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靚
摘 要:思維導圖是由英國學者東尼·博贊提出來的一種將大腦思維與圖像有機結合的思維工具。本文對思維導圖在大學英語閱讀教學中應該如何開展進行了探討和研究。本文指出通過運用思維導圖,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興趣,而且可以更有效和科學地提高學生的閱讀方法和思維能力。
關鍵詞:思維導圖;大學英語;英語閱讀;閱讀教學
一、思維導圖的定義和特征
思維導圖也叫心智圖,是由世界大腦先生、世界創造力智商最高保持者東尼·博贊發明創造的。在《思維導圖寶典》的引言中,博贊先生提到,自從20世紀60年代發明思維導圖之后,它就被人們當作“終極思維工具”。思維導圖之所以有效,是因為它的制作過程模仿了顯微鏡下腦細胞的結構,用圖表的形式來表現大腦的發散性思維,遵循大腦連接和加工信息的方式。它是以圖解的形式和網狀的結構,用于儲存、組織、優化和輸出信息的思維工具。
二、思維導圖在大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的主要作用
1.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興趣
大學英語的教學主要是以閱讀為主,聽力、寫作和口語為輔的教學模式。尤其在不方便開展小班語言授課,班級人數較多的高校來說,英語閱讀能力的培養被視為大學英語課程的主要教學目的,因此如何提高學生對英語閱讀的興趣,對保證教學質量,提升教學效果起著重要的作用。首先,通過對不同顏色、線條和圖案的運用,思維導圖把知識按照不同的層次呈現出來,增強了英語閱讀文章學習的趣味性。另外,以關鍵詞為中心繪制的思維導圖,重點突出;向四周發散型的分支將結構復雜的閱讀內容簡易化,將文章的邏輯關系更加具體化,減少學生對閱讀單純文字信息的乏味感。因此,思維導圖對大學英語閱讀知識的系統化與形象化的展現,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興趣和激情。
2.培養學生更科學的閱讀方法
傳統的英語閱讀教學主要強調對詞匯、習語和語法等知識點的學習,主要采取老師講授,學生記錄筆記的課堂形式。學生的思考能力和閱讀能力難以在閱讀教學中得到訓練與增強。傳統課堂上缺少教師和學生的互動,學生只是被動的接受,缺少對學生閱讀方法和技巧的培養和訓練。通過和老師一起繪制思維導圖,可以促進學生們積極的參與,加強學生們對篇章處理和基本框架的把握,加深他們對閱讀材料的整體理解和記憶。因此,在大學英語閱讀教學中應用思維導圖,有助于培養學生更科學的閱讀方法。
3.增強學生的思維能力
采用思維導圖的形式,開展大學英語閱讀課的教學,可以更好的培養和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首先,通過繪制思維導圖,學生需要把關鍵詞、圖像、邏輯層次、文章節奏等因素進行綜合思考和運用,使學生對閱讀課所學到的語言知識點、閱讀方法和技巧進行主觀的分析和加工,從而鍛煉了學生的思考能力,改變了傳統英語閱讀課教學—“教師講,學生聽”的學生被動接受模式。其次,按照人腦發散性思維特點而繪制的思維導圖,可以幫助學生全方位、多角度地思考分析問題,促使學生進行發散思維的培養和訓練。另外,通過對關鍵詞、圖像、文章層次的有機組合,思維導圖可以將學生的思維過程可視化。因為其開放性特質,思維導圖可以促進學生在學習英語材料的過程中不斷將自己的理解和觀點融入到思維導圖中,從而形成自己的思維導圖。
三、思維導圖在大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1.英語閱讀課的詞匯教學
一詞多義在大學英語詞匯的學習和使用中經常出。但很多學生仍然采取初高中階段學習單詞的方法,一一對應的記憶大學單詞的漢語意思。當同一個單詞在不同語境下出現時,學生們不知道如何靈活應對,依舊墨守成規,導致他們在句子理解上出現偏差和錯誤。教師可以用單詞為中心詞匯,不同的含義為二級分支來繪制思維導圖,使一詞多義現象能夠更為清晰的展示出來。
派生法即派生構詞,是指在詞根上加后綴而構成新詞,它是學生在大學期間學習和擴大詞匯量的最佳途徑,派生法要求大學生掌握它的詞根,以及幫助構成派生詞的前綴和后綴。例如,通過學習詞根“sist”的含義,大學生們可以更好的理解和記憶resist, consist, persist, assist, insist, exist等以“sist”為詞根的一系列詞匯。此時,以思維導圖為展示形式,學習英語中常用的詞根和詞綴的使用,來進一步擴大學生們英語的詞匯量,顯得更加合理和有效。還是以“sist”為例,在英語閱讀課堂上,教師首先講解詞根“sist”的含義和用法。然后教師進一步列舉含該詞根的其他詞匯進行展開解釋和說明。最后,為了鞏固學生對該詞根的理解和記憶,學生以思維導圖的形式開展頭腦風暴,鼓勵學生列舉更多關于詞根“sist”的單詞。
2.英語閱讀課的篇章教學
文化背景知識的介紹是英語閱讀教學的重要環節之一,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閱讀前以思維導圖的形式,針對特定的文化背景展開頭腦風暴。這樣,通過師生互動的形式,教師可以對閱讀文章所涉及到的文化知識點展開多角度、多方面的討論和學習。另外,在閱讀課上繪制思維導圖可以促進學生進一步分析文章的整體結構和上下文的邏輯關系,可以使學生對語篇的理解最大化。
結語
思維導圖是一種整體思維工具,可應用到所有認知功能領域,尤其是記憶、創造、學習和各種形式的思考。在大學英語閱讀教學中使用思維導圖,可以突出學生的中心地位,激發他們學習英語閱讀的主觀性和積極性,提升他們的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1]東尼 博贊.卜煜婷 陸時文譯.思維導圖寶典[M].北京 化學工業出版社.
[2]賈志穎. 基于信息化的高職英語教學模式改革研究與實踐[J].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16 (01).
[3]寧建華,苗莉珺.思維導圖在大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實踐研究[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5(12).
(作者單位:沈陽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遼寧 沈陽 110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