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長期以來的閱讀教學方法單一,閱讀教學效率低下,新課改下的閱讀教學仍待進一步優化。文章提出問題導向優化閱讀教學的論題,并具體從導入環節的問題設計、文本理解時的問題設計等幾個方面,論述問題教學法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運用策略。
關鍵詞: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問題導向;優化課堂
閱讀教學是高中英語教學的重要部分,對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探究也越來越受重視。筆者主要探討以“問題”為載體,以“問題”為主線,貫穿英語課堂的方法和策略,旨在以“問題”為導向,提高學習能力、提升思維品質。
一、 運用“問題”導入,促學生“主動思維”
Well begin is half done.成功的導入,可以吸引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力,使課堂效果事半功倍。“問題”導入法,可以激發學生主動思考,也起到以“問”引新、以“問”促思之效。在閱讀教學中的Prereading環節中,有效的“問題”引領,還可以讓“問題”成為連接新舊知識的“橋梁”作用,促使學生對文章的閱讀產生期待。
如教學必修二的Unit 1 Reading前,為了復習Welcome to the unit的主要內容,并有效導入到reading的教學中,筆者設計了問題Can you name some unexplained things?Can you say something about them?當學生回答出UFO以及描述了UFO之后,筆者立刻呈現UFO的圖片,以及Justin丟失,警方束手無策的情境,學生對Justin的丟失感興趣,給出了種種可能,有的說被UFO掠走了,有的結合現在的拐賣兒童、賣兒童器官等的社會現實而給出不同的可能,問題的提出、問題情境的創設,活躍了學生思維,也激發學生對課文內容的興趣和閱讀的欲望,為新課文的閱讀也創設了故事發生的背景,為有效閱讀做了鋪墊。
二、 運用“問題”活躍閱讀課堂,加深“文本理解”
閱讀中,如果能給學生一些啟發性的問題,可以促進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反過來,也建立在閱讀上。為此,在while reading環節,教師應注重問題的設計和引導,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速讀、精讀、推斷讀、細節讀等閱讀技巧,提高閱讀能力。
如模塊七Unit 2 reading的教學時,筆者在導入之后,首先提出What are the two medicines mentioned in the article? When was one of the medicines first sold as a tablet? What did Fleming、Florey and Chain share?等問題,讓學生快速瀏覽文章,捕捉關鍵信息,培養學生的skimming的能力;再提出When did people find that drinking a special tea could reduce fever and pain? When was ASA first made from other chemicals?等問題,讓學生細讀文章,關注文本的具體信息,也培養學生的scanning的能力;再提出What do you think the world would be like if there were not any medicines?等問題,引發學生的討論,在理解文本的基礎上,拓展學生的視野,引發學生的縱深思維,深化課文的理解。
再如必修一Unit 2 reading 的教學時,導讀之后,為了讓學生了解文本的結構,筆者首先提出戲劇中的主要人物有哪些?劇情中有幾幕?等問題,為了讓學生掌握戲劇的閱讀方法,筆者根據reading strategy的方法和策略的指導,又設計了What form does most of the play use?等問題,讓學生對戲劇這一特殊的體裁有所了解,對戲劇的閱讀方法進一步掌握;對于文章的理解這個層面,筆者設計了文章中有哪些新單詞?這些新單詞在文章中是什么意思?等,引發學生對文本中生詞的學習、知識點的關注。這些問題從不同的側重點設計和提出,包含了“主問題”以及“問題串”“問題鏈”,這些問題,既有助于課文的理解,也提高探究閱讀的能力。
三、 運用“問題”驅動英語課堂,培養“反思意識”
反思能力的培養也是英語閱讀教學中不容忽視的一個目標和要求,教師應借助于“問題”驅動,實現閱讀的由“雙基”到能力的轉化,讓學生在閱讀中啟迪思維、塑造自我。
如在故事性比較強的閱讀文章的閱讀時,教師以問題What would happen next?而促使學生融入故事情節中,如閱讀Home alone時,在引領學生閱讀了文章的開頭:爸爸媽媽回家,看到家中一片狼藉,教師引導學生停下閱讀的腳步,而思考Would Erics parents get angry?而讓學生走進劇情中;閱讀到爸爸媽媽對Daniel大聲呵斥,筆者提出What would Daniel do ?而讓學生思考面對媽媽、爸爸的不分青紅皂白而訓斥孩子的情境,而與Daniel產生心靈的共鳴,Daniel會怎么做,自然引發學生的思考,引發創新思維;得知Daniel生氣離開,躲進自己的小房間時,筆者緊追不舍,提出問題Would Daniels parents say sorry to Daniel? Would Daniel explain something to his parents?……這些問題,密切結合閱讀文本,問題將學生與劇情、劇情中的人物緊緊聯系起來,促使學生善于發表自己的看法和觀點,促使學生學會反思、探討,促進思維能力的不斷提升。
閱讀教學質量的提升,是一個動態、發展的過程,教師應善于發揮“問題”的導航、導讀、促思的功能,巧妙設計問題串、問題鏈,讓問題在學生的閱讀中起加速劑的作用,不斷引發學生思考、探究、發現,從而提升英語綜合能力和創新思維力。
參考文獻:
[1]龔琳琳.有關新課程背景下高中英語教學策略——問題教學法的探討[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5(16).
[2]王振鵬.探討問題教學法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具體實施[J].校園英語(上旬),2015(4).
作者簡介:韓碧霄,江蘇省淮安市,江蘇省洪澤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