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蘭
摘要:只有具有較高的興趣才能更好的學習。成功的英語教師要懂得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英語興趣,不斷激勵學生,使學生一直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態,讓學生對英語樂學、善學、會學。 教師在實際教學中,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并給學生創設良好的英語環境,將學生的學習熱情與興趣更好的激發出來,讓英語興趣成為學生參與英語、開展實踐的動力。
關鍵詞:小學英語;學習興趣;激發策略;高效課堂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要加強對學生興趣培養的重視度,在實際課堂教學中,教學內容要就有較強的趣味性,教學方法也要多種多樣,從而使得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充分激發。當前有很多小學教師忽視了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學生被動的學習,進而導致教學效率與學習效率不斷下降。針對該現象,英語教師要創新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打造高效英語課堂。
一、營造良好的英語環境
小學英語的學習之所以難度大,是因為英語不是我們的母語,英語僅僅是在課堂上學習,學生在課下基本上不說英語。和語文不同,漢語是我們的母語,學生隨時隨地都在說漢語。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要給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語言環境,讓學生隨時隨地可以說英語。首先,教師在課堂上要全程和學生說英語,例如有的學生遲到了,那么該學生要在教室門口說“May I come in?”,然后教師回答“Come in.”;其次,教師在課下也要用英語和學生交流,如碰到學生,英語教師可以問“What are you going to do?”,學生回答“I'm going to the library.”;最后,教師還可以用英語留家庭作業。這樣長時間下去學生就會養成良好的說英語習慣,英語學習興趣也會越來越高。
二、采用多種教學方法
(一)故事教學法
小學生因為年紀比較小,所以具有較強的好奇心,英語教師在教學中就可以采用故事教學法,將學生的好奇心調動起來,從而使學生產生學習的興趣。另外,故事教學法使得課堂教學內容更加豐富,趣味性也十分強,可以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上,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1]。例如譯林版小學英語六年級“unit1 The lion and the mouse”這篇課文,教師在講解的時候,可以先說將一個故事,如老鼠和大象:一頭強壯的大象在森林里邊散步,他看到一個陷阱,里邊有只小老鼠,大象問小老鼠:你為什么會在陷阱當中?小老鼠很沮喪地說:一只貓一直在追我,不小心就掉進了陷阱當中。大象聽小老鼠說完以后把他救了上來。有一天,大象不小心掉進獵人的陷阱,被網纏住了,第二天就會被帶走,它十分傷心。小老鼠聽到以后,叫上自己的小伙伴不停的啃網繩,終于在第二天天亮前救出大象。這個時候學生的探究興趣被充分激發出來,教師可以稱熱打鐵,向學生提問,你們從這個故事中得到什么啟發?然后再將本節課的內容引入,讓學生先看圖片,然后說這些圖片講述了一個什么故事。學生在說完自己的故事以后,教師再引導學生進行學習,看看自己對圖片的理解和課文所表達的意思是否一樣。通過這種教學方法,學生對知識點有更加充分的掌握,并且印象極深。
(二)游戲教學法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游戲教學法也是常用的一種教學方法。有位教育家曾經說過,小孩子天生就是好動的,他們將游戲看做是生命。確實,游戲教學法最受學生歡迎。教師通過游戲開展教學可以將學生的興趣充分激發出來,縮短與學生的距離,并且將更多的語言實踐機會提供給學生,從而使學生將英語知識更好的運用在游戲中,不斷提高自身的英語應用能力與實踐能力。同時,學生在這個過程中也感受到了英語學習所存在的樂趣。
因此,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盡可能的開展游戲化教學活動,真正做到寓教于樂,讓學生在玩的過程中掌握英語知識。例如譯林版小學英語六年級“unit7 Summer holiday plans”這篇課文中,教師可以結合“聽口令做動作”該游戲開展教學,教師將“Where will you go for the summer holiday?”這一句話說給后面學生,該學生將這句話再傳給自己后面的學生,以此類推,最后一位學生聽到這句話不僅要用英語說出來,還要翻譯。通過這種方法,學生在玩的過程中掌握該知識點。此外,在這個游戲中,還有效鍛煉了學生的聽力能力,給其未來英語學習奠定基礎。
又如教師在對動詞詞組進行教學的時候,可以結合“I do,you guess”開展教學。將“jump、laughter、touch”等單詞寫在紙條上,然后將紙條放在一個小盒子中,一個學生到講臺上抽取紙條,然后將紙條上的動作做出來,不可以發聲,下面的學生猜測該動作。這樣,學生的興趣被充分調動起來,在無形中掌握英語單詞,并且記憶十分牢固。
(三)情境教學法
很多小學英語教師都采用情景法開展教學,該教學方法對語言學習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將教材上的語言變成生活氣息極強的語言。在語言環境中,將更加真實、自然的語言運用條件提供給學生,使學生在真實的語言情境中運用語言,轉變“要我學”成為“我要學”[2]。例如教師和學生打招呼,說“Nice to see you!”學生也會回答說“Nice to see you too!”但是存在一個普遍現象就是學生不會主動和別人用英語打招呼,說“Nice to see you!”,只有別人先和學生用英語打招呼,學生才會用英語回應,這樣就導致學生的學習成為“啞巴”英語。針對這種情況,教師要給學生創設良好的語言情境,讓學生積極運用語言。例如譯林版小學英語六年級“unit5 A party”這篇課文,教師可以創設一個派對情境:今天小明家會舉辦一個派對,家里邊分工去超市買東西,如果你是小明,你會買什么,怎樣和售貨員交流?有的學生說“I 'll buy chicken and ham and snacks.”“Can you help me?”等,這樣學生在語言情境中的有效鍛煉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
三、加強鼓勵力度
小學生十分尊重教師,同時也十分看重教師對自己的看法與評價。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加強對學生的鼓勵力度,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與自信心,在學生心中樹立“我能行”的信念,從而使學生更好的學習英語[3]。在英語學習中,學生學習成果十分理想,那么教師要表揚該學生,這不僅僅是對該學生本階段學習的肯定,也是對該學生后期學習的激勵;學生的學習成果不理想,教師也不要否定,要不斷的鼓勵學生,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例如教師在批改作業的時候,作業完成的好的學生可以在其作業本上寫一個大大的“Good”,作業完成的不好的學生可以在其作業本上寫“You 'll be even better.”,還可以在學生作業本上畫一個笑臉,學生看到以后會很高興,在以后的學習中也會更加努力。另外,教師對評價學生的時候也要全面進行,看到學生的優點,同時也不會忽視學生的努力,再加上有效鼓勵可以進一步加強學生的學習信心,進而更好的進行學習,打造高效的教學課堂。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要不斷提高對學生學習興趣培養的重視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打造出高效的英語教學課堂。首先,教師要創設良好的英語環境,讓學生隨時隨地說英語,形成良好的說英語習慣;其次,采用多元化教學方法,增強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最后,加強對學生的鼓勵,提高學生英語學習的自信心。
參考文獻:
[1]程小霞.基于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小學英語教學新模式探索[J].英語廣場,2013(4):130-130.
[2]魏冬蘭.小學英語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J].學周刊:中旬,2014(7):34-34.
[3]展宗艷.小學英語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17(02):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