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志群
摘 要:在小學數學教學實踐中,學生在課堂上的注意力是否集中對于教學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數學學科具有一定難度,學生如果注意力不集中,很難理解數學知識。本文在深入分析小學生學習特點的基礎上,較為詳細的闡述了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學生注意力培養的有效對策,希望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提升數學教學質量的作用。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 注意力 培養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8)04-0-01
數學是主要的自然學科之一,在學習過程中對于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要求較高,因此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一定的問題,這就需要學生在課堂上認真聽講、主動參與,這樣才能更好的接受數學知識,實現教學效果最大化。但是,小學生正處于成長階段,各方面能力尚未完全形成,很難長時間的將注意力集中在同一件事情上,而且數學知識本身就具有一定枯燥性。所以,深入研究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學生注意力的培養策略,對于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具有十分積極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一、小學數學教學在培養學生注意力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
受傳統教育理念的影響,當前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仍然存在較多的問題,其中比較集中的問題表現在難以使學生集中注意力方面,在探討培養學生注意力之前,首先有必要對教學過程中影響學生注意力集中的問題予以簡要分析,只有這樣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提出針對性的培養對策。具體來說,這些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中缺乏學習興趣
在學生學習過程中,要想有效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把注意力充分集中在課堂上,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數學知識,首先應該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是遺憾的是,當前的小學數學教學中,絕大多數老師都停留在傳統教學模式上,缺乏對教學方式的創新和升級,學生往往在學習過程中會感到枯燥和乏味,并且很容易失去學習的興趣,小學生的注意力自然不會集中[1]。除此之外,傳統教學老師是課堂的主導者,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一般都處于較為被動的地位,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得不到有效調動,因此被動學習狀態下注意力也不能完全集中。
2.老師對于培養學生注意力的重視程度不夠
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精神,讓學生學會課本上的數學知識,得到理想的考試成績,一直是小學數學教育的主要目標。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老師都將教學的重點集中在課堂知識的講解方面,對于培養學生注意力的重視程度明顯不夠,小學數學教學同樣也不例外[2]。由于教師的教學素質參差不齊,所以在理解注意力培養的過程中就會出現不同的結果,有的教師認為注意力的培養只能在特定的學科教學中進行,而數學教育并不適用于培養學生的注意力,所以在進行教學規劃的過程中也沒有將培養學生注意力考慮到其中,大大影響了小學數學教育的整體質量。
3.傳統的教學形式不適用于培養學生的注意力
一直以來,我國都是以應試教育為主,學校教學質量的高低完全依靠學生的考試成績來衡量,因此學校也將教學的重點放在如何提升學生考試成績之上,然而這種應試教育形式對于學生注意力的培養是十分不利的。由于小學數學也是一門主要的考試科目,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采用灌輸式的教育方式,用簡單的背誦代替理解,忽視學生理解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對于學生在課堂上是否集中注意力聽課不是十分重視,這種教育形式并不利于學生理解復雜的數學知識,
二、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注意力培養的有效對策
1.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有效集中小學生的注意力
在培養學生注意力的過程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是十分重要的。數學知識具有一定的系統性和復雜性,這就對學生的學習提出了較高要求,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的心智尚未完全成熟,這種相對較難的學科很容易使學生失去學習興趣,影響后續教學的順利進行和注意力培養的順利開展。因此,針對這一問題,老師應該及時采取有效的教學策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一些數學知識相對枯燥,但是絕大多數的學習內容又與生活密切相關,所以,在小學數學教學實踐中,老師可以利用生活化的教學情境,幫助學生提高數學興趣。具體來說,老師在講解一個全新的知識點的過程中,可以首先利用一個或者幾個生活中的常見例子來引出將要講解的內容,并且在講課過程中注重與現實生活的關系,比如老師在講解加減法的相關知識時,就可以用生活中常見的買東西的例子,一支鉛筆一元錢,給售貨員十元,應該找回多少錢,這樣的例子可以使日常生活與教學內容融為一體,這樣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就不會覺得枯燥和乏味。另外,運用這種生活化的教學形式,還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學習數學這門學科的重要意義,體會數學學科的價值,也可以使學生在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逐漸體會到一定的成就感。
2.改變傳統教學形式,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小學教育過程中,受傳統觀念的影響,老師一般只關注學生應試成績的提升,認為只要學生的考試成績理想了,相應的知識也就掌握了,這種意識已經更不上時代的發展。在學生學習過程中,掌握相應的課堂知識只是其中的一個方面,創新能力和學習能力的培養才是素質教育的背景下更加重要的目標和關鍵。具體來說,在教學實踐中,老師可以采用各種行之有效的教育策略,啟發學生開動腦筋,多思考,在教學過程中給學生留出足夠的思考和發揮空間,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主人,解決學生在思考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使學生逐漸學會相關問題的思考和解決辦法,養成獨立自主的思考習慣,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小學生的注意力就會潛移默化的集中在數學課堂上,對于數學知識的理解程度就會更高,考試成績自然就會提高,而且對于學生以后的深入學習也將具有十分積極的影響。比如老師在講解長方體表面積的時候,可以先讓小學生思考,長方體的表面積是如何構成的,包括哪些,這些面積經過怎樣的運算才是長方體的面積,有沒有什么簡單的方法,在這樣的過程中,學生的主動性得到較好發揮,課堂主體地位得到凸顯,對于集中小學生的注意力也具有十分積極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邵美樂.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注意力的培養策略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下旬刊),2015(12):29-29.
[2]萬紹正.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注意力[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5(29):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