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娜
摘要:隨著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基于微課的遠程學習、移動學習等模式越來越普及,越來越多的信息技術課堂出現。而基于專題網站微課資源也將能更好地滿足當下學生個性化學習的需求,成為對傳統課堂的重要補充和有效延展,一定程度上對教學模式和學習模式的創新產生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關鍵詞:專題網站;微課資源;信息技術課堂;教學創新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A
信息化時代的到來,給社會各行各業都帶來了嚴重的沖擊,也對人才的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過去傳統的教育方式已經和當前信息化社會發展不相適應,尤其是隨著多媒體技術的出現,傳統教育更是面臨著更大的挑戰和機遇,基于專題網站微課資源的信息技術課堂已經成為當前教育行業發展的一個必然趨勢。【1】
1 信息技術學科專題資源網站建設背景
《國務院關于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中提到“鼓勵合作學習,促進學生之間相互交流、共同發展,促進師生教學相長。各地要建立教育教學改革實驗區和實驗學校,探索、實驗并推廣新課程教材和先進的教學方法”。【2】而專題資源網站為學生的協作學習提供了學習與交流的環境,所以,在信息技術課堂中開展基于專題資源網站的協作學習符合當前新課標以及基礎教育改革的要求,是培養學生自主協作學習能力的有效途徑。信息技術課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技能與知識、方法與過程和價值觀等多方面來引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和方法中,重點培養學生在信息技術課堂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
2 當前我國專題網站微課資源在信息技術課堂的應用現狀
微課指的是通過視頻這一直觀快捷的媒體,記錄了教師圍繞某個知識點、重點難點而展開的教學活動全過程。微課的特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短小精悍,重點突出,時長一般5-8分鐘,不超過10分鐘;二是主題突出,自主性強,微課對教學中的重難點進行聚焦,可反復供學生聽講觀摩,并根據自己的基礎和接受程度控制視頻的快慢;三是指向明確,結構緊湊,微課內容是課堂教學的靈活延伸,可以繼續深化,也可作為有益補充。
專題學習網站是中國國情下的專有名詞,是立足于國內現實的一種提法,在國外沒有對等的名詞。但是國外及香港、臺灣地區正在研究的專題教學、網絡專題教學與此非常相似。由于國外對協作學習的研究比較多,無論是在理論上還是實踐上都有了很大發展。因此,也涌現了一批優秀的基于網絡的協作學習支撐平臺。在中國知網的搜索欄中,輸入“專題學習網站”,共搜出文獻835篇。可以說,近年來專題網站微課資源的研究在逐年增加,將其應用在信息技術課堂具有十分重要的積極意義,可以有效彌補傳統教學的不足。
但是,在專題網站資源應用在技術課堂教學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很多學生不能熟練地掌握網頁語言和數據庫應用,缺少實操練習。另一方面,由于在課堂實踐受到一些其他因素的限制,教學效果也會受到一些影響。
3 專題網站微課資源在信息技術課堂應用策略
3.1 對專題網站微課合理分類與歸納
根據專題網站的類型來進行劃分,網站的網頁分為靜態和動態兩種形式,靜態網頁能夠分為網頁布局和一些特效,還能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將學生比較難懂的知識點用最為簡單的形式進行整理和歸納,形成相應的專題。這樣在信息技術課堂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接納,教師也可以更好地將一些碎片化的知識,進行高效地整合和處理。【3】比如,一些教學資源比較碎片化,容易導致出現檢索困難,學生不能快速地找到自己要的內容。因此,在建立資源的過程中,要設立相應的規范和標準,無論是網站資源的格式大小,還是編號,都要有相應的標準,方便學生檢索和使用,做到網站微課資源的合理利用。
3.2 建立并完善專題網站資源共享平臺
通過互聯網技術,可以將網站資源共享到互聯網平臺上。師生能夠根據自己的知識需求,可以通過手機進行下載,實現在線觀看功能,方便學生隨時隨地進行觀看或者下載。另外,共享平臺還要建立相應的反饋評價機制,讓學生能夠及時反饋學習情況,根據學生的反饋進行優化和整合,形成有利于微課建設、管理與應用的一站式學習環境。
3.3及時更新專題網站微課教學資源
相對于其他課程,作為信息技術前沿的網站建設技術,時刻在發生變化,相關知識的更新換代很快。這就需要作為網站實訓微課教學資源的提供者,必須經常性進行內容和信息的更新。跟上社會發展的需要,與時俱進,才能讓學生學到最有用的知識和技術。
4 專題網站微課資源在信息教學的重要作用
4.1提高教師教學成效
通常信息技術課經常要求教師進行演示,而演示又是教學中重復頻率非常高的,在傳統課堂中占有很大的比例;而如何去自我減壓或者提高課堂效率又成了我們平時所探討的一個重大問題。而專題網站資源中不僅有大量的教學信息,還有教學視頻,這就極大地提高了教師教學的成效,讓教學更加形象和直觀。
4.2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學生在平時學習中通常會看教師演示或者講解,也可以通過教材來獲取知識,但是這種效率通過比較低,如受課室遠近、教師語音大小、周邊影響等因素,也比較難發揮學習的自主學習或者自主探討的習慣。專題網站微課資源在信息技術課堂應用后,可以迅速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和領悟水平。教師也可以根據專題網站網站教學內容,設置相對應的問題或者探討活動,讓學生方便學習的交流和探討,當學生積極參與進來,就提高了學習的效率。【4】
4.3分層教學,促進后進生
信息技術課,所面對的學生是多層次的。學生從小接觸的信息技術時間都不一樣,成績優秀的學生水平不一定高。所以就造就了信息技術課堂學生的層次更具有多樣性與片面性。而微課的引入,面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是適用的,可以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性。因為對于基礎相對薄弱的學生而言,有了微課,他們可以自己選擇觀看不同層次或難度的教學視頻,也可以重復觀看,直到把知識掌握。而基礎相對比較好的學生就可以選擇高層次、復雜的任務去完成,這樣也引導了學生正確地學習,所以整個課堂的效率會得到一定的增長。
5 結束語
專題網站微課資源帶來的不只是自主學習模式,還有很多重要的現實意義。信息技術課的教學模式,不應該只拘泥于專題網站的微課資源,更值得我們信息技術教師更深入地探討更多實現的方法,進一步促進課堂效率,發揮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總而言之,基于微課的網站實訓教學資源的建設既要實現資源的碎片化、精細化,又要做到碎而不亂,有效管理,還要保證學生的易用性,并做到及時更新。只有按照這樣的原則建立起來的網站實訓教學資源,才能實現學生自主、個性化、碎片式的學習,達到更好地提升學習效果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喬玲玲,紀宏偉,陳志娟,繆亮.微課設計與制作實用教程[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6.
[2]方其桂.微課制作實例教程[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5.
[3]王弋.微課在初中信息技術“課內翻轉”教學方式中的應用[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4,(Z1).
[4]施國棟.微課在信息技術課堂上的應用初探[J].新課程(上),2013,(9).
(作者單位:秦皇島市海港區教育和體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