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婕
【內容摘要】素質教育內容之一就是培養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的人。音樂課程的具有:審美體驗、創造性發展、社會交流、文化傳承等價值。傳統教育對于音樂教學的重視和關注都較少,在這種背景下,教師應當適當地跟上社會發展的節奏和步伐,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走進生活實際,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運用多種方式教學,整體提高音樂教學水平。
【關鍵詞】初中音樂 音樂教學 傳統音樂 陶冶情操
音樂教育,從本質上來說是一項塑造“人”的工程。它具有喚醒、聯系和整合人格的力量,通過對人審美能力的發掘和培養,通過建構人的審美心理結構達到人的心靈陶冶和人格塑造。但由于多方面的因素影響,初中音樂教育現狀不容樂觀,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一、初中音樂教育教學現狀
1.初中音樂教育受重視度不高,音樂教學地位較低
由于受傳統的教育觀念,諸如“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觀念,以及應試教育的導向,教育機構更注重的是其他主要學科的教學,忽略了音樂本質的具有在開發潛能、培養創造力、完善人格、美化人生等諸多方面的獨特作用;甚至在原本屬于音樂的教學時間都會被其他學科占用,音樂教師在這樣的社會壓力下也不得不做出妥協[1]。由此,造成音樂課程時間被壓縮,課程間斷時間較長,基礎的教育課時得不到保障,直接導致了音樂教育時效性降低。
2.初中音樂教育教育觀念落后,跟不上現代發展的步伐
現代社會經濟文化全球化,且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學生相比于教材和課堂頻率更高、速度更快地接觸流行和新興的文化。但長期受到傳統音樂教學理念的影響,教師對流行音樂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偏差,片面認為只有傳統的音樂才能達到良好的情感陶冶教育功能,不能很好地平衡傳統音樂和流行音樂的關系[2]。教師在教學中起主導作用,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的認知水平有限,對于音樂中的藝術學問很難理解,教師還只遵循以往的教學理念,使學生對音樂產生乏味的情緒,學習起來很吃力。
3.不符合普通音樂教育的規律,導致音樂教育的專業化傾向
忽略中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音樂審美教育特點,音樂教學內容、要求及教育形式等方面,存在著較為嚴重的專業化傾向,這是當前音樂教育存在的一個問題。實際調查表明,初中各類音樂知識往往成條塊分割狀態,學生接觸到的只是一些孤立的知識點而不是真正的、完整的音樂。教師沒能夠很好地發揮主導作用,學生的主體地位也不明確,忽略學生的主動參與,而更強調教師的教;同時又看重知識技能的訓練,忽略對音樂的表現與鑒賞;關注教學的結果,忽略教學的愉悅過程。太過專業化傾向的教學模式,難以實現普通音樂課程的自身價值與目標。
二、提高初中音樂教學水平具體措施
音樂教學應以學生發展為本,以音樂審美為核心,以學生興趣愛好為動力,讓學生生動活潑、積極主動地參與音樂學習活動,使學生在情感、態度、價值觀和一般能力等方面都得到充分發展,做到這點教師當充分發揮引導作用,從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和轉變教學理念出發,接受多元化的音樂文化熏陶,在主要的教學陣地-音樂課中豐富教學內容和材料,提高音樂教學水平。
1.教師提升自身教學素養,重視課堂教學
教師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包括熟悉初中音樂的內容,發揮自己的特長,感染學生,能夠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工具進行充分恰當的輔助教學;根據學生實際可接受水平和發展的規律設計教學內容和方案,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3]。
2.轉變教學觀念,接受多元文化,適當引入流行音樂
雖然流行音樂有的內容不及傳統音樂高雅,某些表達的觀點也不是良好的教育導向,但是流行音樂也有動聽的曲風,詩一般的詞和優美的旋律,甚至飽含高尚的情懷和寬廣的心靈。教師應當在保持傳統音樂優點的前提下,在傳統音樂和流行音樂之間找到平衡點,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用以陶冶學生的情操,培養良好的價值觀和情感取向,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和審美。
3.調整教學方式,面向全體學生
初中音樂教學理念之一就是面向全體學生。動,需要全員參與,專心去看、積極去做、仔細去體會;靜,深思、冥想、內化,提升智慧。傳統初中音樂課堂教學以灌輸為主要教學手段,教師唱一句,學生跟一句。課堂氣氛沉悶單調。或部分教師走向另外一個極端,頻繁讓學生討論、發言、辯論比賽等,使學生缺乏獨立思考的過程,教學氛圍雜亂無章,教師組織教學時,要講究教學方式的間隔變化和合理搭配,使教學活動在動靜交替中有節奏地進行,動靜結合、動靜相生,表現出一種與學生心理相容的節奏變化。
4.發展學生音樂特長
學生具有共性和特殊性,初中生具有極強的可塑性,教師應當在教學中留心觀察學生能力的特點,發展學生的興趣和特長,因材施教。特長發展到一定程度,是十分出色的技能,如鋼琴家郎朗,已經帶著鋼琴曲走向國際的舞臺;著名作詞人方文山,林夕創作了很多耳熟能詳的歌詞。如有的學生對旋律掌控的比較好,唱腔了得,教師在教學中應當適當加以訓練和指導,使其不斷進步,獲得音樂的更深遠的體會和更深層的造詣。有的學生對某一種樂器特別熱愛,并堅持學習,教師可以適當讓學生在教學中表現,如得到肯定,學生將有更大的動力努力。有的學生語感很強,對文字的駕馭能力特別突出,能填詞。教師可以給出建議,鼓勵學生填詞創作,以創造性思維寫出自己的作品,發現美,表達美,創造美。音樂教學中核心價值也在這里,培養學生的審美、價值觀,在音樂當中感受傳統文化和良好的情感態度。
歷史發展表明,音樂本身可以是一種社會文化,也是一種民族文化,也是文化的載體。音樂也不僅僅是為初中年級學生緊張學習的調節之用,更具有積極的意義是關乎陶冶情操,培養良好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學生良好的審美等。
【參考文獻】
[1]阿拉鵬花.淺談初中音樂教學現狀及對策[J].魅力中國 2014(3):156.
[2]張思思.基于新課改的中學音樂教學現狀分析與對策研究[J].教育科學:全文版2016(8) 167.
[3]關靜.如何提高初中音樂教學水平[J].青春歲月:學術版 2014(3):15.
(作者單位:江西省婺源縣婺源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