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來,不少的老師已逐漸采用滲透方法教育方式進行物理教學而深受眾多學生喜愛,提高了學生對初中物理學習的興趣以及緩解學生對其的畏難情緒。本文通過初中物理的特性,對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滲透方法教育實踐做出相關思考。
關鍵詞:初中物理教學;滲透方法教育;實踐
幾何式的滲透方法教育相比于傳統(tǒng)的物理教學,能夠更為全面地向學生展示出物理學科的魅力,分析出各個學科間的不同卻又密不可分的聯系;促使學生不再一味地追尋習題答案的正確性,而是更為注重如何更好地吸收物理知識和分析運用物理原理以用于生活實踐中。在滲透方法教育模式下,學生不僅能夠快速的建設起物理思維導圖,還能高效的提高邏輯思維能力并且使學生的學習能力、動手實踐能力、思維轉換能力以及自身綜合素質等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
一、 初中物理特性
物理學實際上是一門科學與自然相融合的學科,它注重物質研究,對物體運動的方式軌跡以及相互作用進行研究同時總結相關的規(guī)律。而初中物理是物理學學習的起點,其在內容上相對比較基礎、簡單,在內容上初中物理基本上是對一些物理現象的產生進行相關的解釋說明,力學的入門學習和物體運動、產生的能量等進行比較淺顯的學習。不難看出初中物理的特性之一就是與生活緊密聯系;再來,初中物理的實驗性比較強,它考驗著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這一點從教育局加大了對實驗測試部分分值管理力度便一目了然。但正因為初中物理知識較為基礎同時又要求其在加固基礎的時候要求實操能力,增強靈活性從而導致在教學中出現側重一邊忽略另一方面或者為了達到兩者統(tǒng)一結合的要求而降低要求水準等各種問題。
二、 滲透方法教育實踐
(一) 與人文學科之間的滲透
對于文理科的學習,大部分人都存在這樣的誤區(qū):文科=死記硬背,理科=無限刷題。然而事實并非如此,文科理科的知識在記憶模式上也許存在些許出入,但它們是可以進行貫通、學習和記憶方式也能夠進行相互滲透的。比如在初中物理關于“壓強”的講解時,引用“繩鋸木斷,滴水穿石”,通過對這句話的研究講解,提出該句話中存在的物理現象及原理,加深學生對壓強的了解,另外由于物理學中的定律往往比較拗口難以記憶,因而通過人文學科的滲透,用通俗易懂的詞語或者詩句解釋物理現象能夠有效幫助學生對定律的記憶和理解。
(二) 與自然科學相互滲透
在物理學中,充滿了各種各樣千奇百怪的自然科學現象。而在物理學習過程當中不應該僅僅簡單明了地向學生公布謎底,而是應該利用自然科學的特性創(chuàng)造與之相符的情景,通過這種情景再結合現象,讓學生自主地開動自己的大腦去尋找出答案,如此一來,這將大幅度的提升學生的興致和對物理學科學習的積極性。例如在學習《光現象》這一章的時候,涉及光的反射、折射、色散以及平面成像時,這些都是自然科學中十分常見的現象。那么,如講授光的折射時,準備好一只紅外線筆、一個裝有水的玻璃缸、一只筷子、裝有水的杯子,然后,用紅外線筆在玻璃缸的水面上進行照射,讓學生們記錄下剛剛這一過程中照射的點到水面這一部分的紅外線光束的狀態(tài)以及水面下紅外線光束的線路狀態(tài);然后再將筷子放入裝有水的杯子里,讓學生觀察它的現象。然后向學生提問:“兩組實現現象的共同點是什么”“產生這類現象的原理是什么”“生活中還有哪些這樣的現象”等相關問題,引導學生自主思考,分析現象進而尋找到“真相”。在這過程中,使學生將自然生活現象與物理學科相互滲透,激發(fā)了學生思考能力同時讓學生更加關注滲透在自然生活科學的物理知識。
(三) 在實驗探究過程中滲透
物理學也是一門需要通過實驗進行驗證學習的學科,如此,物理知識在實驗探究過程中滲透,利用實驗讓學生更為直觀清楚地理解該物理現象的本質,在探究過程中,總結歸納出變化規(guī)律。如在初中物理課中探討聲音在真空環(huán)境中的傳播的課程中,通過實驗來尋求真理。首先,將放著音樂的音樂播放器放入完全封閉無破損的塑料罩中,此時能夠清晰地聽到音樂的聲音,然后利用抽空裝置逐漸地將罩內的空氣抽走,在這過程中,能夠很明顯地感受到音樂聲在逐漸逐漸減弱,盡管實驗無法做到完全真空的狀態(tài),模擬實驗是相對比較理想的狀態(tài),但是實驗過程能夠得出“真空狀態(tài)下,聲音是無法進行傳播的”這一實驗結論。再如探究摩擦力與接觸物體的粗糙程度是否有關的實驗中,建設三個“滑滑梯”模型,一個滑梯用光滑的小木板,第二滑梯板用較為粗糙的木板,第三個則用比第二個滑梯板更為粗糙的木板,除此之外,其他因素皆相同,讓三個玩具小車同時從同一高度滑下,記錄三個小車分別到達底部的時間,然后就這一現象進行討論分析,得出相關合理的結論。這種在實驗探究中滲透的物理知識,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開發(fā)出“實驗出真知”的思維模式,這不僅局限于物理學科的學習同時可以運用到各個學科以及生活中。
三、 總結語
在現代教學中,初中物理是初中課程中必不可少且令較多同學感覺難以掌握的一門基礎課程。而學生從初中階段開始接觸簡單物理學,這段期間的物理知識積累以及學習方法是相當重要的,這對往后能否高度理解和有效解決高中物理中出現的問題起著關鍵性作用。因此滲透教育的實踐刻不容緩。
參考文獻:
[1]李建新.初中物理教學中滲透方法教育的實踐[J].寧德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1,13(3):287-290.
[2]張定而.初中物理教學中滲透科學方法教育[J].物理教學,2013(5):40-43.
作者簡介:崔玲玲,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漳州市云霄竹塔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