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嘎
[摘 要]高效課堂即在一堂課中要實現高的效益。高效課堂的核心問題是效益問題,即什么樣課堂是有效益的。所謂的效益,應主要是指通過老師在一節(jié)課的課堂教學中,學生所獲得的具體的進步和發(fā)展,高效的主體在于學生而不在于老師。
[關鍵詞]高效課堂;課堂目標;教學環(huán)節(jié);課后作業(yè)
新課程實施以來,在“以人為本”教育理念的導向下,課堂教學設計十分注意和強調課堂氣氛、學生的參與和活動,這在一定程度上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熱情和學習主動性,但在“熱鬧”和“繁華”的背后,卻透露出浮躁、盲從和形式化傾向,學生得到什么,學到什么,是我們在教學中應該思考的。于是,如何打造英語高效課堂已成為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那么,作為教師又該如何實施高效課堂呢?本文就這一問題結合教學實際從以下幾方面做以探討!
什么是高效課堂?高效課堂即在一堂課中要實現高的效益。高效課堂的核心問題是效益問題,即什么樣課堂是有效益的。所謂的效益,應主要是指通過老師在一節(jié)課的課堂教學中,學生所獲得的具體的進步和發(fā)展,高效的主體在于學生而不在于老師。那么在英語課堂教學當中怎樣體現課堂的有效性呢?有哪些因素影響高效課堂的實施呢?
一、教學目標的有效
在我們每節(jié)課前,都會把教學目標展示出來。目標即學生通過學習所要達到的程度,知識目標應該是最基本的目標,不能把課堂變?yōu)椤爸R本位”,認為學生學到這些知識本節(jié)課課堂目標就實現了。那樣,教學就變成了灌輸和死記硬背,學生變成“知識的奴仆”,教師變成了“知識的販賣者”。應把課堂的主動性、生成性、生動性變成教學的生成目首先,教學目標的設立要有整體性原則,不能僅限于本節(jié)課知識本位教學。我們現在的學生基礎差別很大,在本節(jié)課目標達成上要照顧不同層次的學生,使學生能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確定能實現的教學目標,這樣的教學目標才有效度。
二、教學環(huán)節(jié)的有效
1.預習:完整的課堂應是將“課中45分鐘”向前后延伸,課前、課中、課后三段。課前學生應做好整體的預習,要解決的問題是學生根據自己目前的英語知識水平對老師上課要講的內容進行梳理,最基本的也應該是消除文本中的“生詞”,了解自己在本節(jié)課學習的難點,為課中的小組合作學習和對課中“有的放矢”的聽講打下基礎。
2.課中:影響課堂教學方面主要因素有:(1)問題設置的有效性。問題導學是教學方法運用的核心標準。在課堂教學中,老師講課不能“滿堂灌”,能夠提出具有挑戰(zhàn)性的問題,激發(fā)學生探索、討論的積極性,并給與學生充足的探究時間。設置問題應具有挑戰(zhàn)性,發(fā)展學生的思維和想象,并且要滲透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內容。在課堂中,老師提出非常有思想的問題,大大提升了課堂的水平和檔次。(2)問題設置的靈活性。指的是問題的設置一定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設置不同層次的問題。要注意的是問題一定要層次分明,最忌諱的就是有些課是為了要體現分層教學的形式而設置了這一環(huán)節(jié)。在本次課堂大賽中,有的課堂提出的問題分成了三個層次,但是“容易”的比“較難”的還難,這樣的問題設置就使學生非常的困惑,也就很難體現問題設置的高效性。(3)教師語言的有效性。由于所教語言學科,這一方面顯得尤為重要。語言有效性主要包括:語言準確。在課堂教學中,對導入的解說,問題的引導,最后的課堂小結以及課堂的指令都要準確。只有給學生呈現出準確的英語,才能給學生很好的示范作用。可是,在本次課堂大賽中大賽中出現了很多語言的不準確現象,是值得注意的。語言有效。這一點主要是指在課上老師的指令和引導語一定要有效,不能浪費學生的時間。老師要用簡潔且清晰的語言表達出自己對課堂的引領,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完成自己的課堂任務。在大賽當中有部分教師出現了“拖堂”現象,老師課上語言有效性的缺失應是主要的原因之一。(4)老師提問的有效性。課上提問出現的問題主要有:有些老師喜歡聽部分優(yōu)秀學生的課堂回答,只要學生回應教師就滿足,而不管這些回聲是來自多數學生還是少數學生,就認為全體學生就已經理解了。有的老師滿足于全體學生齊聲回答,只要聽到正確答案就放心講下去還有老師在提出問題后,迫不及待的指定個別學生回答,實際上剝奪了其他學生的課堂思考權。老師課上的提問應該面向全體學生,得到大部分學生的及時反饋。比較合理的做法是:老師提出問題后,先要求學生在限定時間內先獨立思考,或者把思考的要點寫出來,之后教師再進行提問,那樣全班學生思維量就會大大增加。
三、課后作業(yè)的有效
有的老師認為在下課后是學生自己掌握時間,很難保證學生完成作業(yè)的高效。誠然,這是事實情況,英語老師在課下不能不能再像課上那樣對學生的學習進行一些必要的指導和行為的約束,使他們去身心的投入到完成作業(yè)中去,實現作業(yè)的高效。這就要求老師在布置作業(yè)時,一定要精心準備,下下力去找題和組題,避免出現布置作業(yè)的隨意性。現在手頭上學生的教輔資料很多,上面的題目也是魚龍混雜,不能簡單地說,今天的作業(yè)是多少頁到多少頁,必須全部做完。作業(yè)的布置要與課上所講內容相符,是對課上內容的復習和鞏固。不能拔高太多,比如復習資料中有一些閱讀類型的題目生詞太多,與模塊所講主題不符合,不能達到使學生通過擴充課外閱讀提高閱讀技能的目的,那樣的練習就達不到高效。再就是對作業(yè)的布置一定要注重分層的要求,學生學習英語的基礎差別很大,老師在作業(yè)布置上要提出兩到三個層次,使不同層次的學生根據自己目前英語學習的實力選擇適合自己水平的作業(yè),這樣可以使各層次的學生達到各取所需,不至于使基礎差的學生因完不成作業(yè)而體會不到學習的成功和快樂而產生厭學情緒。
把對高效課堂的探索深入下去,不斷學習各種先進的理論,并且把理論與教學實踐相結合。在新課標理念的指引下,以高效課堂為中心,進一步提高課堂效率。
參考文獻:
[1]金鶯 宋桂月(主編) 高中英語新課程標準教師讀本 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
[2]課堂教學論 袁金華 江蘇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