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寧欣
【摘要】伴隨職業教育的逐漸深化,美發與形象設計專業儼然成為各中職院校教學的根本。而在社會經濟提高的狀態下,美發與形象設計市場對于人才的需求量更是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峰。對此,本文以中職院校美發與形象設計專業為例,探討其創新教學的路徑,以供參考。
【關鍵詞】中職院校 美發與形象設計 創新教學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23-0221-02
對于中職院校美發與形象設計專業而言,有效且合理的教學模式,能夠逐步提高學生美發能力、形象設計能力,以可靠的教學平臺,在增強學生基礎能力的前提下,加快其綜合能力的進步與發展。由此可知,做好專業課程的創新設計,是中職美發與形象設計專業不容忽視的重點,應引起教育者的高度重視。
一、中職院校美發與形象設計專業教學存在的問題
首先,教學內容過于滯后。目前,中職院校美發與形象設計專業教學中,常見教學內容滯后和課程銜接不合理等問題,使學生專業技能難以得到有效提高,更無法適應當前社會的復雜趨勢。甚至在部分院校中,由于未充分掌握市場需求,僅以自身為中心,導致學生現有技能無法滿足社會、用人單位的需求,降低就業率。
其次,教師專業性欠缺。美發與形象設計專業教學中,教師不僅應具備專業技能,還應具備較強的時尚眼光,否則難以迎合市場需求施行多元化教學課堂。然而,在實際調研中,發現中職院校教師普遍存在如下問題:以外聘為主導的專業教師,雖然實踐經驗較強、專業技能較為濃厚,但難以將其傳授給學生;現有教師專業技能較差,實踐經驗欠缺,無法滿足市場對于人才的需求。
最后,難以激發學生積極性。諸多中職院校學生基礎水平相對較差,且尚未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使之在學習積極性、學習興趣喪失的前提下,一味的選擇示范和演示性教學,則難以達到預期教學效果,更談不上對其綜合能力的培養。原因在于:美發與形象設計專業對學生專業技能要求較高,輔之較強的審美意識和審美能力的支撐,只有在持續學習和持續思考的條件下,方可適應市場變動,滿足就業需求。
二、中職院校美發與形象設計專業創新教學的路徑
(一)創新實踐教學
相較于其它專業來講,中職院校美發與形象設計專業教學,應適時迎合市場需求和變動趨勢,對自身教學模式予以創新優化,借助組隊協作的方式,輔之實踐研究法、實景同步法等多元化教學方式,逐步培養其實踐能力、探究能力,使其能夠在產生教學創新成果的基礎上,為社會發展創造條件。其一,實踐探究法。教師依據對教學任務的創設,鼓勵學生以自主劃分小組的方式,以實踐研究的角度,完成既定教學目標。該種教學模式的施行,既可提高學生互助能力和合作能力,還可強化其專業技巧,使其能夠對專業有著全新認知。其二,實景同步法。借助攝像機攝錄播放的功能,將優秀造型作品予以演示,以穩抓教學細節的方式,激發學生積極性,以便能夠提高課堂教學效果[1]。
(二)構建多元化教學資源庫
若要更好落實美發與形象設計專業教學模式的創新,則應依據教學內容、學生特點、實際情況等因素,構建多元化教學資源庫,以此在為學生創造學習條件的同時,滿足其多樣的學習需求。例如:中職院校可借助數字技術、現代信息技術間的融合,將專業資源上傳至教學平臺,以學生自主瀏覽和查閱的方式,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技能。同時,該種教學模式的施行,還有助于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使其能夠在潛移默化的角度,提高自身審美能力和操作能力,繼而實現專業型、綜合型人才的轉變[2]。
(三)融合時尚元素
時代的進步和發展,促使人們在審美領域的能力、意識持續提高,特別是對流行趨勢的推崇,更是達到新高度。對此,筆者建議中職院校美發與形象設計專業教師,應側重操作技能、流行操作間的銜接,使學生能夠在充分掌握自身優劣勢的同時,轉變自身想法,繼而在強化自身操作技能的同時,充分掌握流行趨勢和時尚元素。另外,教師更應借助行業內時裝發布會造型,鼓勵學生對下一階段的流行趨勢予以預估,繼而更好的體現在發型和妝容等層面。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國內中職院校教育正處于穩步上升的趨勢,特別是在美發與形象設計專業中,更是取得顯著成效。但美發行業發展相對較快,致使專業教學活動中仍存在諸多漏洞,如教學內容滯后、教師水平不足等。只有適時轉變現代化教學思想,融合多元化教學模式,方可在提高學生綜合能力與學習能力的前提下,滿足社會對于人才的需求。
參考文獻:
[1]張靜.推動中職美容美發與形象設計教學創新發展的措施分析[J].現代職業教育,2016(23):94.
[2]郭迎迎.中職學校美發與形象設計專業建設和發展的思考[J].科技創新導報,2014(2):217.