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榮華 武家浩
摘 要:任何一門學科的教學都重視培養學生的學科思維,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也是如此。基于這樣的教學目標,思維導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有著突出的應用價值,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之間的邏輯聯系。同時在各個環節中做好串聯工作,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本文主要從當前的實際教學情況出發,結合學生的學習特點,從多方面論述,思維導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
關鍵詞:思維導圖;小學語文;運用策略
在過去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對于學生語文思維的培養不夠重視,導致學生學習起來會感覺知識比較零碎,學習效果不夠顯著。針對這樣的情況,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巧妙地運用思維導圖,讓整個教學體系更加系統科學,在提升教學效果的同時,注重培養學生的語文思維的綜合能力。那么我將針對小學語文教學,淺談思維導圖的有效應用策略。
一、 明確學生具體的學習任務
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往往都比較弱,在學習過程中,需要教師對學生進行一定的引導。而教師過于主導學生的學習過程,又會限制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教師則可以通過思維導圖來明確學生具體的學習任務,對學生進行正確引導。就以《黃山奇石》的教學為例,為了引導學生更全面地理解文章,教師可以用思維導圖將學生的學習任務明確標注出來,引導學生按照思維導圖逐步完成任務。比如,教師可以將學生第一個學習任務標注為熟悉生字詞,順利讀通文章。接著,則將第二個學習任務標注為對文章的內容和結構進行分層,了解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情感。最后,則將第三個學習任務標注為對標題中“奇”的理解。從而利用思維導圖,引導學生按照步驟閱讀文章,既提升了個人的學習能力,也幫助學生收獲良好的學習效果。通過這樣的方式,運用思維導圖明確學生的學習任務,讓學生得到更多的鍛煉,充分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
二、 深入分析具有價值的閱讀文本
開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并不只是單一地向學生傳授理論知識,而是引導學生進入文章中的情境,理解作者所表達的情感,同時讓學生從文章中收獲啟發。運用思維導圖,能夠引導學生深入分析具有價值的閱讀文本。就以《丑小鴨》的教學為例,引導學生學習這篇童話故事,并不是簡單地了解丑小鴨的身世經歷,而更需要學生從丑小鴨的經歷中得到啟發,收獲重要的人生哲理。于是,教師要根據童話故事的內容,引導學生運用思維導圖深入分析故事情節。首先,學生能夠大致閱讀整篇童話故事,了解故事情節,從而知道丑小鴨經歷了什么,并且要求學生運用思維導圖將故事情節記錄下來。接下來,則要求學生運用思維導圖的文章進行分析,讓學生能夠從思維角度出發逐步分析故事的一字一句,從而讓學生用直觀的角度來了解丑小鴨的經歷,更好地讀懂童話故事所表達的深刻含義。最終,學生能夠理解是金子總會發光的道理,也能夠知道內在美比外在美更加重要。通過這樣的方式,引導學生深入分析文本,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加強對文章的理解。
三、 引導學生構建系統的知識結構
如何加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一直是教師在探討的一個問題。運用思維導圖,能夠讓這些知識借助邏輯聯系形成系統的知識結構,從而實現整體性的把握。那么教師在小學語文復習教學中,要引導學生構建系統的知識結構。就以說明文的教學為例,教師引導學生閱讀說明文,主要讓學生了解重要的說明方式。然而這些說明方式是比較繁雜的,學生必須要將具體的說明方式與文章內容結合起來,才能實現有效記憶。對此,教師在完成文章教學之后,能夠為學生預留一定的時間,引導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利用思維導圖來構建系統的知識結構。在繪制思維導圖的過程中,學生能夠對文章進行再次分析,將所有的說明文的說明方式用知識模塊呈現出來,再將文章的具體內容標注在知識模塊一旁。隨后,則利用簡單的符號,將這些知識邏輯聯系表達出來,提升學生的理解與記憶效果。通過這樣的方式,引導學生構建系統的知識結構,進一步提升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
四、 在寫作教學中引導學生建立文章框架
寫作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很多學生寫出來的文章結構十分零散,中心思想表達不夠明確。為了解決這樣的問題,教師在寫作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利用思維導圖來構建文章框架。就以寫景類文章的教學為例,為了更全面地描繪景色,很多學生會描繪景色的不同方面。但是在實際寫作中,學生沒有掌握描繪景色的技巧,東一下西一下,使得文章內容十分零散,景色表達也不夠形象。針對這樣的情況,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利用思維導圖在寫作之前構建文章框架,利用框架將描繪景色多個方面呈現出來。從而在寫作過程中,根據框架將景色的多個方面進行細致描寫。同時在建立框架的過程中,能夠結合文章內容進行簡單修飾,將特殊的備注記錄在一旁。從而在寫作過程中突出重點,使內容更加充實,中心表達更加明確。通過這樣的方式,在寫作教學中引導學生建立框架,寫出的文章內容更加充實,結構更加嚴謹,情感表達更加豐沛。
五、 結語
總而言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思維導圖,解決了傳統教學模式中的教學問題,為革新小學語文教學模式創造了條件,也從根本上提升了教學效果,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那么在今后的教學中,需要教師深入思維導圖的研究,掌握科學的運用策略,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選擇不同的運用方式,從而讓所以導圖更好地服務于小學語文教學,全面培養學生的語文思維與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于書華.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2(33).
[2]朱靜.激勵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3.
[3]高斯濤,陳容.思維導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研究綜述[J].軟件導刊(教育技術),2017,16(11):83-86.
作者簡介:張榮華,安徽省滁州市,鳳陽縣武店鎮搬井小學;
武家浩,安徽省滁州市,鳳陽縣西泉鎮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