利地完成,又能出色地完成教學任務,也許還有意外發(fā)現(xiàn)。我看到這種現(xiàn)象,很是滿足,同時發(fā)現(xiàn)同學們不但玩得愉快,而且也能學到課本有關知識。
三、必須讓學生體驗快樂,要進行實驗探究教學
物理實驗能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使學生獲得心理上的愉快,又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教師教學時應將學生動手實驗探究貫穿始終,將學生的感性認識提升到理性認識,使學生進一步理解物理知識的含義,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觀察能力。例如,在浮力教學中,讓學生將手邊的小木塊、乒乓球分別放入盛有水的大燒杯中,可以看到小木塊、乒乓球都是漂浮在水面上的,按照實驗要求設法讓小木塊、乒乓球沉入水底來體驗浮力的存在。可以用細線一端系住乒乓球,另一端粘在燒杯底部,這時乒乓球靜止在盛水的燒杯中,將燒杯傾斜,乒乓球與細線仍然豎直向上,從而得出浮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上的結論。還可利用桌上的小木塊、乒乓球、銅塊、彈簧測力計探究浮力的大小受哪些因素影響等。這就體現(xiàn)了實驗在物理教學中的重要作用。學生通過實驗,無論水平怎樣,都能積極思維,參與討論,表達自己的見解。
(一)師生共同探討
對探究的問題大膽放手,真正將課堂放手給學生,學生自主閱讀課本,自主設計實驗,自主完成實驗,自主完成訓練,在合作交流的過程中加深對物理問題的理解,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深度思維能力。初中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抽象思維逐步形成。教師可自制相關教具、學具,在授課時演示或讓學生操作,把抽象的概念或規(guī)律直觀形象地演示出來。利用多媒體制作相關課件,模擬這些物理學過程,或上互聯(lián)網(wǎng)搜集相關資料并下載,播放給學生觀看,師生共同討論,既便于學生理解,也能使學生從中體會到學習物理的樂趣。
(二)學生分組討論
在學習光學這章內(nèi)容時,為提高光學課堂教學有效性,請同學們做一做,看一看,再想一想,研究其中的科學道理。有趣的光學實驗,可以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做鏡子中有無數(shù)個鏡子實驗時,取兩個小圓鏡(市面上能買到)正面相對,你觀察鏡子會看到奇怪的現(xiàn)象──一個鏡子中有無數(shù)個鏡子出現(xiàn)。原理揭秘:正面相對的兩個鏡子甲、乙,甲相對于乙是個物體,可以在乙中成一個像,這個像相對于甲鏡子又是一個“物體”,在甲鏡子中成像,在甲鏡子中成的像相對于乙鏡子又是一個物體再次在鏡子乙中成像,如此不斷地有“物”出現(xiàn),就有無數(shù)個大小相同的像出現(xiàn)在鏡子中。因此,在甲、乙鏡子中都能看到無數(shù)個鏡子。學生通過分組討論,自己感受實驗效果,比教師演示實驗時看到現(xiàn)象的印象要深得多。學生還在實驗與探究中體驗到物理學習的快樂。
四、讓學生享受愉快的心情樂意學,必須恰當設計作業(yè)
作業(yè)要適量,課內(nèi)的作業(yè)不到課外完成,學生的負擔不能加重,要讓學生享受愉快的心情樂意學,必須恰當設計作業(yè)。平時教師在課堂上布置作業(yè),學生完成作業(yè),教師改作業(yè),然而有的學生抄作業(yè),有的學生很懶,多次強調(diào)也無效。因此,我對作業(yè)進行了改革。簡單的作業(yè)課堂內(nèi)完成,如選擇題:“一個人站在地面上,他對地面的壓強最接近于( )。 A.100帕 B.103帕 C.104帕 D.105帕。” 學習物理知識,掌握一定的做題方法,培養(yǎng)學生快速準確計算的能力是必不可少的,如計算題:“某同學身高1.60cm,在路燈下向前步行了4m,發(fā)現(xiàn)此時影子長為2m,那么此路燈有多高?”所以,計算類的題目也是必須留的。必須承認班級學生存在一定的智力和個性差異。對一般的學生就找一些較簡單的題目,教師主動去輔導,令學生體會到教師是在真正地關心幫助他們。
總之,初中物理課堂要讓學生愉快地學好物理知識,教師要努力利用教學資源,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和學科優(yōu)勢,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要投其所好,進行實驗探究教學,巧妙設計課堂作業(yè),發(fā)現(xiàn)學生閃光點,給予及時的表揚鼓勵。還要以欣賞的態(tài)度正確評價學生的學習成果,使學生學習興趣穩(wěn)定,學習能力提高,保持愉快的學習狀態(tài)。
【參考文獻】
[1]蔡鐵權.物理教學叢論[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