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軍山
摘 要:學校管理在確立“兒童立場”的同時,更應該確立“教師立場”,要讓每一個教師真切地體會到從教的尊嚴、職業的幸福感、事業的成就感和社會的使命感,從心底流淌出對教育和學生的熱愛,才能真正體驗的幸福,所以,學校管理只有從“教師立場”出發,才能真正實現“兒童立場”。
關鍵詞:享受;幸福;體驗;親切;自信;快樂
人活著到底為了什么?教育到底為了什么?這是很多人都思考過的問題。做為一名有著二十七年教齡的教師,我一直對此進行著不懈的探究。從一名學生到一名教師,從一名普通的語文教師,到學科帶頭人,學校的中堅力量,最后成為管理者,我親眼目睹了教育的變遷。尤其是到第五小學從事教育管理的十年,讓我對此有了愈來愈明晰的認識;教育的目的是為了人的生活,人生活的追求就是幸福。教育的終極就是要讓幸福伴隨孩子一生,用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矢志追求人生成功的幸福。教育不是讓人走向上流社會,而是獲取智慧和心靈自立的力量。正如著名教育家烏申斯基說:“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學生獲得幸福,不能為任何不相干的利益犧牲這種幸福,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我以為,這一命題的實現,正是一個教師有的使命和個體價值所在。
一、讓教師享受教育幸福
只有教師是幸福的,才能創造幸福的教育,應該讓播種幸福的人幸福起來。我們多渠道、多方位地為教師提供發展的空間,給教師創造一個寬松愉快的環境以及和諧的工作氛圍,讓教師的生命釋發光彩。
1.將提高教師的理論素養和專業素質作為提高教師幸福指數的重要途徑。組織教師進行《優秀教師的定義》《教師最能打動學生的二十句話》《幸福的教師與教師的幸福》《感動教師的十個經典故事》等文章的學習,邀請吳忠市教育局焦玉柱局長作《立德樹人,提高教學質量》、周占忠副局長作《解讀教育文化力——校園文化、生命教育與管理境界》、市政府教育督導室綜合科科長、特級教師郭自立作《做一名追求幸福的教師》、首創國際教育集團專家作《幸福教師的五項修練》等專題講座,幫助老師調整好心態,提升了教師的幸福觀。
2.學校積極培養教師的合作精神,大力倡導優秀的教師幫助一般的教師,讓一般的教師向優秀的教師學習,并制定了相應的保障性制度,比如采以“捆邦考核”的方法評價教師,不僅要看每個教師的成績,還應看整個學科的成績,如果不是整個學科都優秀,則個人的優秀等級等。這就促使優秀教師主動幫助一般教師,而差者為不愿因自己拉低整體成績而主動去學,整個團隊的合作氛圍就形成了,又如,學校成立教師團支部,在立足崗位創先爭優的活動中,不斷煥發青年教師團體的使命意識,凝聚傳遞青年教師朝氣蓬勃的正能量。
3.逐步建立科學的評價機制,讓教師共享公平與陽光,讓教師充分感受平等與尊嚴。同時,加強情感管理,提倡尊重、關心、理解、信任每一位教師,努力為每一位教師搭建施展才干的舞臺,使每個教職工都能以主人翁的姿態心情舒暢地工作,讓每個教師感受到幸福教育與個人的需要緊密相連,愿意在共同達成學校發展目標的過程中實現自己的理想。因此教師積極參與民主管理,提出了大量合理化建議。
二、讓學生體驗幸福教育
教育是以生命感召生命的過程,教育活動是一個師生共同參與的互動過程,教師和學生只有在教育活動中共同體驗、共同創造,才能共同享受教育的幸福,才能共同受益于幸福的教育。
1.讓課堂洋溢生命的溫暖。課堂是一個師生共同參與的互動過程,師生只有在這個過程中共同體驗、共同創造,才能共同享受教育的幸福,才能共同受益于幸福的教育。2011年,學校正式啟動“幸福課堂”工程。學校確立了“規范教師教學行為,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和“喚醒不生的生命意識、提高課堂學習效率”兩大核心任務作為深化學校內分泌建設、促進學生幸福成長的思路,以“先學后教,當堂訓練”這一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對課堂進行了改革的嘗試。在課堂教學中,將幸福教育理念與學科教學緊密地結合,創造輕松和諧的教學氛圍,讓學生在激勵中體驗,主動參與教學活動,處于積極學習的狀態,獲得成就感,教師通過及時的、個性化的鼓勵和評價,不斷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和動機,提高了課堂教學質量,師生在課堂教學中共同成長、共享快樂、感受成功、感受幸福。
2.學生的內心世界是豐富的、靈動的,他們的視野不能局限在知識學習上,他們的幸福應該建立在更廣闊的“做人”平臺上學校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幸福成長的環境,一個全面發展的空間,一個充分展示自我的舞臺。
(1)學校秉著“讓每一塊墻壁都會說話,讓每一棵花草都能傳情,讓每一幅圖畫都能會意,讓每一個角落都會出彩”的環境育人理念,充分利用校園空間,加強學校宣傳文化的建設。
在校園內精心設計制作各類文化理傳櫥窗,從校訓、教風、學風、辦深究理念、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責任教育、榮譽表彰等內容入手,制作宣傳展板60余塊;教師辦公室內懸掛師德、師風等以人為本的宣傳標語,多角度提升教師的師德修養;在學校教學樓各樓道內,懸掛各種名的警句、學生繪畫作品、警示標語等,充分為學生創設健康、文明、和諧的學習環境。讓校園內每一處空間都發揮最大的育人效應,使我校整個校園文化生活的品位得到提升。
(2)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讓學生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呈現出鮮活、生動和豐富的特質,成為有情感、會思考、能擔當的人。
我們更引以為自豪的是,自從實行幸福教育以來,教師、學生的精神面貌發生了很大的改變;教師們比以前更親切、更自信了,孩子們比以前更可愛、更快樂了。幸福在路上,我們相信未來的風景比今天更令人向往!也許這種幸福感的追求永無止境,也可能我們一時還無法達到理想的境界。但人在旅途,在向著至高境界的進發中,我們將一路收獲風景,收獲智慧,收獲成功,品嘗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