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艷玲
摘 要: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能力的培養是一個重要的教學環節。如何提高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對于促進小學生語文素質的提升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結合工作實際,談一談提高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方法。
關鍵詞: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提高方法
小學語文是小學階段的一門重要學科。而閱讀這個環節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極其重要,小學生通過閱讀,可以提升自我學習語文相關能力,還能夠不斷拓寬學習視野,從而使小學生語文學習能力得到不斷的提升。但是對于一些小學生而言,他們在語文閱讀的學習中存在困惑,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采用各種教學方法,不斷地將其應用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從而不斷提升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
一、小學生語文閱讀中存在的問題
一是在小學階段,學生對于閱讀的重要性理解不夠,他們在閱讀的過程中遇到相應的困難時存在退縮的情況。特別是有時候學生的注意力很難集中,他們在閱讀的過程中很可能會遇到一些生詞。他們遇到這種生詞的時候就不愿意去查,遇到一些難理解的句法時也不愿意去問老師,這樣會影響他們閱讀的效果,容易產生一種厭學、悲觀的情緒,不愿意去繼續閱讀。二是小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正處于一個養成階段。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在對相關課文進行閱讀時有時候會感覺理解不夠到位,這就使得學生會有一定的理解偏差,影響其閱讀的效果。三是小學生自我約束和自控能力還不夠強,這就使得小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不可能一直保持全神貫注,有時候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會存在分心的情況,在閱讀課堂上,他們不注意聽講會影響教師的積極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四是有的小學語文教師進行閱讀課的講解時,往往采用傳統的填鴨式的教學模式,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的學習往往處于被動的狀態,沒有成為課堂教學的主人,從而影響著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五是有的小學生在閱讀的過程沒有養成一種好的復習習慣,從而使相關知識的學習并不是特別牢固。
二、提高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方法
對于小學生語文閱讀中存在的問題,筆者結合實際,談一談如何提高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
一是小學語文教師可以結合相關材料,適時整合相關教材,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從而使學生在進行閱讀相關內容的學習中能夠不斷吸收新鮮的元素,學到更多適應自身的知識,從而使教材內容真正符合教學的實際,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二是教師要不斷創新教學方式方法,優化語文閱讀教學的效果。特別是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小學語文教師可以運用更多生動形象的資料,結合視頻、音頻、動畫等新媒體教學方法,不斷豐富閱讀相關的教學內容,讓學生體驗更多的教學方法,同時教師也可以通過借助情景短劇、角色扮演等各種相關活動的開展,讓學生真正地參與到教學中,從而使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斷激發。
三是家長要和教師加強溝通和交流,能夠在課外閱讀環節加強對學生的輔導,不斷促進學生課外閱讀能力的提升。家長可以結合教師推薦的相關圖書,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輔導,養成學生在家愛讀書、讀好書的習慣,讓學生有效增加閱讀量,不斷開闊學生的眼界和視野,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從而使課堂閱讀和課外閱讀有效結合。
四是教師要結合自身的經驗,不斷傳授新的閱讀方法,從而使學生能夠在閱讀的過程中快速掌握相關閱讀技巧的精髓。教師可以結合相關教材,為學生針對性地講解語文閱讀中的難點,詳細地講解閱讀材料中的語句表達、字詞用法、文章結構等內容,從而培養學生形成行之有效的閱讀學習方法。
五是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針對性地開展相關教學。教師要對學生的特點、對相關知識的接受程度等情況進行總結分析,要開展有針對性的、分層次的教學,從而使每一名學生都能夠學到相關知識。比如有的學生對相關閱讀材料都已經在課外學過,教師就可以針對相關學生的特點來對其進行拔高教學,讓他們利用已掌握的相關知識對相關內容進行復述和講解;又如有的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存在一定的障礙,這使得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有針對性地對這些學生進行細致的輔導和幫助,不能一味在講課中追求速度,進而造成這些學生跟不上相關學習課程,從而慢慢地形成厭學情緒,喪失了對語文閱讀相關知識學習的信心。
總之,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提高對于小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豐富其語文知識都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小學語文教師要根據相關實際,采取多種教學方法,合理地安排相關教學,促進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整體水平的提高。而家長要在課外對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培養進行督促和幫助,及時和教師溝通學生的學習情況,從而使小學生無論是在課堂上還是在課外,語文閱讀能力都能夠不斷提升。
參考文獻:
[1]邵桂琳,虞姍姍.從閱讀能力培養的角度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J].中國校外教育,2016(11).
[2]韓紅梅.小學語文教學中怎樣優化教學方法提高學生閱讀能力[J].才智,2016(2).
編輯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