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柱
【內容摘要】在高中歷史教學中適時適地選用鄉土歷史文化作為課堂教學的補充,不但能豐富課堂教學內容,而且能更好的發揮歷史學科獨特的育人功能作用。所以無論在課堂教學中、研究性學習活動中、還是在專題講座中都可以利用鄉土文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除此之外還可以通過校園廣播等方式有意識的宣傳鄉土歷史文化,豐富學生的知識結構,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培養正確的歷史觀。
【關鍵詞】鄉土文化 歷史教學 豐富 激發 培養 歷史觀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學生是從直接表達愛家庭、愛學校、愛故鄉的感情,逐漸過渡到認識更加深刻的社會關系,從理性上認識祖國的概念”。從中可以看出適時適地選用地方歷史文化作為課堂教學的補充,不但能豐富課堂教學內容,而且能更加發揮史學獨特的育人功能作用。同時,教學實踐也表明,學生往往對教材中有關自己家鄉的人和事懷有濃厚的興趣,而這些人、事又與他們生長、生活環境密切相關,或者就發生在同一片特定的土地上,因而備感親切,所以鄉土歷史文化在歷史教學中的合理運用在一等程度上是能夠彌補傳統歷史教育的短板的。本文重點探究在高中歷史教學中如何運用鄉土文化,以涼州鄉土文化為例分析。
一、在課堂教學中穿插鄉土史料,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課堂教學是高中歷史教學的主要陣地,是達成歷史教學目標的主要方式。在常規的歷史課堂教學中,除了采用各種教學方式、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外,在不同的教學內容中,盡可能的在每一個歷史階段的教學中穿插地方史或地方歷史遺存等,這樣不僅能豐富歷史課堂,還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產生對家鄉的自豪感和熱愛。例如,在必修一第一單元第三節課,講授中央集權的發展一目時,講到漢武帝為加強中央集權,除了實行推恩令外,還設刺史制度加強對地方監察,這時我插入了西漢元封五年(前106),天下為十三州各置一刺史,史稱十三刺史部。其中在涼州范圍內置涼州刺史部,涼州刺史部政府駐地武威郡,涼州刺史是西漢最重要的幾個刺史之一,權利很大,涼州轄武威郡、酒泉郡、金城郡、敦煌郡、隴西郡、漢陽郡、武都郡、安定郡、北地郡、張掖郡、張掖屬國、居延屬國,司法權由郡守行使,從此涼州開啟了制衡西北的序幕。學生對此充滿了濃厚的興趣,聽得津津有味,這樣不僅激發了學生深入了解武威歷史發展的興趣,而且也加深了學生對中央集權的理解。
二、把鄉土歷史滲透在研究性學習活動中,提高學生研究性學習的能力
高中歷史學科的研究性學習是指學生在歷史教師的指導下,從歷史學習和社會現實生活中選擇并確定自己感興趣的研究課題,以自主性和探究性學習為基礎,通過個人與他人合作的方式進行學習的一種模式。這種學習模式不僅改變了傳統的被動式接受知識的學習模式,更重要的是給學生提供了思考歷史、探究歷史的空間,使歷史學習成為教師指導學生運用各種材料主動認識歷史的過程。豐富的鄉土文化不僅是教師研究歷史的生動材料也是學生開展探究性學習的豐富課程資源。學生到社會上收集鄉土歷史資料,進行分析和處理,就能形成自己的課題。比如在我校開設研究性課程過程中,我指導的許多學生結合家鄉歷史的內容、特點提出了自己的課題,有《姑臧城的發展沿革》、《涼州的飲食文化》、《歷史上的涼州》、《絲綢之路上的涼州》、《武威文廟》、《武威白塔寺——西藏納入中國版圖的歷史見證》、《一帶一路下的涼州》等等,從這些課題題目中可以看出,學生的選題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創新思路,這比探討純粹的歷史問題更能喚起他們研究歷史的熱情。
三、把鄉土歷史以專題講座的方式融入歷史教學中,拓展學生知識面
對于比較系統的或不能大量融入課堂的地方史,可以開設專題講座。比如,五涼文化,它比較系統且很復雜,不能過多涉入到課堂教學中,但五涼文化卻又是最具代表性的武威歷史文化,對整個中國歷史文化有著杰出的貢獻。為了增強學生對五涼文化的了解,我們歷史學科組組織了關于五涼文化的專題講座。首先我們學科組全體成員從五涼文化的成因、特征以及對武威、對中國的影響等方面收集資料,制成課件,然后發出海報,確定時間、地點,最后由我們學科組中普通話好、專業功底深厚的老師在學校的道德講壇進行專題講座。之后經我們調查,學生對這個講座非常喜歡,也讓部分同學對歷史課,特別是涼州文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四、通過校園廣播普及鄉土歷史,增強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
校園廣播是每個學校不可缺少的基礎設施之一,盡管近幾年來視頻技術和網絡技術在飛速地發展,但校園廣播卻以它的實用性、經濟性、便捷性被各類學校所廣泛應用,我們學校也不例外。我們在中午、下午放學時間,利用廣播介紹涼州歷史人物以及有關涼州的詩詞。通過廣播,學生們有意無意的接觸到了鄉土歷史,同時也增強了他們進一步學生歷史的主動性。
總之,鄉土歷史文化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作用顯而易見。當然將鄉土歷史文化運用在教學中,也要防止喧賓奪主傾向,一定要以國家頒布的高中歷史課程為主線,同時要有嚴謹的學術態度,謹防傳說、野史、道聽途說的軼聞趣事進入課堂,混淆視聽。只有這樣,鄉土歷史文化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運用才會科學、適時、恰當,并起到推波助浪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姜信周. 簡論地方史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運用[J]. 陜西教育:教育,2015(3).
[2] 雍際春. 河西四郡及其戰略地位論要[J]. 甘肅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5,25(5):1-5.
(作者單位:甘肅省武威市第六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