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游戲化學習(教育游戲)被越來越多的教育者所認識和接納,并在教學中進行實踐。基于游戲化學習的方式滲透數的概念和算理理解,使抽象概念具體化、生動化。結合案例,探討游戲化學習在小學數學“數”中的應用。
【關鍵詞】游戲化學習 小學數學 滲透 數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2-0093-02
一、引言
游戲化學習(Game Learning),又稱為學習游戲化,顧名思義就是采用游戲化的方式進行學習,在游戲中學習知識、技能與態度等[1]。在小學數學的教學內容中,“數”(數與代數)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基礎內容,但在數概念和算理教學中,學生在學習這些概念的過程中遇到了困難,其中困難之一傳統的教學方式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培養學生深度理解方面受到教學工作者的批評。教育工作者認為,通過使用娛樂和悅趣教學方法可以克服上述困難,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從他/她積極的互動中獲取直接經驗。因此,教師在講授數概念和算理時引入游戲的機制或元素把抽象的問題具體化,讓學生從直觀體驗到形成表象再進行抽象,逐步建立數概念,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數的含義和增進對算理理解。
二、基于游戲化學習滲透“數”的策略
講授數學概念時,特別是小學數學概念,該年齡階段的學生,思維正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對抽象概念的理解有一定難度。在小學數學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為了減輕負擔在教學中往往采用死記硬背的方法讓學生記憶概念定義而忽略學生對數學概念的知識建構過程,從而導致學生機械地理解與掌握數學概念。要想改變這一教學困境數學教師在進行概念教學時應合理運用數形結合思想根據具體教學內容的特點巧妙地將一些數學概念運用游戲中的直觀“形象”來展現。如何將抽象概念直觀化、具體化?如何將枯燥的概念講授變得生動有趣?基于對這些問題的回答,提出利用游戲化學習滲透“數”,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數的含義和增進對算理理解。
1.情境中滲透“數”
利用游戲創設情境不僅可以建立生動活潑的課堂教學,使學生注意力集中,強化學生的求知欲,又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增強學生主動參與性。在這個環節中,可以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和技術條件的允許下完成創建不同類型的情境,例如創建真實的游戲情境和創建虛擬的游戲情境。
比如,在學習“認識分數”這個知識點的時候,教師可在導入環節中將Refraction這款游戲作為引入,讓學生自我探索。Refraction游戲描繪的情境是太空中有很多小型宇宙飛船需要補充能量才能繼續飛行,學生需要以平分(如1/2、1/3)的方式切斷能量繩,而能量繩的長度需要與飛船的大小匹配[2]。通過以上游戲的鋪墊,將分數這一抽象概念由游戲中具體的“形”體現,使學生通過游戲的方式來感知概念,既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在玩中學習知識。
2.在活動中滲透“數”
游戲化學習通常是在真實的或虛擬的情況下進行的,學習者通過激烈的多種感覺來感受游戲的樂趣。通過教育游戲學習數學,學習者可以在虛擬情境中發現并解決問題,探索并掌握數學知識,提高學習者的數學應用能力。
比如,在分數學習時,選取《看分數選蛋糕》[3]flash小游戲作為學生的課堂練習。游戲中每一個分數對應一種蛋糕的分法,切出來的蛋糕直觀形象地顯示出了分數的意義,讓學生觀察分數和蛋糕圖形,由分數聯想到圖形,又用圖形去驗證分數,讓學生腦海中的數與形建立起牢固的聯系,從而幫助學生對分數和蛋糕的比例建立較強的聯系,有利于學生對分數的進一步理解。
3.為不同層次的學生滲透“數”
目前學校教學大多是班級授課制,而每個學生的接受力、想象力、理解力等均不同,學生之間存在有差異,僅僅依賴課堂上教師講授的時間使得所有學生都能掌握知識點是很困難的,而游戲在設計任務時,是分等級的,有梯度的,必須先完成第一級的任務才能進行接下來的活動,這也適應了學生的個體差異,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全面的發展。低表現度的學生在教育游戲中可以找到一席之地,在游戲中他(她)們能夠更自由地發揮天性,不必擔憂完不成學習任務,因為借助教育游戲可以重復實驗的特點,低表現度的學生在教育游戲上可反復嘗試乃至成功。對班級的“后進生”來說,這也是一種幫助他(她)們提升自己,縮小與他人差距的方法。
比如龍虎[4]在《基于游戲化學習社區的小學數學教育游戲的設計》一文中,按照游戲的設計流程和原則,運用 Flash 技術設計了基于游戲化學習社區的小學數學教育游戲“數學游樂園”,根據數學學科的學科性質,選擇了探究式的模式,將其應用于教學活動。在各游戲場景中分別設置了不同等級的任務以適應不同程度的學生,最終實現學習數學知識的目的。該游戲把生活場景模擬為虛擬的場景,使學生通過游戲完成計算,最后習得知識,理解算理,掌握計算的方法和解題思路。
三、結語
通過向學生提供豐富而典型的感性材料,并盡可能地利用恰當的演示或操作,使抽象的數概念轉化為具體內容,讓學生通過觀察、操作、思維等活動逐步建立起清晰的表象[5],進而抽象出數的概念和感知算理,并在游戲活動中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解決問題的高階能力。如果游戲化學習僅僅是為了給傳統的教與學包上閃亮的外殼,那么它根本不會產生任何附加價值,甚至很可能會讓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變的更加糟糕。要使游戲化學習取得好的效果,除了優良的教育游戲,更需要教師在深入了解學科課程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后,對教學進行嚴謹細致的設計。
參考文獻:
[1]尚俊杰,裴蕾絲.重塑學習方式:游戲的核心教育價值及應用前景[J].中國電化教育, 2015(5):40-49.
[2]尚俊杰,張露.基于認知神經科學的游戲化學習研究綜述[J].電化教育研究, 2017(2):104-111.
[3]李巧兒. 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游戲化學習的思考與實踐[J]. 教育導刊, 2014(8):91-92.
[4]龍虎.基于游戲化學習社區的小學數學教育游戲設計[D].河南師范大學, 2012.
[5]毛秋娟.小學數學抽象問題解決策略[J]. 小學教學參考, 2012(2):58-59.
作者簡介:楊桂芳(1993-),女,漢,河南蘭考,在讀研究生,單位:杭州師范大學杭州國際服務工程學院,研究方向:信息技術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