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中指出:社會實踐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環節,對于促進大學生了解社會,了解我國基本情況,增強自身素質,提高自身的毅力,增強社會責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相關部門也相繼出臺文件,指出了今后關于大學生實踐活動的一些主要目標和要求。本文就新形勢下進一步深化大學生相關社會實踐活動做簡要的敘述。
關鍵詞:新形勢;深化;大學生;社會實踐
一、 引言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社會對于人才的需求數量和質量都在急劇增加,故此各個高校紛紛針對大學生推出了相關的社會實踐活動,這是高校為了讓學生能夠深入社會而進行的一種實踐活動。各個高校的實踐活動有所不同,根據實際情況的不同大致分成幾種:軍政訓練,社會調查,生產活動以及公益活動等等。在培養學生動手能力的同時也提高學生的科學文化素質以及身心素質。
二、 學習貫徹《意見》精神,進一步明確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的價值取向
胡錦濤同志曾經在教育的相關會議上說過:“培養什么人,如何培養人,是我國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發展中必須解決好的根本問題。”讓大學生在當今社會能夠更好地生活,在實踐中明白為人處世的道理,不懈地追求人生價值和理想。
第一,要將大學生的社會實踐活動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種途徑。大學生在社會實踐過程中,會了解到我國的基本國情,市場經濟的基本運作方式,企業的日常經營以及國家行政機構的一些基本常識。在實踐中逐步形成科學合理的社會道德,主要包括:個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價值觀,以及公共道德、職業道德等等。如今大學生大多數都在學校當中,對外面的社會情況全然不知,實踐活動能夠讓學生更加清楚自己的定位,作為一個合法的公民應該具備什么樣的基本素質,這比思想政治教育更加有效。
第二,要將社會實踐活動作為大學生知識結構的重要途徑。二十一世紀的教育應該圍繞著培養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在大力開展社會實踐活動之后,相關學者經過研究指出,實踐活動需要也必須培養出這幾種素質和知識:對市場的基本了解,公共政策、社會環境、人際交往以及道德規范。要讓社會實踐成為大學生的一位終身教師,不斷地更新學生的知識結構,強化綜合素質和全面能力的發展。
三、 把大學生社會實踐納入高校的教學計劃,不斷豐富社會實踐的內容
從目前的形勢看,各大高?;旧弦呀泴⑸鐣嵺`納入學生的培養方案和教學計劃當中,但是與理論的課程教學規劃相比所占的比例又非常的低。很多的學校的社會實踐只是一兩個月之后就結束,只需要交上一份總結和實踐報告之類的文件就可以“結業”了。這跟社會實踐的初衷是不相符的。大學生社會實踐是一門非常特殊的課程,由于要進入到社會中進行實際的各種業務操作,因此必須要在學??茖W的組織規劃之下進行,各種措施都必須齊全,制訂完善的社會實踐教學計劃。另外,社會實踐的內容也應該更新,不能局限在高校的某些主要專業上,要讓學生有足夠的選擇空間。
四、 走出精英實踐組織模式,走大眾實踐的發展道路
傳統上,一些高校只是對成績靠前的同學進行社會實踐的相關培訓,或者某個專業有相關的學校層面組織的社會實踐,但是其他專業就沒有。在素質教育全面展開的局勢之下,這樣的現象要改變,走出精英實踐的組織模式。積極探索出以點帶面、以面成體的社會實踐模式,使得社會實踐從縱向覆蓋到專業的每一個人,橫向擴充到其他的專業。高校應該充分重視學校的社會實踐活動。積極與社會上的各行各業的企業保持聯系,保持充分的校企合作,構建起學校和企業之間的實踐體系,和這些企業建立長期的實踐基地關系。此外,鼓勵學生自主創新創業,將社會實踐的思路向更寬廣的方向拓展。
五、 轉變主題運動的模式,拓寬實踐活動的領域和時限
主題活動的模式指的就是將社會實踐作為一種臨時的活動,活動具有短期性和固定性。一些高校的社會實踐就是這種模式,每年定期舉行,時間一般只有一到兩個月,活動結束之后向相關部門提交報告。一些活動甚至安排在寒暑假,將社會實踐作為一種強制性的作業和任務來完成。新形勢下這樣的狀況應該改變,實踐活動也像一門學科一樣,要想學到的知識更加專業和深入,就應該延長社會實踐的時間,要想更多的提高綜合素質,那就應該拓寬社會實踐的行業范圍。高校方面應該配合學生的實踐活動做出相應的改變,比如說有些學生因為一些原因想進行彈性的社會實踐,另外還有一些學生想要休學創業等等,高校都應該針對這些情況做出對應的對策調整。
六、 科學合理地確定社會實踐活動的效果評價標準,提高學生參與的積極性
科學的社會實踐評估體系要從以下幾點做起:首先是要組織相應的機構來專門負責這項工作,將多種測評手段結合起來,比如定性測評和定量測評等等,堅持學生自評和團體之間的互評等等。其次,重新設計關于學生社會實踐的記錄檔案,將能夠反映學生社會實踐具體情況的要素都體現出來,比如實踐內容、時間、地點、單位評價等等。再者學院要能夠及時地處理關于社會實踐當中出現的各種突發情況,比如用人單位和學生之間的合同,違約以及相關手續辦理問題等等,最后就是社會實踐必須要有一整套完善的規章制度,保障程序正確、步驟清晰。
七、 結語
綜上所述,大學生的社會實踐對于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市場應變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是非常有幫助的。因此無論是學生還是高校都應該高度重視。學生應該在社會實踐中努力學習,恪盡職守。高校則應該從各個方面完善制度,為學生的社會實踐做一個好的鋪墊。
參考文獻:
[1]楊弘宇.關于在新形勢下推進大學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深化發展的思考[J].教書育人,2011(33):40-41.
[2]羅令姣.新形勢下深化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芻議[N].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03(6):42-43.
[3]王慶軍.深化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芻議[N].連云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1990(1):59-63.
作者簡介:
王永新,陜西省西安市,陜西省西安市西京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